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9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50篇
  36篇
综合类   403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坚持经常性的选拔培养和任用后备干部工作刘萍,周长江电业局现有职工1102人,其中党员275人,团员108人。近几年来,党委坚持经常性的选拔培养和任用后备干部工作,真正做到了选好干部、配好班子,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精中选优,充实决...  相似文献   
992.
用荧光定量方法对不同日龄小梅山猪和苏姜猪下丘脑中gabra1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梅山猪和苏姜下丘脑gabra1 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从初生到初情期逐渐升高,初情期后下降;小梅山猪不同发育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苏姜猪初生与180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小梅山猪初生、初情期、初情后三个发育阶段下丘脑gabra1mRNA表达丰量均显著高于苏姜猪(P<0.05)。  相似文献   
993.
ESR和FSHβ基因与母猪乳头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RFLP和PCR方法对144头大约克母猪的ESR和FSHβ基因进行分型,分析了ESR和FSHβ不同基因型和合并基因型大约克母猪的乳头数差异。结果表明:ESR和FSHβ基因对大约克母猪乳头数均有显著影响。无论ESR基因还是FSHβ基因,BB基因型均为乳头数最多的基因型,而BBBB是乳头数最多的合并基因型。从基因型效应来看,ESR和FSHβ基因型为BB的母猪平均乳头数分别为14.45和14.37,而合并基因型BBBB的母猪平均乳头数为14.73,说明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大于单个基因型的效应,但不是各个基因型效应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994.
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80头初始体重为(8.07±0.84)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公母各半,按照随机区组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分为阴性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75mg·kg~(-1)金霉素;丁酸梭菌处理组,日粮中有效活菌数分别达到1.0×10~8、1.0×10~9、5.0×10~9 CFU·kg~(-1)。试验期为28d。于试验第0、14、28天对仔猪进行称重。从试验期开始,观察并记录仔猪每日腹泻状况。试验第28天,各处理每重复选取1头健康仔猪进行采血,分别依据商品试剂盒的说明测定血清中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1~14d、15~28d以及1~28d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1~14d和1~28d不同添加剂量丁酸梭菌处理组的腹泻率随添加剂量的上升呈线性显著增加(P0.05),15~28d和1~28d各处理之间断奶仔猪粪便评分差异显著(P0.05);3)日粮中添加5.0×10~9 CFU·kg~(-1)的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10~9 CFU·kg~(-1)和5.0×10~9 CFU·kg~(-1)的丁酸梭菌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并且断奶仔猪血清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随丁酸梭菌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显著提高(P0.05)。相比于基础日粮组,丁酸梭菌处理组间断奶仔猪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各处理组随着丁酸梭菌添加量的增加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0.10)。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日粮中添加5.0×109 CFU·kg~(-1)的丁酸梭菌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P0.05)和白细胞介素-6(P0.01)的含量,显著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含量(P0.01),并且断奶仔猪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含量随丁酸梭菌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仔猪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10~9~5.0×10~9 CFU·kg~(-1)丁酸梭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仔猪断奶阶段的健康水平和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上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进行了一些分子标记、cDNA文库构建、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外源基因转入枸杞基因组的研究,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研究上的应用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96.
中国明对虾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5和33.71%。对2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1408,属中等程度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为0.197,由此可见,8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近20%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第六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低于第一代群体,这可能与人工定向选育过程中注重经济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农业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地方纷纷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业。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平顺县是潞党参的高效种植和具体的田间管理技术。促进本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8.
以新疆野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方法,对整个生殖季节新疆野杏各器官生物量和氮磷钾的生殖配置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杏生殖器官生物量在花期逐渐增加,花谢时逐渐减小,果实成熟期再次迅速增加至最大,整个生殖季节生物量平均生殖配置为43.42%。开花期间生殖器官氮磷钾含量高于营养器官,尤其是钾含量明显高;幼果初期生殖器官氮磷钾含量低于营养器官,随着果实长大成熟,生殖器官氮磷钾含量表现出升高趋势。在时空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新疆野杏较高的生殖配置有利于种群自身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抗病毒药物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病毒药物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试验THEEFFECTOFANANTIVIRUSDRUGONPREVENTINGANDCURINGSHRIMPEXPLOSIVEEPIDEMICDISEASE李健,孙修涛,刘萍,麻次松,王秀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  相似文献   
1000.
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白粉病是中国小麦的两大病害,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的小麦-簇毛麦6VS/6AI。易位系高抗白粉病,并对中国当前新优势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用6VS/6AL易位系与中国不同小麦生产区的栽培品种宁春4号、扬麦5号、扬麦158、申32109、豫麦13、豫麦18等进行杂交,对其杂种后代进行田间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鉴定。从各杂交组合中均选出对白粉病和条锈病高抗的单株和株系,其抗病性在小麦不同遗传背景中可以正常表达。对从F3~F8代中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根尖染色体C-分带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在所鉴定的高抗单株和株系中均含有一对或一条6VS/6AL易位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