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西瓜作为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的快速检测方法仍十分匮乏。以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强的野生西瓜种质ZTC为试验材料,针对西瓜ClPDS基因构建CRISPR/Cas9双靶点敲除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西瓜幼嫩子叶,在含1.0 mg·L-12,4-二氯苯氧乙酸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形成,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筛选阳性愈伤组织,检测其编辑效率。结果表明,2个靶点均发生基因编辑,靶点1处的编辑效率为42.95%,靶点2处的编辑效率为29.92%。在愈伤组织中建立了西瓜生长发育早期有效基因编辑效率检测体系,为后续编辑株系的确定节约了大量时间,为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西瓜重要农艺性状改良及优异种质创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威胁着食品安全和家畜的生命健康.在兔业养殖中,兔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传染性比较强,发病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但主要以妊娠母兔和幼兔最易感染发病,临床上仔兔主要表现为腹泻、多器官感染和败血症,种兔主要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及死胎.由于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和...  相似文献   
53.
为探索浆果类主要害虫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有效绿色防控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30种非寄主植物对黑腹果蝇的趋避效果。结果表明,30种非寄主植物中对黑腹果蝇具有趋避效果的植物较多,草本植物中小飞蓬、碰碰香、芫荽、姜(茎)、姜(叶)、大蒜(茎)、香叶天竺葵、鱼腥草和马蔺花对黑腹果蝇均有趋避作用,其中大蒜(茎)、姜(茎)、香叶天竺葵和姜(叶)的趋避作用较显著(P<0.05),趋避指数分别为98、56、48和32;木本植物中亮叶桦(树皮)、白珠、夜来香和迷迭香对黑腹果蝇具有显著的趋避效果(P<0.01),其中以亮叶桦(树皮)和白珠的趋避效果最佳,趋避指数分别为98和94。  相似文献   
54.
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枯落物积累量最高,为56.21t/hm2,其次为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为58.37t/hm2,最低为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为20.19t/hm2。表现出随火烧年限的减少而降低。最大持水量的变动范围为62.24~286.15t/hm2,1988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低,而未火烧落叶松天然林为184.40t/hm2。表现出火烧后20年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持水量已达到未火烧天然林水平。(2)枯落物吸水速度在开始1h内较快,6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3)土壤容重表现为随着火烧年限的减少而增加的趋势,未火烧天然林最低,为0.80g/cm3,2000年落叶松人工林最高,为0.97g/cm3。土壤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相反。土壤蓄水能力与土壤容重变化趋势相同。(4)土壤入渗用霍顿公式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55.
吴江  刘曼 《中国农资》2011,(44):22-22
日前,“第十三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下帷幕。作为目前国内规模大、参与度广、影响深远的肥料盛会,此次双交会受到了广大业界人士的青睐。  相似文献   
56.
57.
58.
为查明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采用随机调查法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查明杜鹃花病害5种,其中真菌病害4种,即枯叶病、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病毒病1种.  相似文献   
59.
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微生物量氮、土壤氮素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索发展低碳农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并且结合室内分析。[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全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在2010年小麦播种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和2011年玉米播种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收获期土壤脲酶的活性增幅分别为21.93%、4.92%、35.88%、4.71%、21.79%、0.99%、31.52%、21.77%、8.52%、3.74%、12.89%,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加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小麦、玉米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比单独施肥处理高出19.32%。[结论]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0.
肉碱对公猪的繁殖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通常在公猪附睾中含量较高。当公猪附睾中肉碱的含量降低时则会导致繁殖性能低下。本试验研究证实了通过给公猪饲喂L-肉碱和增加维生素及氨基酸可以促进公猪机体合成肉碱。试验结果表明,饲喂L-肉碱可以增加公猪的精液量,提高精子的可稀释份数,并改善精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