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针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低的问题,采用田间管理、取样、室内分析与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设置对照(T1)、基施含硒有机肥(T2)、基施含硒有机肥且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水溶性硒肥(T3)、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水溶性硒肥(T4)、基施含硒有机肥且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含硒添加剂(T5)和水稻抽穗期喷施2次含硒添加剂(T6)6个处理,开展不同硒肥施用方法对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籽粒及其他组织器官硒含量,各硒肥处理的水稻籽粒平均硒含量比对照高出2.8倍,各处理水稻各组织器官平均硒含量表现为茎叶>根系>籽粒。各硒肥处理水稻籽粒硒含量表现为T5>T3>T6>T2>T4。不同施用硒肥方法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水稻籽粒硒含量和经济效益,最安全有效的水稻施硒方法为亩基施含硒有机肥2kg且在水稻抽穗期分两次喷施水溶性硒肥(100mL/667m2.次)。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研究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淋失的影响。【方法】 以宁夏黄灌区玉米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取样、室内分析与生物统计的方法,设CON(常规处理)、RN(减施氮肥)、SRN(减氮节水)、SMN(节水增施有机肥)和CRF(控释肥配施)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措施对农田氮素流失和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淋溶量的因素之一,而灌溉量是影响淋溶量的主要因素,节水控灌处理(SRN、SMN)所产生的淋溶水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处理(CON、RN、CRF),节水控灌处理淋溶水量比常规灌溉处理淋溶水量减少14.6%~18.4%;土壤淋溶水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年内变化呈降低趋势,均在基施肥或第1次追施氮肥后出现峰值,是控制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施氮量是影响淋溶水氮素浓度的主要因素;2016~2018年总氮淋失量大小顺序均为CON(常规处理)>RN(减施氮肥)>SRN(减氮节水)>SMN(节水增施)>CRF(控释肥配施),CRF总氮淋失量较CON减少21.4~43.0 kg/hm2【结论】 CRF处理降低氮素淋失的效果最佳,与CON处理相比总氮淋失量降低比例为68.4%~74.7%。  相似文献   
34.
广东省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生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以期估算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生物量。[方法]利用广东省五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1997, 2002, 2007, 2012, 2017),以30个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每块样地均有30株以上五期保留木,共计1 412株样木)。以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基础生物量生长模型、含有林分特征的生物量生长模型、含有林分特征和立地条件的生长模型等不同形式的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比较和评价了不同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基础生物量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最差,调整决定系数R_a~2仅为0.475;将林分密度指标引入基础生物量生长模型后,拟合效果得到极大改善,R_a~2提高到了0.836;将哑变量引入含有林分特征的生长方程进行立地条件划分后,R_a~2达到0.961,拟合效果达到最优。[结论]含有林分特征的生物量生长方程一定程度反映了林分生物量生长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划分样地类别进行参数分级,进一步提高了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反映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生产力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
针对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淋失严重的问题,以宁夏引黄灌区设施黄瓜-茄子为供试作物,研究减施氮肥与添加秸秆对设施菜田硝态氮累积与淋失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取样、室内分析与生物统计的方法,设置农民常规施肥(CON)、氮肥减量28%(RF)和氮肥减量39%+秸秆添加(BMP)3个处理,开展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设施黄瓜-茄子种植体系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N相比,RF和BMP处理能有效降低0~1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储量,2016年黄瓜、2017年茄子和2018年茄子季土体硝态氮储量分别降低2.2%~9.4%、3.9%~6.1%和5.2%~12.8%,相应的硝态氮淋失量分别降低了55.6%~69.7%、59.4%~74.8%和35.4%~48.9%。BMP与RF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2.3%~8.1%的硝态氮储量和20.9%~38.1%的硝态氮淋失量。土体硝态氮储量与淋失量呈显著正相关(R2=0.6973)。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菜田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采用氮肥减施结合秸秆添加(BMP),即黄瓜氮肥减施39%,氮肥纯养分量为275 kg/hm2,配合添加玉米秸秆30.0 t/hm2,茄子氮肥减施39%,氮肥纯养分量为319 kg/hm2,配合添加玉米秸秆30.0 t/hm2,在获得高产的同时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降低农田土壤面源污染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值得在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菜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群落内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以及群落结构,利用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以20 m×20 m为基本测树单元,用物种重要值等作为基础指标,对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 hm2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统计,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公式对群落内15个优势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1)根据树种的重要值信息,木荷和马尾松在群落中占有显著优势,为该群落的主要建群种。(2)群落中木荷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其它物种,在维护群落结构和功能、创造群落内部环境等生态功能方面起到了决定作用,在资源轴上占据主要的生态位置,同时,马尾松、柯Lithocarpus glaber等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宽度也较大,而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山槐Albizia kalkora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反映出它们在资源位中的生态适应范围较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3)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来看,群落中各优势种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较大,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0.6以上的有5...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枸杞高效的水氮优化管理,采用田间大区试验、取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不同施氮量、滴灌量,研究水氮优化管理对枸杞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内不同水氮管理之间枸杞产量差异不显著,两年间枸杞产量差异较大,2017年枸杞干果产量明显高于2018年;SFN1处理较CFN处理增产最高,增产率变幅在13.5%~35.5%,节本增效2.68万元/hm2~4.68万元/hm~2。夏季休眠期0~20 cm、2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夏果期高,说明随着施氮量和滴水量累积增加硝态氮向土壤下层运移;增加施氮量,夏果期和夏季休眠期0~100 cm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高;现蕾开花初期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低,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升高,说明增加滴水量,土壤硝态氮向深层运移加剧,本试验条件下,SFN1处理是兼顾高产、优质高效的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8.
马铃薯淀粉废水属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试验结果表明:H2O2/Fe2+=5∶2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氧化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量最高达到48.5g COD/mol H2O2;废水pH值在7.02左右时COD去除量最高,因此实际马铃薯废水采用Fenton氧化处理时无需进行pH调节;Fenton氧化反应速率高,且受温度影响小,故该处理方法适用于北方低温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索缺硒土壤脱水番茄富硒能力,引进了三种外源硒肥,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脱水番茄应用三种外源硒肥对其生育期没有影响,但均能提高产量,增产5.8%~10.4%。其中"农博士"、"硒维"处理中果实中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产品达到富硒蔬菜标准。  相似文献   
40.
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开发园区连续种植加工型马铃薯6年的基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糠醛渣多功能复混肥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渣多功能复混肥最佳施用量为1.08吨/亩,马铃薯的理论产量为2.45吨/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