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91.
君子兰叶片浓绿、四季常青,花色鲜艳、花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叶片排列不整齐、烂根、夹箭及干尖、黄边等现象,影响其观赏价值,甚至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92.
1茬口安排 春黄瓜于1月中旬电加温育苗,2月下旬定植于大棚,4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采收。结球生菜于6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甸定植,8月中旬收获。番茄于7月中旬左右播种,8月中旬定植,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收获。  相似文献   
93.
结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范围、病程以及主要症状,介绍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重点描述了该病的非典型性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4.
为评价电解质平衡值(DEB)为250 mmol/kg的3种钠盐(NaHCO3,Na2CO3,Na2SO4)和3种钾盐(KHCO3,K2CO3,K2SO4)以及DEB为50 mmol/kg的2种氯盐(CaCl2和NH4Cl)对屠体品质和血液指标的相对效果,324只817肉鸡在热应激环境(最低29.2℃,最高37.9℃)下饲养42 d。一种基础日粮和8种试验日粮共计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有12只鸡)。结果显示:NaHCO3和NH4Cl组较其他组,显著地降低了热应激下鸡只的体温;NaHCO3组屠体重和屠宰率较高,NaHCO3、Na2CO3和NH4Cl试验组胸肌率显著升高,而对照组的腿肌率最小。NaHCO3和NH4Cl组腹脂率最小;CaCl2组血液pH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5.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肉鸡腹水征,是快速生长的幼龄肉仔鸡的一种常见疾病,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集成腹水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其他脏器的病变.与猝死综合征及生长障碍综合征被认为是威胁肉鸡饲养业的三种最严重的新病.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品种、缺氧的环境和饲喂高能颗粒饲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6.
阐述了矮牵牛的特征特性,并根据矮牵牛的栽培实践,介绍了其家庭盆栽技术,包括瓦盆与基质选择、繁殖、肥水管理、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矮牵牛的家庭盆栽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7.
黄芪是一种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抗病毒药,可以和多种中药组成方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我国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驴群中马动脉炎病毒(EAV)和马疱疹病毒8型(EHV-8)的感染现状,于2020年从3个省份的屠宰场和驴场收集驴血样品共计860份.通过RT-PCR和PCR方法分别对血样进行EAV和EHV-8检测,统计其阳性率和混合感染率,并分析其流行情况;同时,对3个省份EAV和EHV-8阳性样品的O...  相似文献   
99.
马属动物的盲肠内栖息着复杂多样的微生物,对饲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及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是马属动物盲肠功能的基础;同时,饲粮碳水化合物也对盲肠微生物产生影响,探索饲粮碳水化合物在盲肠内的消化代谢和对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规律,对饲料生产、动物饲养和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盲肠微生物的特点、盲肠微生物在马属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生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马属动物盲肠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生理,并着重就饲粮碳水化合物对马属动物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规律,以及马属动物盲肠碳水化合物消化相关的营养代谢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旨在比较生长期公母驴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差异性。选取体重(149.50±7.20)kg、胎次相近的7~8月龄健康的断奶德州改良公母驴各10只,按性别分为2组,每组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驴按体重的1.5%饲喂精料,粗饲料均为豆秸,精粗比为4∶6。预试期7d,正试期270d。结果表明:1)母驴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略高于公驴,但差异不显著(P>0.05);母驴体长、胸宽、出皮率和皮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公驴(P<0.05或P<0.01),但母驴胸围显著高于公驴(P<0.05)。2)母驴血清白球比显著高于公驴(P<0.05),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公驴(P<0.01)。母驴和公驴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母驴胴体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驴(P<0.05),肌肉剪切力、大理石花纹评分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驴(P<0.01)。母驴和公驴其他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母驴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优于公驴,但公驴出皮率和皮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母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