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0篇
  15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决定了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实践教育在此背景下也相应产生.针对通用技术与创新的结合来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智能小车选修课,但是,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源广泛、知识范围较窄、授课时间短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能够使学生从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水平,并使授课过程顺利完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马铃薯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其花朵色彩丰富且清香而拥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基于此,重点分析将马铃薯这一经济作物转换成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优点与可行性,以为日后经济作物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3.
初步探究苯丙烯菌酮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抑菌机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参与水稻稻瘟病病菌细胞壁降解的2个关键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菌体细胞外的磷浓度;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I-DNA复合物(碘化吡啶)荧光强度;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甾醇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用10 mg/L苯丙烯菌酮处理水稻稻瘟病病菌后,菌体内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升高,药剂处理1 h后酶活性明显升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69倍和3.76倍,细胞外的磷浓度在1 h后明显升高,3 h时是对照组的1.29倍,24 h时PI-DNA复合物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为对照组的19.71倍,然后用10 mg/L苯丙烯菌酮处理6 h后6-乙酰氨基麦角甾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了96.83%,酵母甾醇则消失。结果表明,苯丙烯菌酮可以破坏水稻稻瘟病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功能结构,起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AI)是以人工的方法采集雄性动物的原精液,经检验、稀释、分装等过程,处理成一种精液产品,然后将这种精液产品在雌性动物情期输入到雌性动物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雌、雄动物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以其能最大限度发挥种公猪种用价值、减少疾病尤其是生殖疾病的传播、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等优点获得广大养殖者的青睐。猪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在我国应用和推广了50多年,其在养殖企业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决农村厕所黑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促进其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农村厕所黑水,探究了试验过程中填料的基本参数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评价了发酵后填料的营养肥效。结果表明:发酵床填料温度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基本维持在40~57℃,含水量在50%~65%波动变化,pH值由7.80上升至8.46,电导率变化不明显。发酵床填料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分布量达到107~108CFU·g-1,高出真菌和放线菌数量2~3个数量级。试验结束时,填料的种子发芽指数为118.05%,表明填料对作物无毒性;填料的TN、TP和TK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有机质和C/N显著降低(P0.05),填料对厕所黑水的吸纳系数为2.51,总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分别为5.85%和76.82%,均满足《有机肥料》(NY 525—2012)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6.
参照农业部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行业标准(NY/T 1739-2009)对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2018-2019年度40份小麦新品系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 发现,黄淮南片广适组和抗赤霉病组等29份半冬性小麦品系穗发芽抗性均为感或高感,未鉴定出抗性品系,且品系间变异系数(11.23%和22.06%)明显低于长江上、中下游区试验组的11份品系(88.09%,45.45%),半冬性品系的穗发芽抗性区分度较低.因此,根据该行业标准,从2019-2020年度128份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参试品系中随机选取25份和18份试验材料,分别设置2、3和4d共3个发芽处理时间,研究不同发芽时间对穗发芽抗性鉴定的影响,并对穗发芽时间进行优化,以确定合适的穗发芽处理时间.结果 表明,和穗发芽3、4d相比(27.44%,13.84%),发芽2d的品系间穗发芽抗性差异明显(高感—高抗),变异系数较大(46.26%,54.89%).进一步对128份品系的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也发现发芽处理2d,各参试组穗发芽抗性变异较大,能够有效区分半冬性品系间抗性水平,与生产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07.
以"五彩珍珠"番茄为试材,选取6d苗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以建立番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五彩珍珠"番茄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4mg·L~(-1)IAA+2.0mg·L~(-1)6-BA,其子叶的诱导率为100%,下胚轴的诱导率为95%;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mg·L~(-1) IAA+(1.0~3.0)mg·L~(-1) 6-BA;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0mg·L~(-1)NAA。子叶为最佳外植体,其不定芽的分化率及生长情况均优于下胚轴。  相似文献   
108.
以正常生长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甘蓝型油菜中双10号的茎和根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了木质部结构和木质素成分的胁迫应答规律及其在茎和根中的差别。冰冻切片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正常生长的网室植株(正常植株)相比,高温干旱下生长的温室植株(胁迫植株)的茎和根中木质部均显著加厚,染色更深;与此对应,溴乙酰法测定的茎木质素总量比对照增加31.64%。此外,胁迫茎中的导管孔径明显变小,但根中的导管孔径和导管数量均明显增加。硫代酸解法测定木质素单体表明,胁迫茎中被解离出的木质素单体总量比对照降低40.08%,说明有更高的缩合键比例;S/G值(1.82)比对照(1.29)大大增高,说明S型木质素比例增加而G型木质素比例下降。油菜茎与根木质化性状比较显示,根木质素比茎木质素含有更高比例的缩合键,茎中S型木质素占主体(S/G=1.29),而根中G型木质素占主体(S/G=0.49)且H型木质素含量(7.43%)比茎中(0.83%)高近10倍。H型和G型木质素单体的苯环甲基化程度比S型低,单体间更容易形成缩合键,根中高比例H型和G型木质素单体可能是导致其具有高比例缩合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刘雪 《农家致富》2001,(6):49-49
(1)农村村民建房使用本集体土地的,由村民提出用地申请。(2)村民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当地镇国土所勘查,符合建房条件的,填写《私人建房用地报批表》,并经村民小组、村委会提出意见,加盖公章。(3)新的《国土法》实施前属非耕地的由镇政府审批,属耕地的报县政府审批。新《国土法》实施后一律经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国土局,县国土局集体会审通过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相似文献   
110.
江津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格保护耕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前提。以江津市为例,首先对照现行规划分析近几年耕地变化情况;其次预测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土地整理对耕地的影响;最后,确定新规划期间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