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云南省玉溪市羊肚菌栽培过程中白霉病病害开展调查,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集病害样地土壤样品开展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以期为羊肚菌栽培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玉溪市羊肚菌白霉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真菌,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和栽培管理不规范。高温高湿环境下,羊肚菌子实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土壤中的镰刀菌大量繁殖感染子实体,病害快速蔓延导致绝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沟油与食用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用Hinf Ⅰ和TaqⅠ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ARDRA酶切,通过MVSP软件进行聚类分析(UPGMA),并对代表菌株进行测序.结果表明:从地沟油和食用油中分离出的18株细菌,其16S rDNA酶切聚类分析显示在84%的相似水平上分成5个类群,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18株菌主要为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为后期巨龙竹组织培养基的优化及预防巨龙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 然后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为SWFU03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FU03与坚强芽孢杆菌(GQ903389.1)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11%。【结论】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菌株SWFU03为坚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为后期巨龙竹组织培养基的优化及预防巨龙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 然后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为SWFU03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FU03与坚强芽孢杆菌(GQ903389.1)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11%。【结论】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菌株SWFU03为坚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利用桉树人工林剩余物资源,缓解木腐型食用菌菌林矛盾,从6个木耳菌株中筛选出能较好适应桉树木屑培养料的3个菌株,并成功筛选出了3个木耳菌株的适宜桉树木屑原种培养料配方:桉树木屑60%、细木屑20%、麦麸17%、石灰1%、石膏1%、普钙1%,表明桉树木屑对某些木耳菌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可选择性用于黑木耳菌株的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采自柳树腐木上的野生食用菌菌株KEFI-010为试材,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开展了驯化栽培试验研究,以期为柳生田头菇优良菌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柳生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icola),其菌丝生长速度快、洁白、浓密、整齐,栽培周期较短,出菇整齐、健壮,菌盖光滑,大小均匀,菌肉厚,菌柄粗,农艺性状较好,生物学效率为51.49%。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该菌株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矿物质和氨基酸非常丰富,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食药用菌。  相似文献   
17.
以4个花脸香蘑菌株及已公布的花脸香蘑基因组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脸香蘑基因组上的SSR类型及分布,设计了50对SSR引物开展试验验证,以期为花脸香蘑的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总计检索到7种SSR类型的2 486条序列,其中主要以单碱基(P1)类型为主,占总SSR的67.70%,且分布密度较高;四、五、六碱基重复的类型较多,但数量较少。由验证试验获得4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好的引物,分别为HLMSSR001、HLMSSR004、HLMSSR015和HLMSSR041。其中,HLMSSR001和HLMSSR004可以通过单一的引物扩增即可将4个花脸香蘑菌株进行区分鉴定。同时,基于4对引物进行花脸香蘑DNA指纹编码的构建,获得了4个花脸香蘑菌株唯一的8位数分子指纹数据库编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植物病害诱抗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诱抗效应,以期为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选用康壮素、烯丙苯噻唑(PBZ)、有效霉素A(VMA)、苯丙噻重氮(BTH)和水杨酸(SA)5种植物病害诱抗剂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诱抗试验,通过测定发病率、发病指数和相对防效确定马铃薯疮痂病的最适诱抗剂及最佳使用浓度,并在最佳使用浓度下测定马铃薯叶片的生理指标和相关酶活性。【结果】5种植物病害诱抗剂中康壮素和PBZ对马铃薯的诱抗效果不明显,其余3种诱抗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均具有一定的诱抗效果,发病率与发病指数均显著下降,其中以SA的诱抗效果最佳。最佳使用浓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SA在浓度为1.00mmol/L时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相对防效最高,达67.6%;在此浓度下马铃薯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色素、可溶性蛋白、相关酶系活力指标均显著增加。【结论】SA为马铃薯疮痂病的最适诱抗剂。规模化生产中可在马铃薯结薯期叶面喷洒浓度为1.00mmol/L的SA,间隔7d/次,至马铃薯成熟期停止喷洒,可提高马铃薯对疮痂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以牛樟芝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案,研究不同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氮源(黄豆粉、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麦芽浸膏)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通过观测其菌落大小、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宜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试验中葡萄糖是牛樟芝菌种的最适碳源,酵母粉是最适氮源,该条件下其菌丝密度高,颜色呈橘红色,生长速度快。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正交试验中,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煮汁) 200 g·L-1、葡萄糖20 g·L-1、酵母粉15 g·L-1、KH2PO4 1 g·L-1、MgSO4 0.5 g·L-1、维生素B1 0.1 g·L-1时,牛樟芝菌丝生长速度达2.47 mm·d-1,生长指数为12.35,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  相似文献   
20.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漆酶主要参与真菌形态建成、色素合成、应激反应等多种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皱木耳的漆酶进行筛选和定位分析,然后对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模体、结构域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皱木耳8个漆酶分布在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上,系统发育树上与木耳属物种聚为一枝,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皱木耳漆酶蛋白的理化性质总体差异较小。同时,分析皱木耳漆酶基因结构,结果显示8个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大小与位置不一致,表现出复杂的基因结构;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且8条氨基酸序列的三维结构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