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结合柴达木盆地脆弱的农田生态环境,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要求,对发展豆类生产在柴达木地区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西部地区扩大豆类生产,有利于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何桂芳  刘玉皎 《种子》2006,25(8):78-79
高产春小麦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物质分配动态在不同年份表现出略微差异,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与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所致,但总趋势是一致的。 1.穗部的物质积累随单株增重呈二次函数增长。其模型为:y=0.8201-0.0956x+0.013x^2。 2.叶重随单株增重呈抛物线形变化,其模型为:y=0.7784+0.3339x+0.005x^2。 3.茎秆随单株增重呈S型曲线,符合方程:y=0.2049+0.0107x^2-0.00013x^3。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我省蚕豆良种繁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描述,同时对此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4.
春蚕豆新品种青海10号青海10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青海3号为母本,马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丰产性较好、粒大、籽多、较耐旱的蚕豆新品种,1998年3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生育期120~130天,属中晚熟品种。幼苗直立,幼...  相似文献   
45.
不同蚕豆品种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清彪  刘玉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53-15154,15161
[目的]研究不同蚕豆(Vicia faba Linn.)品种的品质差异.[方法]对111个不同蚕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单宁、钙以及硒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蛋白质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3个,单宁含量优异的品种有20个,钙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6个,硒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8个,通过对蛋白质、单宁、钙以及硒含量进行排序比对,筛选3个单项优质的品种分别为法7(1638)、青海83-26-12,2005-00,3个多项优质品种分别为H8096-3、青海马牙-1-1和伊拉克45-1.[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加工利用蚕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蚕豆育种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蚕豆育种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青海的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考察学习韩国"新村运动"和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客观分析和总结其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对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8.
青海蚕豆种质资源AFLP多样性分析和核心资源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资源、国外种质和选育品种的有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065 5±0.126 3)、(1.063 4±0.143 0)、(1.065 9±0.165 1);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095 4±0.144 9)、(0.084 3±0....  相似文献   
49.
选用性状差异明显的4个青海蚕豆为母本和对青海蚕豆具有互补性状的4个外来种质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16个组合,研究了株高、始荚高、有效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8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蚕豆杂交后代性状都有重要作用,且这些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均对杂种后代的性状起主导作用,尤其有效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完全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②根据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大小,因育种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亲本和较优的杂交组合;③8个主要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百粒重>株高>荚粒数>有效枝>单株荚数>始荚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百粒重>株高>有效枝>荚粒数>单株荚数>始荚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在改良品种粒重时,可进行早代选择,而其他各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偏低,说明这些性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稳定性一般,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差些,要连续多代选择.  相似文献   
50.
地膜覆盖后春小麦主茎叶片生长具有叶片分化强度大,出叶早,单株叶面积大等的壮苗特性。从而建议地膜小麦栽培过程中采用“小群体、壮个体”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适时早播,相对延长生育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