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7篇
  66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利用侧芽进行泡桐人工接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结果显示:1)在高密度粗放管理条件下,毛白33泡桐分枝习性表现为假二叉分枝,第2年不能接干的占42%,而58%的单株分枝特性表现为合轴分枝与假单轴分枝(近似顶芽接干的主轴分枝或单轴分枝),能够实现自然接干,这3种分枝类型可以统称为假轴分枝;2)第2年接干单株的接干形率均较大,但能不错位通直接干的仅占14%,86%的接干单株的错位状况需要2~3年后才能得到改善;3)在接干单株中,从接干的上侧芽向下数,越向下在干上分布的侧芽萌发成枝的长度、粗度越小,枯死率越高,但与主干上方夹角逐渐变大,第4对侧枝的分枝夹角最大,以下夹角减小,长度、粗度减小趋势变缓,并枯死。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1,1-二甲基-7-异丙基-1,2,3,4-四氢萘-6-磺酸钠合成的磺化工艺。通过实验室的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1,1-二甲基-7-惜内基-1,2,3,4,-四四氢萘与浓度硫酸的配比为1:10.5(mol比),反应温度90±2℃,反应时间20min,产品得率达80.3%。同时测定了产物表面活性性能,可用作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各种源泡桐生长适应情况,采用不同种源泡桐种子育苗,观察研究了其场圃发芽特性。结果表明:对于毛泡桐的种子潍坊种源发芽率最高,平均发芽时间与同种相比也较短;对于兰考泡桐的种子检验指标都显示出了宝鸡种源的优势;白花泡桐的种子的试验表明,福州种源的发芽率最高,但平均发芽时间也是最长,而南平种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仅次于福州种源,但它的平均发芽时间却比福州种源短的多,因此应考虑南平种源的栽培选育。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土传植物病原生态学的试验方法,通过模拟土壤温度、含水量、pH值对玉米纹枯病菌菌核生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对菌核生长影响较大,在含水量一定,pH值一定的条件下,25℃下菌核生长最快,30℃次之.在土壤pH值一定、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对玉米纹枯病菌菌核产生影响很大,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菌核生长出菌丝...  相似文献   
15.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为山桐子综合利用及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介绍山桐子的旅游景观特性、山桐子在旅游造景中的作用、山桐子营造植物景观时可运用的5种艺术手法及山桐子在旅游景观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分析指出当前山桐子在旅游景观配置中存在果实产量不...  相似文献   
16.
张小雪    刘震    王新建  李志    蔡齐飞    耿晓东    王艳梅    吴慧源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4):118-123
为探究不同种源山桐子生长发育规律差异,取湖南、四川、河南、贵州、江西、江苏6个种源的2年生山桐子苗木作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种源在相同生境下的生长量、分枝数、展叶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2年生山桐子苗木顶芽萌发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种源2年生山桐子主干顶芽抽枝、侧枝顶芽抽枝、二次分枝的伸长生长和粗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趋势。3)6个种源2年生山桐子苗木的生长量、展叶量、二次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干顶芽抽枝中,贵州种源生长量、展叶量最多,生长量最少的是江苏种源,展叶最少的是河南种源;侧枝顶芽抽枝中,贵州种源生长量最多,河南种源的展叶量最多,四川种源生长量、展叶量最少;在二次分枝方面,贵州种源的生长量最多,其次是河南、四川、湖南,生长量最少的是江西种源;四川、江西、湖南种源的二次分枝数量明显高于河南、贵州和江苏种源;不同种源的二次分枝以上主干生长量表现为:贵州种源最多,其次是湖南种源,四川、江苏、江西种源较少,河南种源最少;4)在贵州、江西、江苏3个种源的主干顶芽抽枝伸长过程,四川种源的侧枝顶芽抽枝伸长过程,江西种源的二次分枝粗生长过程中都出现二次生长现象。不同种源山桐子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性,在郑州地区以贵州种源的苗木生长可能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种植密度对转基因抗虫棉纤维中杀虫(B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其氮代谢机制,以Bt棉常规种泗抗1号和Bt棉杂交种泗抗3号为试验材料,比较1.5×104、3.0×104、4.5×104、6.0×104、7.5×104 株·hm-2五个种植密度下转Bt棉杀虫蛋白表达量及其氮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纤维中Bt蛋白表达量随种植密度增大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单株铃数、单铃体积、单铃干重与Bt蛋白表达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纤维中氮代谢生理相关指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活性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升高,但游离氨基酸含量、蛋白酶和肽酶活性随密度增大而下降。纤维中Bt蛋白表达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GPT和GO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游离氨基酸含量、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可见,提高种植密度降低了棉铃生长,但提高了纤维中Bt蛋白的表达量,且Bt蛋白表达量的提高与植株氮代谢生理密切相关。因此,在生产中通过协调种植密度既可以保持棉铃适度发育,又有利于提高棉纤维中Bt蛋白的表达量,为提高Bt棉产量器官抗虫性提供栽培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苏尼特左旗白绒山羊的形成、外形、体尺、体重、绒量、绒质、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适应性等,并在一些重要指标上与我区阿尔巴斯、二狼山、阿拉善绒山羊作了对比,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人工接种PSTV ,侵染健康脱毒组培扦插苗 ,建立了以微型薯产量为依据鉴定PSTV抗性的系统。该系统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