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栽培的高产优质木耳新品种,从吉林、黑龙江、湖北等省引进14个木耳新品种,以福建省本地品种‘Au139’为对照,从菌丝活力(长势、走速)、耳基形成、子实体农艺性状、干耳产量、泡发率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中,抗逆性强、高产优质且适宜福建省栽培的新品种为‘916分离’、‘雪梅黑碗’和‘雪梅1号’,经生产示范,栽培稳定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后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引进5株毛木耳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毛木耳781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P201产量极显著高于当地主栽品种,且污染率与主栽品种相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调查的基础上,初筛出7个配方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和优化。结果表明,含棉籽壳39%、木屑25%、麸皮20%、豆粕5%、玉米粉5%、玉米芯5%、石灰1%的配方7产量和投入产出比较高,子实体整齐度与紧实度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株大球盖菇(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供试草本植物种类:皇竹草(巨菌草)。1.2供试配方①菌草80%,谷壳20%;②稻草80%,谷壳20%。培养料按667m2(1亩)(实地面积400m2)干料4000kg计算,配方①、配方②栽培面积分别为100m2。培养料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帘设施大棚栽培模式,对引进的5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对比试验的结果:5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在80.9%~107.4%之间,其中秀珍菇2号的产量较高,为536.9g/袋,生物学效率达107.4%,子实体呈浅褐色,菌柄短而菌盖较厚,单朵重17.9 g,商品性状优良,是比较适合在水帘设施棚中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覆土材料对灵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灵芝栽培技术和药用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陶瓷土、蛭石、菜园土、沙壤土、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以未覆土栽培灵芝为对照,以子实体产量、多糖含量、三萜含量、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以及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筛选最佳覆土材料。覆土栽培显著提高灵芝产量,不同覆土材料栽培灵芝产量差异不显著,用蛭石作覆土材料的产量最高(136.67 g/袋),比对照提高了32.32%。泥炭土作覆土材料的灵芝多糖含量最高(6.72 mg/g),是未覆土栽培灵芝的1.54倍。覆土材料为沙壤土时三萜含量最高(6.67 mg/g),是对照的1.25倍。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沙壤土、陶瓷土、蛭石栽培子实体的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不同覆土材料栽培灵芝重金属含量有差异,但均低于国家标准,达到安全水平。综上,沙壤土、蛭石、泥炭土可作为灵芝栽培的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种配方对羊肚菌菌丝、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种不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研究其对羊肚菌菌丝、菌核、分生孢子以及菌种保存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是优良的栽培种配方,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较浓密;容易形成菌核,且菌核数量最多;长时间保存后再播种,菌种在18 h后仍能快速萌发,菌丝较浓密;产生分生孢子能力强。添加无机离子、提高小麦用量、使用谷壳填充增加孔隙度有利于菌核的形成,而添加棉籽壳和麸皮却不利于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ITS序列测定、分析,将供试香灰菌株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之间ITS的相似度为99.73%,与银耳T45配对都能出耳;第二大类之间ITS的相似度为99.21%,与银耳T45配对都不能出耳;而第一大类与第二大类差异性比较大,ITS序列相似度仅83%,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种。将不同颜色的银耳与不同香灰菌配对,结果显示银耳子实体的颜色取决于银耳菌株,与香灰菌特性无关。  相似文献   
19.
针对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龙爪菇的培育关键技术,围绕提高龙爪菇的品质和产量,开展出菇方式、割口方式、开口数量的优化试验.从产量、优质菇率等方面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卧式出菇单袋产量高,设施投入大,适合设施栽培;立式出菇单位面积产量高,优质菇率高,设施投入小,适合大棚栽培.比较短"|"形、长"|"形、"×"形、"Λ"形、"O...  相似文献   
20.
对13个滑菇(Pholiota nameko)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转色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2个优良菌株Ph0015和Ph0023,其出菇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状较好。同时发现具有特异性状的有菌株Ph0006、Ph0016和Ph0027,其菌盖颜色为金黄色,且具有该颜色的菌株商品性状好;菌株Ph0019菌盖形状为扁圆状,与其他菌株的菌盖半球状差异明显;菌株Ph0024菌丝极易扭结形成小菇蕾,从而形成大量小菇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