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川西高原精细化生态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高原地处我国第一、二阶梯过渡带,生态类型复杂,生态敏感性评价对川西高原环境保护决策、全国生态敏感性区划有重要意义。采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选取水力侵蚀敏感性、冻融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指标作为川西高原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依据,对川西高原进行精细化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水力侵蚀中度及以上敏感区面积约为14 312.62km2,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中部、甘孜州南部;(2)冻融侵蚀中度及以上敏感区总面积约为46 250.68km2,主要分布于甘孜州西北部、阿坝州南部;(3)沙漠化中度及以上敏感区面积约为1 956.49km2,主要分布在甘孜州西北部、凉山州中部;(4)石漠化极度、高度、中度敏感区总面积约为765.88km2,主要分布于阿坝州南部、甘孜州东缘、西南。这些敏感性等级较高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制止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82.
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遗传参数估计及遗传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遗传,收集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1990—2014年间54 044只绒山羊毛长(自然长度)的重复数据记录,按照不同羊毛长度将绒山羊分为三个类型:短毛型(≤13cm,SSL)、中间型(13cm羊毛长度≤22cm,ISL)和长毛型(22cm,LSL)。对毛长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发现内蒙古绒山羊个体之间的羊毛长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毛长度在5~34cm之间,而且毛长的分布规律基本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OMBAT软件的AIREML算法进行方差组分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的遗传力分别是0.11、0.16和0.22,长毛型的遗传力高于短毛型和中间型,并且短毛型和中间型属于低遗传力,而长毛型属于中等遗传力。从遗传进展上看,三种类型的遗传趋势相一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且三种类型毛长的平均育种值每年分别增加0.005 9、0.011 3和0.014 1cm。研究表明长毛型的遗传进展比中间型和短毛型的遗传进展快,所以选择长毛型的绒山羊可以加速毛长遗传进展,为与其相关的重要经济性状间接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周期内皮肤基因表达规律以及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挖掘,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平台RNA-Seq技术,对3只成年雌性阿尔巴斯型内蒙古绒山羊全年12个月的皮肤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将无参考基因组de novo拼接组装的unigene运用Nr,GO,COG以及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并进行差异基因在全年各月份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测序获得的unigene数为105 854条,比对注释基因55 541个,其中共有51 078条转录本进行了GO注释,21 189条转录本在COG数据库分析得到注释,26 201条预测基因KEGG数据库比对成功。其中皮肤基因GO注释在生物学功能分类中,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学调控、生物功能调控以及刺激应答方面注释到的转录本比例最大;在分子功能分类中,结合以及催化活性作用方面注释到的转录本比例最大;通过COG数据库的比对注释,看到皮肤表达基因的同源蛋白功能主要集中在基因转录、翻译后修饰、和信号传导机制方面,反而在同工酶转运和代谢、细胞动力、二级代谢生物合成、转运和催化以及核结构方面注释到的基因极少;皮肤转录组数据与KEGG数据库比对,得到皮肤相关转录本较为富集的几条通路分别为MAPK signaling pathway,Wnt signaling pathway,Notch signaling pathway,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TGF-β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以及Focal signaling pathway;通过绒山羊不同月份皮肤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出绒山羊全年皮肤生长周期中基因差异变化规律为绒山羊全年皮肤共有4次较为剧烈的基因差异变化,第1次发生在2月与3月之间,第2次发生在3月与4月之间,第3次发生在6月与7月之间,第4次发生在10月与11月之间,前2次出现的基因差异变化较后2次剧烈得多,说明绒山羊绒毛生长启动时基因变化剧烈,而绒毛生长到休止时的皮肤基因变化较为缓和,是一个基因缓慢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褪黑素对绒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在冷冻稀释液中外源补充不同浓度(0.125,0.250,0.500,1.000 mg/mL)的褪黑素进行冷冻试验,冷冻解冻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S)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以及精子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褪黑素能够显著降低精子细胞中ROS的含量,而且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浓度为0.500 mg/mL的试验组绒山羊精子活率(53.3%)、质膜完整率(44.6%)、顶体完整率(77.9%)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7.8%、36.3%和53.2%)(P0.05)。说明在绒山羊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0.500 mg/mL褪黑素能够显著提高绒山羊精子抗氧化能力和冷冻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85.
为揭示角蛋白5(Keratin 5)基因与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周期的关联作用,实验采用RT-q PCR和West-blotting方法,从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探索周岁母羊体侧部皮肤组织一年12个月毛囊发育周期中Keratin 5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Keratin 5在皮肤毛囊发育周期中的表达量在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有明显差异,在10月皮肤毛囊发育兴盛期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在3月毛囊发育休止期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显示,Keratin 5与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周期有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三北21是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推出的独家研发、生产、经销的早熟抗病、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18号。该品种连续两年在河北省夏播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在大田试验布点中,以幼苗长势旺、成株抗性强、授粉结实好、棒大、产量高等优点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87.
采用岛津GC2010 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7种有机磷农药都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分离效果好。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99 %~3.73 %之间,7种有机磷农药标样的添加回收率在83.5%~112.3%之间,符合国家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的要求。本方法用于测定蔬菜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检测过程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88.
不同饲养基质对豆天蛾越冬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豆天蛾的越冬条件,以便为饲养繁殖豆天蛾提供科学依据。以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和纯锯末为豆天蛾越冬的饲养基质,通过用4种饲养基对豆天蛾的室内、室外处理发现,室内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锯末>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室外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土>蘑菇料土>纯锯末>锯末土。研究结果表明,饲养基质中有机质的含量影响豆天蛾的化蛹率和死亡率,豆天蛾趋向于含有有机质较多的饲养基质中越冬。  相似文献   
89.
介绍Web服务组合与空间信息服务链的概况,描述Web服务组合的分类、定义、应用程序框架以及SOA架构下的几类服务组合,讨论Web服务组合的关键问题,分析当前主要Web服务组合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角蛋白是维持毛发形态特征的重要结构蛋白,包括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角蛋白74(Keratins 74,KRT74)属于 Ⅱ 型内根鞘角蛋白,与毛发的生长和形态结构多样性相关。通过探究KRT74基因的结构特征、蛋白性质及其在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的表达差异,为挖掘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遗传标记和绒毛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NCBI公布的山羊KRT74序列信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该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KRT74蛋白为亲水性稳定蛋白,没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蛋白质存在4个保守结构域,是细胞骨架和核膜的原始成分,并为上皮细胞提供机械支持。qRT-PCR结果显示,长毛型绒山羊KRT7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短毛型绒山羊,差异倍数为1.6;相关性分析发现KRT74基因表达量与毛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推测KRT74基因可能是影响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