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科学引导用户用电,减少能源消耗,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也在各地电网中配备了负荷管理系统。本文在对传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点措施,同时对面向需求侧管理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淀粉分支酶(SBE)催化葡萄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分支结构。SBE有3种同工酶形式:SBEⅠ、SBEⅡa和SBEⅡb,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BEⅡb上,而对于SBEⅠ在淀粉合成的作用报道极少。为了明确SBEⅠ在玉米淀粉合成中的作用,扩增了玉米SBEⅠ基因的337 bp片段,以pMD19-T为中间载体,pCambia3301为目标载体,构建玉米SBEⅠ基因的RNAi载体,命名为pC3301-SBEⅠ。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表明pC3301-SBEⅠ载体构建正确,可用于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自交系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3.
湖北环神农架区域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样品进行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房县、保康、兴山地区烟叶的致香物质已基本达到或超过津巴布韦水平,神农架地区与津巴布韦相比差距稍大;在该区域的生态条件下,烤烟种植品种‘K326’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高于‘云烟87’;烟叶部位间上部叶(B2F)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中部叶(C3F)次之,下部叶(X2F)最低。  相似文献   
104.
耕牛便血症在我地兽医临床中颇为多见,成为兽医临床的诊治难点。该症夏秋多见,冬春少见,多因天气炎热、久渴失饮、饲喂霉变饲料等,使热毒积于胃肠,热盛则迫血妄行,血离经络,溢于胃肠,随粪便而下形成便血,积于肤腠则形成局部炎肿;或因久病体弱、饲养管理失调、劳役过度,致脾胃损伤,脾气不足,失于统摄,血气无归所,溢于胃肠而形成便血。亦有伴局部炎肿者,但发展缓慢,多呈隐性经过,并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消失。笔者曾用中医辨证施治28头病牛,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通过唑虫酰胺在柑橘及土壤中开展的两年三地的残留试验并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唑虫酰胺在柑橘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和标准操作规程开展田间试验,样品前处理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得到试验数据,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唑虫酰胺在柑橘和土壤0.010~1.5 mg/kg的添加水平中,平均回收率达到90.6%~107.4%,相对标准偏差为1.5%~9.0%,定量限为0.010 mg/kg。两年三地唑虫酰胺在柑橘上的半衰期为17.3~34.7 d,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8~34.7 d,末次施药后间隔21 d采集柑橘和土壤样品测定唑虫酰胺残留量均低于美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不存在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风险。结论 按照美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1.5 mg/kg,间隔21 d采集的柑橘是相对安全的,唑虫酰胺的残留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6.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刘茜 《作物学报》2009,35(4):724-732
以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以不同浓度外源葡萄糖(Glc)处理小麦幼苗,探讨外源Glc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水势和光合作用,抑制植株的生长,而水分胁迫下外源Glc处理能明显增加叶片水势和光合色素含量,并使水分胁迫和水分胁迫后复水处理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升高,而使蒸腾速率(Tr)下降。同时,外源Glc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促进不定根和侧根的生长,植株干重比单一干旱处理提高14.32%~40.39%。由此表明,水分胁迫下外源Glc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提高叶组织的渗透调节能力,改善叶片的水分状况,提高了叶片的光合功能,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降低了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棉花幼苗施用缩节胺(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DPC)和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后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变化,探讨与棉花幼苗生长相关的根际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陆地棉品系A201进行穴盘育苗试验。于棉花1叶1心期分别在叶片均匀涂抹50 mg·L-1DPC、500μmol·L-1SNP,以涂抹去离子水为对照。于3叶1心期取根际土壤分析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16S r RNA测序技术分析根际细菌多样性。【结果】DPC和SNP处理显著促进棉花根系生长,显著提高茎粗和植株干物质质量。DPC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SNP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脲酶的活性,但是DPC和SNP处理均未显著影响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DPC处理显著提高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和土壤细菌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显著降低了绿弯菌门(Chlo...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近暗散白蚁(Reticulitermes perilucifugus)β-葡萄糖苷酶RpBgl7,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β-葡萄糖苷酶RpBgl7的家族及结构特点,构建RpBgl7的重组表达载体pCold-TF-RpBgl7,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并纯化,分析其最适反应条件和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RpBgl7属于糖苷水解酶1家族,具有2个保守的谷氨酸催化残基Glu187和Glu394。RpBgl7在BL21(DE3)中过量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1步纯化可得到高纯度RpBgl7重组蛋白。以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测得RpBgl7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70℃;动力学参数K_m=0.13 mmol/L,k_(cat)=3.15 s~(-1)。RpBgl7可耐受Na~+、K~+、Mg~(2+)、Cu~(2+)和Ba~(2+),而Ca~(2+)、Hg~(2+)和Fe~(3+)明显抑制RpBgl7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9.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理特性和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两个因子。随着农业水资源紧缺日趋严峻和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污染范围扩大,减少作物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水氮互作对作物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水氮互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湘潭锰矿业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湘潭锰矿业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自然定居的草本植物对重金属吸收与转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其中Zn、Cd、Pb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3级标准,是一类被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土壤,自然定居的草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表现为富集型植物(如商陆Phytolacca acinosa)、根部囤积型植物(如野茼蒿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规避型植物(如灯心草Medulla Junci)等3种类型.研究结果为寻找和发现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