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7篇
  77篇
综合类   3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53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正1环比蔬菜产地价小幅下跌,批发价明显下跌,零售价略跌1.1地产蔬菜价格环比小幅下跌第24周(2019-06-10—2019-06-16)重庆市22个主要地产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15元(千克价,以下无特别说明同),环比小幅下跌4.43%;与前四周比下跌8.43%;与去年同期比(以下简称"同比")上涨8.13%;略低于  相似文献   
102.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组分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土壤磷素累积,全磷含量升高,但是有效磷含量往往较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活化土壤难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探索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不同类型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合理施用和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30年 (1990—2018年) 来国内外发表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文章,建立了831组包含“有效磷 (available-P)”相关内容的数据库。基于Meta分析 (Meta-analysis),定量研究了不同土壤pH、全磷、有效磷含量、不同培养方式和培养时间及不同酸种类 (苹果酸、柠檬酸及草酸等) 和浓度等条件下,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检索论文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添加浓度在0~1 mol/L范围内。与不施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对照相比,低分子量有机酸可使土壤中钙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和有机磷含量分别降低27.1%、21.3%、15.5%、8.22%、5.42%,有效磷含量增加213%。石灰性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可将难溶性八钙磷 (Ca8-P)、十钙磷 (Ca10-P) 转化为可吸收态的二钙磷 (Ca2-P),Ca8-P、Ca10-P含量分别降低8.36%、11.8%,而Ca2-P含量增加7.90%。在全磷含量 < 1 g/kg和有效磷含量 < 20 mg/kg的低磷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分别能使有效磷含量增加331%和343%,增磷效果分别比对应的全磷含量 ≥ 1 g/kg、有效磷 ≥ 20 mg/kg的高磷土壤高107%和189%。在酸性 (pH < 6) 和中性 (pH 6~8) 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分别能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329%和320%,在碱性 (pH > 8) 土壤中其增磷效果仅为56.9%。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难溶性磷具有速效性和时效性,培养第1天土壤有效磷含量可增加257%,之后持续增加,在第10~20天达到最高值372%,20天后增磷效果持续减弱。振荡培养试验条件下,低分子量有机酸能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334%,高于常规培养试验294%。当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添加浓度低于90 mmol/L时,酸浓度越高,其提升土壤磷有效性的效果越好。在所用的低分子有机酸中,草酸和柠檬酸提升磷有效性的效果较好,分别能增加有效磷含量288%和185%。【结论】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难溶性磷的效果受到土壤pH、全磷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也与添加的有机酸类型和浓度及添加的时间有关。低分子量有机酸提升土壤磷有效性的效果,在酸性和中性且全磷含量较低的土壤中较好。在低分子量有机酸添加量 < 90 mmol/L范围内,提升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作用的最佳效果出现在添加后的10~20天。添加草酸和柠檬酸对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3.
黄土斜坡优先流促滑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斜坡中因节理、裂隙、孔洞等优势通道的存在而发育的优先流所产生的促滑效应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引起学者重视优先流理论在斜坡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为准确开展滑坡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优先流的定义与类型出发,分析了优先流的众多影响因素,重点综述和评价了优先流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斜坡优先流探测技术以及稳定性评价模型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黄土斜坡优先流促滑致灾的4个发展阶段,并以典型滑坡作为实证,最后分析了优先流促滑作用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黄土斜坡优势渗流通道中普遍发育的优先流是有限降雨影响深度条件下斜坡失稳的合理解释,然而,优先流在滑坡致灾规律理论及应用上仍需更多实践检验。[结论]斜坡优先流是斜坡水文学、非饱和土力学、地质灾害学等相关学科方面一项重要的理论,多年来已取得不少成果,今后还需继续深入开展黄土斜坡优先流促滑效应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来提高地质灾害科学预测与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4.
污泥复混肥对早熟禾草坪草生长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城市生活污泥得以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污泥辅以化肥配制的污泥复混肥对早熟禾草坪草生长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施用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随复混肥中污泥含量的增加,草坪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草坪草的颜色明显改善,剪草量、分蘖数显著增加,特别在生长中后期草坪颜色提高两个等级,剪草量鲜重增加10~15g·盆-1,分蘖数增加30~50个·盆-1,细胞膜透性降低40%.但污泥提供氮素养分占总氮量的60%以上时,其肥料效应的增加不再显著,故在配制污泥复混肥时,以污泥提供氮素养分占总氮量的6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05.
千山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5.13 km2,已治理面积83.81 km2,平均侵蚀模数2500 t/(km2.a)。主要成因是降雨分布不均、山地丘陵多、土壤植被的保水保肥力差、人为滥砍乱伐、山地开发不合理及工程建设没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等。针对千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应强化宣传力度,做到内容、对象、方法、形式"四位一体";奖惩分明,政策到位;认真贯彻"三同时"制度,切实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广开资金投入渠道,加大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责任制度,实行全程监督;重视科学研究,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多种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在各种类型的细胞外囊泡中,外泌体作为一个载体可以携带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内含物,而这些内含物的分拣是一个受调控的、非随机的过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的乳源外泌体通过消化道被吸收后,可以促进幼畜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同时还参与一...  相似文献   
107.
为寻求猕猴桃园废弃枝条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本研究对新鲜的猕猴桃枝条进行了不同的粉碎、消毒、接种EM菌、接种蚯蚓等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蚯蚓生存、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这些处理对猕猴桃枝条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30 d后,蚯蚓在不同处理的枝条粉碎物中的存活率为87.50%~100%,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枝条的2次粉碎物较1次粉碎物更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与对照(CK)相比,猕猴桃枝条粉碎物接种蚯蚓后其全氮、全磷、全钾、全碳等元素含量均有所上升;而有机质含量下降,最大降幅约25%;C/N比下降,降幅最大为15%。蚯蚓在30 d内对100%猕猴桃枝叶粉碎物的最大生物降解率约为25%。  相似文献   
108.
正1环比蔬菜产地价略涨,批发价、零售价均表现平稳。与全国同期同品种蔬菜均价比较:批发均价、零售分别低于全国均价21.43%、7.86%,产地均价略高于全国均价1.63%第13周(2018-03-27—2018-04-01)重点监测的22个地产蔬菜品种平均价格3.25元/kg,环比涨2.15%,表现  相似文献   
109.
110.
以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脂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克隆鼢鼠ATGL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序列特征、系统进化关系以及预测ATGL的理化性质与分子结构,利用qRT-PCR技术检测鼢鼠ATGL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鼢鼠ATGL基因CDS序列全长1 461bp(GenBank登录号:KY030728),编码48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鼢鼠ATGL基因序列与小鼹形鼠(Nannospalax galili)、中国仓鼠(Cricetullus griseus)、小鼠(Mus musculus)、大鼠(Rattus norvegicus)、人(Homo sapiens)、猪(Sus scrofa)、牛(Bos taurus)等物种相比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81%以上)。多物种ATGL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鼢鼠ATGL与中国仓鼠、小鼠和大鼠的亲缘关系较近。ATGL分子结构预测发现,其N端含有1个Patatin结构域和具有酯酶活性的GASAG结构。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TGL基因在被检测的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肝脏、内脏脂肪组织、心脏、脾、肌肉和肾,且棕脂中ATGL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研究获得了鼢鼠ATGL基因CDS全长及组织表达规律,表明棕脂对于鼢鼠野外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阐明鼢鼠适应地下生活的能量代谢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