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秉贤  南宏宇 《中国棉花》2007,34(11):26-27
陇棉1号(原代号低酚88-02)是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从棉花抗枯萎病品系低酚34选择变异单株,经系谱法选择和定向培育,于1996年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蚜棉花品种。1994—1995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5—1996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1998年8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种审字第212号)。1特征特性陇棉1号属早熟性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39天。植株塔形,棉株长势强、抗逆性强、不早衰,株高65cm,茎秆粗细中等,嫩茎绿色,茎表绒毛较多。主茎节间长度均匀,叶片薄,中等大小,叶背茸毛多,叶层空间分布合理,田间通风透光性好…  相似文献   
12.
天然彩色棉以其环保、健康的特点,满足了当代人们绿色消费的潮流和要求。天然彩色棉的有机化栽培作为一种补充和完善措施,对其进一步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河西走廊棉区由于环境污染小、自然条件优越、隔离条件好,具备天然彩色棉有机化栽培的必备条件。1996—2006年,对彩色棉尤其是陇绿棉2号的有机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通过充分隔离、施用有机肥及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达到了陇绿棉2号有机化栽培的目的,其生长及产量状况与非有机化栽培下相当。1隔离彩棉有机化栽培必须对彩棉和白棉的生产区进行有效隔离。在河…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天然彩色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宏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8-5730
介绍甘肃省天然彩色棉在品种选育、遗传性状、栽培技术与生产管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2019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重度水分亏缺(W1)、轻度水分亏缺(W2)和正常水分(W3),控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32%—46%、51%—62%、67%—81%,副区为不施肥(F0)、单施化肥(F1)、30%有机肥+70%化肥(F2)和70%有机肥+30%化肥(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花铃期根系形态特征、根长垂直分布、根系活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水分亏缺抑制了棉花花铃期根系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较正常水分显著降低,地上部干重下降而根冠比增大,单株铃数和单铃重降低并导致籽棉产量的下降,其中W1负面影响最为严重。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W2和W3下,施肥显著增加棉花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高于单施化肥F1处理,其中W2下,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加,F3较F1处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8.1%、12.2%和35.0%;W3下,F2处理对根系形态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较F1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提高7.6%、17.0%和20.1%;W1下,各施肥对根长和根表面积具有抑制作用,其中F1处理抑制效应最显著。W2和W3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20—4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并显著提高根系在该土层的分布比例,较单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各土层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的增加并降低根冠比,增加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其中W2下F3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最高,较F1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3.2% 和17.2%,而W3下F2处理单株铃数和籽棉产量表现最高,较F1分别提高16.1% 和9.2%。【结论】 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并提高籽棉产量,缓解轻度水分亏缺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水分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轻度水分亏缺下70%有机肥+30%化肥(F3),正常水分下30%有机肥+70%化肥(F2)为最优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酒泉市棉田大面积发生棉铃虫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铃虫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危害 ,而甘肃酒泉地区在 2 0世纪 5 0年代虽有分布记载 ,但一直未见危害棉花的报道 ,进入 90年代虽然在棉田零星发现棉铃虫危害 ,但危害程度很低。自 2 0 0 0年以来 ,棉铃虫开始危害棉田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本站 2 0 0 0年在敦煌市杨家桥中渠村调查 ,棉铃虫危害率 6.6% ,百株虫量 1 .7头。 2 0 0 1年敦煌市有 9个乡 (镇 ) 45 33hm2棉田受棉铃虫危害 ,其中七里镇、杨家桥、肃州等乡镇 1 33hm2 棉田受害较重 ,百株虫量高达 94头 ,棉铃平均被蛀率 7.2 % ,最高达2 0 .4% ,花、蕾平均被蛀率 1 3.8% ,最高达 31 .6%。2…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棉区植棉历史悠久 ,主栽品种多靠引进为主 ,以推广种植新疆的棉花品种新陆早系列为主。自从 1 9世纪 80年代 ,棉花枯黄萎病在本区发生危害以来 ,引进种植的品种范围扩大到内地 ,同时自育的高抗枯萎病品种陆续在生产上利用。1现状目前我区棉花生产呈多品种共存的局面 ,在生产上面积较大 ,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种可归纳以下几种类型 :1 .1高抗枯萎病品种 :以自育品种敦棉 2号、691 - 0 8、酒棉 1号等为主 ,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好 ,枯萎病发生面积大 ,危害重的敦煌盆地 ,该类品种共同的特点是早熟性好 ,高抗枯萎病 ,收获期剖秆枯萎病发病…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棉区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是近年来侵入河西走廊棉区的重要害虫 ,为害后棉花产量下降 ,品质变差 ,发生严重的田块减产达到 43% ,枯死株率 90 % ,其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以敦煌市发生较重 ,金塔、安西两县轻度发生 ,已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2 0 0 4年在敦煌市吕家堡乡进行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示范 ,成效显著 ,示范点较对照田增产达1 0 %~ 40 %。1发生原因烟粉虱属侵入性害虫 ,棉区大面积的蔬菜大棚为其提供了越冬场所 ,加之针对性的综防体系尚未形成 ,农户有盲目用药的倾向 ,导致天敌减少 ,害虫抗药性增强 ,造成了较大的为害。2为害特点烟粉虱可…  相似文献   
18.
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 3~ 4代 ,从 4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 ,1、2代发蛾盛期分别为 6月底— 7月上旬和 7月下旬 ,从 8月底开始至 1 0月上中旬化蛹越冬。其寄主作物主要为玉米、豌豆、棉花、番茄、向日葵、大麻 ,其中棉花上主要以 2代幼虫危害为主。在 2 5 .6℃时 ,人工饲养条件下 ,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成虫期分别为 4.7、 1 4.1、 1 .5、 9.62、 6.2 d,整个世代历期 36d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酒泉各植棉县(市)已形成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2 0 0 2年敦煌、安西、金塔等主产棉区有1 .5 7万公顷棉田受棉铃虫为害,给本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观察研究,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第1代幼虫主要在豌豆、玉米、小麦、番茄等作物上为害,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蛀食花、蕾及幼铃,尤其以2代幼虫对棉花危害较大。根据酒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现状,近年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对棉铃虫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 .1…  相似文献   
20.
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灌水量4800 m3 hm-2)和亏缺灌溉W2(灌水量2400 m3 hm-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75%化肥+25%有机肥(M1)、50%化肥+50%有机肥(M2)、25%化肥+75%有机肥(M3)5个处理,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水分亏缺下合理利用有机肥、减少化肥投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亏缺灌溉下棉花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棉产量均低于充分灌溉,但灌溉水生产力(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IWP)和胞间CO2浓度(Ci)高于充分灌溉。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能显著提高盛蕾期后棉花LAI,提高棉花各生育期Pn和Gs,增加棉花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并促进干物质向生殖器官转运,提高籽棉产量和IWP,能在盛铃期和吐絮期提高土壤耕层含水量。充分灌溉下,各有机肥配施处理间棉花LAI、Pn和籽棉产量均表现为M1>M2>M3,其中M1籽棉产量2年平均分别较CF、CK提高了6.9%和62.1%;亏缺灌溉下,各有机肥配施处理间棉花LAI、Pn和籽棉产量表现为M2>M1>M3,其中M2籽棉产量2年平均分别较CF、CK提高了19.9%和79.3%。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水分亏缺下有利于籽棉增产,缓解水分亏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M2(50%化肥+50%有机肥)为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