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控制植物籽粒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PEPCase基因的cDNA片段,并将克隆的PEPCase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替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GUS基因.从花生栽培品种荔蒲大花生中克隆获得编码PEPCase基因的cDNA片段(886 bp),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EU391629)、棉花(AY008939)、大豆(D10717)、拟南芥(AY210895)、豌豆(D64037)PEPCase基因对应部分的同源性分别为99.77%、84.37%、81.54%、81.25%、78.71%.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中PEPCase基因由35S启动子所控制,将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命名为pBGPEP.为通过反义抑制技术提高花生含油量提供了基因及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讨农大D666含油量超亲遗传的分子机制,以及籽仁含油量与油脂合成酰基转移酶基因(GPAT9,LPAAT,DGAT1-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选取油脂积累的三个关键期R4、R5和R6期荚果的籽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了高油品系农大D666及其亲本不同发育时期籽仁内三类酰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个材料中属于B染色体组的GPAT9-B和DGAT1-2B表达量明显高于A染色体组的部分同源基因GPAT9-A和DGAT1-2A,属于A染色体组LPAAT-A表达量明显高于B染色体组的LPAAT-B。农大D666的3类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随荚果发育时期变化的模式与两个亲本、以及两个亲本间存在差异。农大D666的GPAT9-A表达量不同发育时期籽仁间无差异,其余基因随着荚果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在R6期籽仁中,农大D666的GPAT9-B、GPAT9、DGAT1-2A、DGAT1-2B、DGAT1-2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两个亲本品种。DGAT1-2和GPAT9、LPAAT表达量的比值与种子最终含油量存在明显正相关。在发育的花生种子油脂积累的过程中,DGAT1-2和GPAT9、LPAAT表达量需要维持一定的协调性才有利于油脂的积累,从本研究中可得出R5期DGAT1-2和GPAT9、LPAAT表达量之间协调性较好,有利于油脂的合成与积累。推测高油品系农大D666含油量高的原因与R5期DGAT1-2和GPAT9、LPAAT表达量的相对值大小及R6期GPAT9、DGAT1-2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3.
UV-B辐射增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V-B辐射增强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UV-B辐射增强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讨论了UV-B辐射增强对作物形态结构、光合生理代谢、抗氧化系统、细胞膜和DNA损伤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UV-B辐射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UV-B辐射增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研究领域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以普通单质肥料为原料,制备了N:P2O4:K2O比例分别为14:13:15,11:14:17和14:14:17的3种控释掺混肥料,于2007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控释掺混肥料品种对花生生育期间剖面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剖面土壤中的铵态氮耕层含量最高,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硝态氮随剖面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与铵态氮相同,但含量升高的土层随生育期的延长不断加深。与常规肥料相比施用控释掺混肥料能够在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提高剖面相同土层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降低硝态氮的含量,减少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风险。能克服常规肥料苗期养分过多造成烧苗和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的缺点,不同配方的3种控释掺混肥的一次性施用显著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与普通肥料相比,不同品种控释掺混肥处理提高肥效降低污染风险的效益顺序为:控释掺混肥料1〉控释掺混肥料2〉控释掺混肥料3。  相似文献   
45.
国槐DNA导入花生栽培品种引起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槐为供体,花生栽培品种79266和辐8707为受体,采用花萼管注射法和柱头浸滴法将供体DNA导入受体。D1代变异率33.3%~63.4%,变异的性状包括单株果数、果形、果大小、内种皮颜色、株型、叶形、熟性、育性及产量性状。D2的大部分变异株能稳定遗传,不再分离,稳定株行占D2株行的75%~96%。试验表明,国槐DNA导入花生栽培品种,可以引起后代的变异,变异范围广,稳定快,是花生品种改良和创造新种质的有效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46.
3种控释掺混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控释肥料和普通单质肥料为原料制备了3种控释掺混肥料,研究不同控释掺混肥料品种对花生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料能克服纯控释肥料花生苗期养分供应量不足和常规肥料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的缺点,3种控释掺混肥的一次性施用显著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施用控释掺混肥对花生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值、株高、根长、茎叶干重、根干重明显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并能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每公顷增加产量3.05%~39.54%,果仁中粗脂肪的含量增加1.45%~4.61%,粗蛋白的含量增加0.08%~1.42%;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33.71%~68.01%,13.07%~32.12%和6.69%~24.43%。本试验以配方为N∶P2O5∶K2O为14∶13∶15的控释掺混肥肥效最好。  相似文献   
47.
李拴柱  万勇善*  刘风珍* 《作物学报》2012,38(10):1856-1863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催化γ-生育酚转变为生物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是决定植物中维生素E成分和活性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与PCR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花生6个栽培品种(A. hypogaea L.)和花生区组4个二倍体野生种中γ-TMT的全长DNA序列,定名为AhgTMT;从栽培品种丰花2号中获得γ-TMT的cDNA序列,定名为AhrTMT。同一栽培品种的AhgTMT与AhrTMT的序列完全对应,说明该基因无内含子。AhrTMT编码区长1 059 bp,编码352个氨基酸残基的AhTMT蛋白。AhTMT分子量为39.09 kD,等电点6.72,总平均亲水性–0.12;预测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5.40%, β-折叠占10.51%, 无规则卷曲占34.09%;被定位于叶绿体,含有甲基转移酶保守的SAM结构域。AhTMT与已报道植物γ-TMT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61.75%~72.80%。栽培品种的AhgTMT与A. ipaensis (BB)、A. batizocoi (BB)、A. duranensis (AA)、A. kuhlmannii (AA) 4个野生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100%、99.91%、99.74%、95.63%。  相似文献   
48.
49.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免疫效果,笔者将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操作失误及纠正方法总结如下。1疫苗方面疫苗未经预温直接应用,就会由于灭活疫苗的温度较低(保存温度仅4~8℃),造成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冻伤,不但加重应激反应,还会影响到免疫效果。预温达不到要求温度,  相似文献   
50.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控制植物籽粒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PEPCase基因的片段,并将克隆的PEPCase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替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GUS基因.从花生栽培品种荔蒲大花生基因组中克隆获得编码PEPCase的基因片段(886 bp),其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EU391629)、棉花(AY008939)、大豆(D10717)、拟南芥(AY210895)、豌豆(D64037)PEPCase基因对应部分的同源性分别为99.77%,84.37%,81.54%,81.25%,78.71%,说明我们得到PEPCase基因片段较准确.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中PEPCase基因由35S启动子所控制,将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命名为pBGPEP.为通过反义抑制技术提高花生含油量提供了基因及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