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明确危害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生长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丹参叶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对引起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叶斑病病原菌采用损伤接种菌饼的方法接种到丹参健康叶片上,测定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并观察形态特征;利用真菌rDNA-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以及ACT(肌动蛋白)、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对叶斑病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常用杀菌剂对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结果】结合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明确引起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0 g/L氟啶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叶斑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80%乙蒜素乳油EC50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2.0版本的大气驱动数据,使用Noah-MP陆面模式模拟中国区域2013—2014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将模拟结果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的逐小时观测值进行对比,并选取6个研究区,分析区域的平均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Noah-MP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出中国区域0~10 cm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模拟值和观测值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和西南地区递增的趋势;从全国尺度来看,模拟值与观测值非常接近,相关系数大于0.9,均方根误差为0.008 m3/m3;从区域尺度看,Noah-MP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各研究区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但是对于冻土融化时东北地区的土壤湿度存在轻微的低估。基于CLDAS2.0驱动数据得到的土壤湿度模拟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农业干旱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四川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水平,科学使用咪鲜胺可持续防治豇豆根腐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3株四川省豇豆根腐病菌对咪鲜胺的毒力曲线,建立敏感基线,评价其潜在的抗性风险。参试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EC50 值0.0063±0.0028 mg/L,这个值可用来监测豇豆根腐病原菌种群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变化。参试菌株中,61.9%为敏感菌株,38.1%为低抗药性菌株,没有出现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在四川豇豆生产上咪鲜胺仍可作为防治豇豆根腐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利用抗性品种及抗性基因是控制黄瓜霜霉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文章对黄瓜霜霉病菌及其抗病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总结了黄瓜霜霉病菌的侵染和流行规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在接种和抗霜霉病性鉴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论述了抗病基因定位的主流方法和最新技术,指出控制霜霉病抗病基因目前尚存在单基因、多基因的不同结论。提出今后应加强轻简化和标准化的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明确霜霉病抗性基因,筛选和创制出更多、更优异的抗性品种和资源。  相似文献   
15.
小根蒜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小根蒜的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及其医疗保健功效的研究现状,并对小根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种从感病叶片中高效提取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TAB/SDS法直接从感病叶片中提取条锈菌基因组DNA,该法与β-巯基乙醇法相比,提取DNA纯度和产量均较高,所提取DNA的产量大约为β-巯基乙醇法提取DNA产量的5~10倍.并且用所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能够获得条锈菌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17.
葡萄皮中多酚类物质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对葡萄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并观察了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浸提剂配比、液料比等因素对葡萄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为:V(60%乙醇)∶m(葡萄皮粉)=30mL∶1g,微波功率540W处理40s后,于70℃水浴浸提30min,葡萄皮中多酚类物质提取量为13.68×10-3,明显高于常规水浴加热法的提取量.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蔬菜病虫害综防与质量安全岗位专家席亚东及其团队、水稻高粱所粮经复合模式技术岗位专家冉茂林研究员合作,日前在眉山市崇礼镇召开了"稻菜轮作萝卜新品种观摩暨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主办,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承办,得到了院科技处和省蔬菜创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壳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花生壳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酮得率与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的关系,微波提取花生壳黄酮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8%,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60 w,料液比30,花生壳黄酮得率为2.918 g/100 g。经颜色反应和纸层析鉴定所得产品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明确引起黄瓜炭疽病的病原,旨在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形态学方法、柯赫氏法则验证,基于ITS、ACT和GDPH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回接黄瓜后的症状与田间症状一致。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黑色,气生菌丝稀疏、灰白色;分生孢子长柱形,透明无隔;分生孢子盘着生黑色刚毛;孢子附着胞浅褐色,卵圆形,个别双生;菌丝附着胞深褐色,不规则形、浅裂或深裂。结合病原菌三基因联合建树的分析结果,可将其鉴定为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25℃、pH 8,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延伸最快,OA培养基上产孢最多,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可溶性淀粉和乳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和酵母浸粉最适合菌丝生长,且后者产孢最多,致死温度为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