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8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抗病性及其潜在利用价值,以95份人工合成小麦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全蚀病和条锈病、自然诱发白粉病和根腐叶枯病条件下,系统调查人工合成小麦对4种病害的田间抗病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中有较高比例的抗病材料,对全蚀病高抗以上材料占21%;对条锈病高抗以上材料占30%;对白粉病高抗以上材料占21%;对根腐叶枯病高抗以上材料占23%。CI93、CI108、CI187对全蚀病表现高抗、对其他3种叶部病害表现免疫,CI94对全蚀病、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高抗,对根腐叶枯病表现免疫,CI158、CI160、CI166对4种病害都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72.
密码子简并性特征造成了不同物种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不同,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运用软件对选取的16种IFN-α和天府肉鸭IFN-α基因(EU925650)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分析。通过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与北京鸭、河南肉鸭以及绍兴鸭IFN-α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通过CAI,ENC,GC3S等数据分析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系统保守基因,与禽类IFN-α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类似。  相似文献   
73.
小鹅瘟GPV-CHa15弱毒株培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GP)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死亡率可达90%~100%。随着雏鹅日龄增长而发病率和致死率下降。方定一(1956)首先在我国发现本病,1965年后,匈牙利、德国、荷兰、前苏联、意大利、英国、法国、南斯拉夫、越南、以色列等国家先后报道了该病的存在,目前世界许多饲养鹅及番鸭地区都有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以出现繁殖障碍的母猪并通过ELISA检测为抗体阳性者的血清为材料,于2000年首次从重庆地区分离出PRRS病毒。母猪血清接种Marc-145单层细胞,经盲传至第四代时出现典型的细胞痛变效应(CPE);细胞培养物经电镜观察,发现其中有球形的病毒粒子,粒子大小为40~80nm,核心直径为20-40nm;病毒TCID50为10—4.46/0.05mL;用抗PRRSV特异性抗体能特异地中和病毒,中和指数为100,并将该地方分离株命名为PRRSV—SCQ株。根据Genbank中PRRSV北美洲株ATCC VR-2332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RRS V—SCQ 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其GP5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MD18一T的EcoRV住点;测序结果表明该GP5基因序列与PRRSV—VR2332、LV株的GP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4%和62.14%,GP5蛋白氨基酸推导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1%和54.37%,揭示SCQ地方分离株与VR2332株在基因型上更为接近,应属于美洲型。  相似文献   
75.
缪德仁  黄伟英  刘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76-18578
[目的]采用Na2S2O3滴定法测定土壤液中H2O2含量经济、快捷,但酸度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Na2S2O3法测定H2 O2时稀H2 SO4用量进行研究。[结果]对理论浓度为9.898 mol/L H2 O2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回收率达98.8%~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3%,平均值为9.857 mol/L。[结论]只有稀H2SO4用量至少为理论值的2倍([H+]/[H2O2]≥4),才能抑制H2O2歧化反应的发生,且Na2S2O3的歧化反应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76.
参照已克隆的天府肉鹅IFN-α完整OR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成熟肽基因,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表达菌Rosetta中表达,SDS-PAGE分析鉴定,通过Ni-IMAC亲和层析纯化和稀释透析复性后,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分析测定IFN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IFN-α成熟肽基因全长486 bp,...  相似文献   
77.
土壤气相抽提(SVE)是去除包气带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经济快捷的原位土壤修复方法。VOCs饱和蒸汽压高,能在负压气流下被定向地带到地面收集处理。为了便于划分SVE过程,试验采用两种土壤污染方案: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间接污染土壤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土壤中形成非水相液体(NAPLs),方法是使用气相污染源长时间污染土壤。通过多次对土壤进行间接污染和通风净化,证明VOCs主要来源于NAPLs。试验表明,依据VOCs的浓度变化,SVE过程能被划分为两个阶段:(1)高效去除阶段,即污染土壤中含NAPLs阶段,液态的VOCs进入土壤间隙形成NAPLs或溶解在土壤水中,或被土壤和有机质吸附。SVE过程中VOCs气相浓度降低,停止抽提后浓度能够恢复;(2)低效率的拖尾阶段,即土壤中无NAPLs存在,通风能够快速地降低污染物浓度,并且VOCs浓度降低后不能恢复。试验同时显示出在不同的土质中VOCs浓度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78.
生物通风是继SVE后又一项主要的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拥有广阔的前景。为寻求最佳修复效果的最优组合,采用生物通风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正交土柱实验,对影响生物通风修复效果的5个主要因素(污染强度、土壤含水率、C:N:P、通风的孔隙体积数、通风方式)进行了定量化。结果表明,利用强化生物通风可以在柴油污染土壤的治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方差分析各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极差分析得到影响强化生物通风柴油去除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为土壤含水率、污染强度,次主要因素为C:N:P、通风的孔隙体积数,而通风方式对去除率的影响很小;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些因素的最优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总体来说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为:土壤含水率为4.88%,污染强度为40000mg·kg^-1,C:N:P为100:20:1,通风的孔隙体积数为4,而通风方式的两种水平对去除率的影响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79.
32种植物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  蔡小宁  杨平  马军  贲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55-5558
[目的]筛选时植物病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资源,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32种植物的丙酮和乙醇提取物为材料,以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交链孢、链格孢和多隔镰刀菌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种,测定了植物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35g/ml时,广玉兰、小叶黄杨、侧柏、火炬松、黄连木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其中火炬松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对至少4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为60%,对其中2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7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广玉兰、小叶黄杨、火炬松提取物抑制孢子萌发显著,抑制率均在80%以上。[结论]火炬松、广玉兰、小叶黄杨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0.
以3种豆科藤本植物(厚果鸡血藤、喙果鸡血藤、常春油麻藤)为试验材料,采取PEG6000溶液对其根系进行渗透处理,探讨3种藤本植物的抗旱特性,以期为3种藤本植物今后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的浓度增大,3种藤本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总糖含量、MDA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3种藤本植物抗旱性强弱为:常春油麻藤>喙果鸡血藤>厚果鸡血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