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1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30篇
  76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对贵阳市城郊区浅层地下水的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出现较大差异,与林地相比,城市生活用地、耕地和工业用地的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2.47倍、3.88倍和2.25倍。丰水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普遍高于枯水期。以NO3--N为评价指标,耕地、城市生活用地、工业用地地下水质在枯水期均为Ⅳ类,而丰水期地下水质均为Ⅴ类;林地地下水的NO3--N浓度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均小于10 mg/L,水质达到Ⅲ类。  相似文献   
72.
以1987~2006年泰州地区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为研究对象,在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降水日数(≥0.1mm日数)、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等因子中,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集成建立了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的农业气象预报模型。经过回报检验,显示该模式简单、实用,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阔叶林区、农业区、城镇居民区)的浅层地下水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探讨茂兰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山区林地地下水离子主要为HCO3-、SO42- 、Ca2+、Mg2+ ,其分别占离子总量的66.77%、9.68%、17.38%、5.46% .从林地-农用地-城镇居民地的变化过程中,NH4+ 、NO3-、SO42-、Cl-、PO43-浓度出现显著增加,Ca2+、HCO3-占离子总量的百分数呈明显的下降,而SO42- 占离子总量的百分数则出现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74.
谷子品种资源微量元素硒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对中国谷子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硒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与评价,以了解谷子品种资源中硒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谷子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基础。【方法】硒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分别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结果】①中国谷子地方品种资源硒含量平均53.3 μg?kg-1,变异范围20.8~89.2 μg?kg-1;蛋白质含量平均15.8%,变异范围11.01%~20.77%。②不同生态区的材料硒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内陆和黄土高原来源的品种硒含量分别排列第一和第二,以下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最低是内蒙古高原;不同生态区来源的品种蛋白质含量排列次序与硒的排列较为一致,依次为西北内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③2个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硒和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34,且达到极显著水平。④硒含量与谷子粒色相关联,相联系数为0.385,达到0.05的显著水平,红粒谷子硒含量明显高于黄、青、褐等粒色的品种。【结论】谷子品种资源的硒和蛋白质含量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在鉴定评价基础上,筛选出了一批品质优异的谷子种质资源,为富硒和高蛋白优质品种的培育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针对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多目标、高维、非线性和难以求解的特点,将鲶鱼效应机制引入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中提出基于鲶鱼效应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利用收敛速度较快的Sigma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触发鲶鱼启发器引入外部鲶鱼粒子,利用鲶鱼粒子对种群的驱赶效应增加种群多样性,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非劣解集的多样性;数值分析证明,与MOPSO和σ-MOPSO相比,该算法的效率和质量更高,同时三峡水库实际算例也表明,该算法能给出代表整个可行调度空间、收敛较好、分布均匀的Pareto最优前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6.
不同氮磷配比对白蜡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3414”不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配比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3年生白蜡的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肥配比对白蜡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所有施肥处理的胸径和树高增长率均显著高于无肥对照处理,以N2P2处理的增长率最高,其次为处理N2P1。氮对白蜡生长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磷。施用氮、磷肥后,白蜡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和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有明显提高。氮、磷肥施入后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pH和盐分含量未表现出明显影响。采用二元二次方程对白蜡的施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用量为0.159 kg/株、P2O5用量为0.0181 kg/株时,白蜡的胸径增长率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白蜡的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分别为N 0.159 kg/株和P2O5 0.0176 kg/株。  相似文献   
77.
陆地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分析陆地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探讨影响密码子偏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方法】以陆地棉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Mobyle及其它软件,分析叶绿体50个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结果】陆地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GC1与GC2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GC3含量最低,与GC12的相关系数为0.14,双尾检验未达到显著水平;单个基因ENC比值多分布在-0.05—0.05;对应性分析,第一轴上显示了10.27%的差异,与GC3、EN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3和-0.147,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陆地棉叶绿体密码子第三位偏好使用嘧啶,而最优密码子多以A或T结尾;密码子使用模式可能是由选择和突变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8.
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N、P浓度变化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喀斯特山区水稻土中N、P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选择贵州中部普定县喀斯特山区代表性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中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中N、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中总氮(TN)浓度范围为1.39~15.81 mg/L,其中NH4+-N、NO3--N浓度分别为0.57~13.35 mg/L和0.15~1.37 mg/L,其浓度的变化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田面水中总磷(TP)的浓度范围为0.027~0.324 mg/L,其浓度变化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田面水中TN和NH4+-N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的标准限值,农田排水氮的迁移对周围地表水体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不同地域海岛棉基于表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13个表型特征对9个国家的208份海岛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显示,208份海岛棉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18.33%,平均多样性指数1.30。对不同来源海岛棉表型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差异不显著,铃形差异显著,其他性状差异极显著。对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发现38对性状极显著相关,12对性状显著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将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互不相关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1.69%。通过聚类分析,将208份材料在阈值21.5处划分为6个类群。试验表明:海岛棉种质各性状具有广泛变异性和多样性;中国主产区海岛棉材料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但产量性状较差,美洲海岛棉材料的纤维品质优势明显;表型性状的5个主成分分别为纤维品质因子、棉铃特征因子、果枝特征因子、株高因子和马克隆值因子;各类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品质差异性。这些结果为拓宽中国海岛棉的遗传基础,提高中国海岛棉育种效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苜核·苏云菌SC(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千万PIB/ml、苏云金杆菌2000IU/μl)对水蕹菜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鳞翅目害虫低龄幼虫盛发期,使用苜核.苏云菌SC500~750倍液喷雾,药后7d防治效果为85.48%~88.71%、药后15d防治效果达93.19%~94.04%,其速杀性好、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对水蕹菜安全,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