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玉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在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对水产动物生长、原料表观消化率、饲料适口性、饲料氨基酸平衡、鱼体生化指标、肌肉成分以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改善水产动物对玉米蛋白粉利用率的途径,提出应加强不同水产动物就玉米蛋白粉在体内的代谢、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对机体抗病免疫力和肌肉风味的影响以及玉米蛋白粉对除鱼粉外的动物蛋白源的替代研究。  相似文献   
32.
玉米蛋白粉(corn gluten meal)具有蛋白含量高、低纤维素、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E、不含抗营养冈子等诸多优点[1-2].一般认为,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消化吸收率低于鱼粉[3-4],然而,对银鲑和虹鳟[5]、大西洋鳕[6]、军曹鱼[7]、许氏平鲉[8]、罗非鱼[9]、金头鲷[10-11]、大西洋鲑[12]、银锯眶鯻[13]、黑线鳕[14]和五条 [15]的研究发现,多数鱼类对玉米蛋白粉的表观消化率较高.本试验的玉米蛋白粉为利用玉米生产赖氨酸后的副产品,对其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研究凡纳滨对虾对该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及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玉米蛋白粉在儿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廊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凡纳滨对虾对玉米蛋白粉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蛋白粉(corng luten meal)具有蛋白含量高、低纤维素、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E、不含抗营养因子等诸多优点[1-2]。一般认为,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消化吸收率低于鱼粉[3-4],然而,对银鲑和虹鳟[5]、大西洋鳕[6]、军曹鱼[7]、许氏平鲉[8]、罗非鱼[9]、金头鲷[10-11]、  相似文献   
34.
芽孢杆菌对彭泽鲫饲料蛋白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在由鱼粉(25%)、豆粕(45%)、小麦粉(5%)、鱼油(4%)、α-淀粉(16%)、混合无机盐(2%)、混合维生素(0.2%)、氯化胆碱(0.5%)、微晶纤微素(2.1%)和Cr2O3(0.2%)组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和0.4%的芽孢杆菌(添加芽孢杆菌时,微晶纤微素的量相应减少),用逐级扩大混合的方法,将饲料粉料混合后,用挤绞式饵料机加工成直径2 mm的颗粒,经50 ℃烘干备用.再分别用基础饲料和含芽孢杆菌饲料投喂对照组和试验组彭泽鲫.  相似文献   
35.
以含27.0%的鱼粉饲料为对照组,分别用3.0%、6.0%、9.0%、12.0%的玉米蛋白粉替代对照饲料中的鱼粉,另在12.0%的玉米蛋白粉替代的基础上添加了0.1%的羟基蛋氨酸钙,制成6种试验饲料(A、B、C、D、E、F),分别喂养日本沼虾幼虾。养殖实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喂养初始体重(0.12±0.04) g的幼虾30 d,第二阶段喂养初始体重(0.23±0.12) g的幼虾23 d,测定其生长和肌肉营养组成。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各组幼虾的相对增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日本沼虾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用量在12.0%以内时,养殖日本沼虾肌肉的水分、脂肪、灰分、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日本沼虾肌肉的脂肪酸组成随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而变化,玉米蛋白粉用量超过9.0%时,沼虾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DHA+EPA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6.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3%、0.5%、1.0%、2.0%壳聚糖,饲喂异育银鲫(体重46.20±3.56 g)二个月,测定鱼的生长与成活,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试验,并计算半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均能极显著地提高鱼的增重,其中0.5%壳聚糖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33.90%(P<0.01)。壳聚糖对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0.5%、1%壳聚糖组的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聚糖在异育银鲫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37.
研究玉米蛋白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氮磷保留率影响,以3种规格的异育银鲫(小规格为26.90 g、中规格为51.70 g、大规格为97.67 g)为试验对象,每种规格分别设置鱼粉组和玉米蛋白粉组(鱼粉组的鱼粉用量为10%和9%,用8%玉米蛋白粉等量替代鱼粉),在网箱中饲养97 d,分别于30 d、61 d和97 d采样,测定3个阶段的肌肉氮保留率、磷保留率以及肌肉和肝胰脏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结果表明:小规格异育银鲫的Ⅱ、Ⅲ阶段、中规格第Ⅰ阶段和大规格第Ⅲ阶段的肌肉组织中的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中、大规格的其余各阶段肌肉组织的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肌肉组织中磷的含量在小规格的第Ⅰ、Ⅱ阶段无显著差异,第Ⅲ阶段鱼粉组磷含量显著高于玉米蛋白组(P<0.05),除大规格第Ⅲ阶段,中规格和大规格的总体上玉米蛋白组的肌肉磷含量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除中规格的第Ⅰ阶段,3种规格异育银鲫在第Ⅲ阶段内总体上呈现鱼粉组肌肉氮保留率显著高于玉米蛋白粉组 (P<0.05);3种规格异育银鲫肝胰脏的GDH活性随饲养时间延长,两组无显著差异;异育银鲫肌肉组织的GDH活性,除中规格的第Ⅱ阶段和大规格的第Ⅰ阶段,其余表现为同种规格的鱼粉组和玉米组无显著差异;除第Ⅰ阶段,其它时间段玉米组的磷保留率显著低于鱼粉组的磷保留率(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3种规格的异育银鲫用8%的玉米蛋白粉替代等量鱼粉降低了实验鱼的肌肉氮磷保留率,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对蛋白质分解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
2001年4月-2002年11月期间,在浙江佛度、象山、大陈和嵊泗海区对国内外21种网箱网衣防污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油脂公司2 、1 和国际油漆公司1 在附着生物以水螅虫、海葵等为主的浙江佛度、象山、大陈、嵊泗等海区具有相对较好的防附着效果。尤其是日本2 ,防附效果显著,至试验结束(6个月),网衣仍保持洁净。试验还初步调查了试验海区网衣附着生物的种类和季节变化,发现造成较大危害的附着生物种类主要是水螅虫和海葵。  相似文献   
39.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对异育银鲫促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4月-2002年11月期间,在浙江佛度、象山、大陈和嵊泗海区对国内外21种网箱网衣防污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油脂公司2 、1 和国际油漆公司1 在附着生物以水螅虫、海葵等为主的浙江佛度、象山、大陈、嵊泗等海区具有相对较好的防附着效果。尤其是日本2 ,防附效果显著,至试验结束(6个月),网衣仍保持洁净。试验还初步调查了试验海区网衣附着生物的种类和季节变化,发现造成较大危害的附着生物种类主要是水螅虫和海葵。  相似文献   
40.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前肠和中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_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饱食投喂,饲养75 d后,每饲料组分别取10尾鱼,尾静脉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糖含量;采用离心柱型总RNA提取试剂金提取前肠和中肠总RNA,通过RT-PCR对前肠和中肠SGLT_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SGLT_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8%(P<0.05)、42.17%(P<0.01)和16.87% (P<0.05);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在摄食后2 h血糖仅为5.56 mmol·L~(-1),0.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能显著上调前肠SGLT_1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吸收,从而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