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实测样地数据,研建了冷杉林生物量密度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探寻地理因子与林分因子对生物量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以胸径、郁闭度为自变量构建的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526,预估精度为93.63%;以林龄、海拔、郁闭度为自变量构建的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403,预估精度为92.28%。结合西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或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可用于全区尺度上冷杉林生物量的估算;利用林龄、海拔为自变量构建的模型,可用于掌握生物量、碳汇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某一时期内的碳汇量。  相似文献   
52.
木聚糖酶(xylanase)是指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木聚糖降解酶系中最关键的酶,在饲料、造纸、食品和生物转化等行业应用广泛。文中对固态发酵木聚糖酶的微生物菌种、诱导底物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作为该区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杂交棉在我国西北内陆棉区快速发展,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笔者以当地主栽常规棉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就鲁棉研30号在新疆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地点包括: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新疆兵团农二师30团、  相似文献   
54.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et(蛋氨酸)、Zn、Mo、B、Gly(甘氨酸)的处理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其中喷施Met、Zn、Mo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而各喷施处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白菜硝酸盐的含量,最高降幅达35.0%,其中喷施Mo、B、Zn、M...  相似文献   
55.
西藏自治区云杉林生物量密度模型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量密度模型是估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依据。以西藏主要针叶树种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实测样地和样木数据,建立了云杉林生物量密度模型。结果表明:生物量密度随树高、郁闭度、胸径及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的升高和经度的增加而减少。以海拔、郁闭度、平均胸径、经度作为解释变量构建的生物量密度非线性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716,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控制在±1%以内,预估精度达到91.9%,可应用于实测或目测样地/小班生物量估算;以海拔、郁闭度、林龄、经度作为解释变量构建的生物量密度非线性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626,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控制在±2%以内,预估精度达到90.6%,可应用于遥感样地/小班生物量估算;以海拔、郁闭度、胸径、林龄作为解释变量的生物量密度模型,其决定系数为0.717,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控制在±2%以内,预估精度达到91.9%,可用于估算某个时间段内云杉林生物量变化或碳汇量。结合西藏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或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可用于全区尺度上云杉林生物量的估算;利用林龄等因子建立的生物量模型,可掌握生物量、碳汇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某一时期内的碳汇估算。  相似文献   
56.
【目的】针对我国黄土高原旱地小麦低产田块多、分布范围广、农户地块间产量差异大的问题,探索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缩小产量差异、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旱地小麦主产区的282个农户麦田0—100 cm土壤和小麦植株取样分析。将小麦产量分为高、中、低三组,分析了小麦产量差异与产量构成、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调查农户冬小麦产量平均为3815 kg/hm2,中、低产组分别比高产组低32%和57% (P < 0.05);高产组籽粒平均含氮量较低产组低7%,但磷钾含量和茎叶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与高产组相比,中、低产组生物量分别低27%和50%,收获指数低5%和13%,穗数低15%和31%,穗粒数低19%和41% (P < 0.05);地上部吸氮量低28%和51%,吸磷量低32%和55%,吸钾量低28%和50% (P < 0.05)。低产组氮收获指数分别比高、中产组低5%和4%,磷收获指数低4%和3%,钾收获指数低13%和8%。高产组小麦的需氮量较中、低产组分别低5%和12% (P < 0.05),需磷量没有显著差异;高、中产组小麦的需钾量亦无显著差异,但分别较低产组显著低5%和15%。高产组小麦的氮生理效率较中、低产组分别高4%和11%,产量分组间小麦的磷生理效率同样没有显著差异;高、中产组小麦的钾生理效率无显著差异,分别较低产组显著高16%和10%。【结论】黄土高原旱地农户田块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由氮素营养不同引起的干物质累积转移、产量构成和养分吸收分配的变化是导致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缩小旱地小麦产量差异的切入点在于氮素调控。基于作物产量形成的养分需求优化肥料投入,结合改进栽培,促进小麦干物质累积,提高穗数和穗粒数,从而实现产量普遍提升。  相似文献   
57.
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不同树种和龄组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研究,以掌握其碳汇功能。结果表明,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碳储量为4 076.74万t,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主,龄组以中幼林为主;平均碳密度为35.53 t/hm2,软阔类、硬阔类和针叶混交林平均碳密度较高;随着龄组增加,碳密度呈增加趋势;碳汇为447.24万t/a,以中幼林的碳汇为主,乔木林单位面积碳汇为3.7 t/hm2·a。随着公益林的保护建设和植被恢复,森林将持续地发挥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58.
以系统性治理思维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昌都市林长制工作为具体实践,探究理论、制度与地方实践的契合性。经实地调研,明确昌都市林长制工作推行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基层责任意识较弱、部门协作有待加强、考核激励机制不明确、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最后以一体化思维为依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务实高效的对策建议,为昌都市继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不同酵母细胞处理方法对酶法合成谷氨酰胺能量偶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气流干燥法处理酵母细胞,体系中葡萄糖消耗量达100%,谷氨酰胺合成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60.
通过阐述灌区交接断面管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寻找可再生能源为出发点,以信息化技术为平台,研究出易为中、小型灌区应用的管理新技术。研究表明,风、光互补闸门控制系统、浮桥式拦污、清污平台和测流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够作为有效的管理技术,应用于灌区交接断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