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通过在两个县麦田和校试验地共29个样点的光谱反射率测定,结合小麦生育状况和籽粒产量分析,可以看到小麦具有和其它绿色植物一样的光谱反射率特征,但也有自己本身值域。而在小麦不同发育期内又有它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以抽穗期反射率为最高。从对不同波段反应上看第一波段(兰光)和第四波段(红外)与产量相关最为密切,经过对不同波段资料处理和运用积分回归技术我们得到了小麦光谱特性与估产模式。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棉花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和定量的评估洪涝灾害对棉花造成的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对湖北省棉花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以湖北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和生育期资料,对湖北省洪涝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洪涝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序列相关性显著。洪涝指数的计算过程涉及多个参数,运算过程复杂,而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计算相对容易,且数据容易获得,所以定义降水距平百分率或降水标准化作为划分洪涝致灾的指标。以此指标将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数值化,得到因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值分别为:襄樊10.5%,麻城16.1%,荆州4.2%。麻城棉花风险值最大,需要做好洪涝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运筹学的线性规划这一数学方法,以内蒙杭锦后旗为例,做出了一个县级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安排。这一规划方案,在充分满足国家和地方对粮豆、食糖、食油等的需要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收益,并考虑了人、物力的调配及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该方法是发展大农业远景规划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96~1997小麦越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喷灌麦田越冬期间0~60cm土壤水分及小麦分蘖节(2cm)深度处上温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土壤冻深的因素。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灌补水时期的确定原则,并首次提出补水量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春小麦生育期的生物学特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公式推导,得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小麦产量时间趋势项,并进而做出了河套地区春小麦产量予报模式。该模式通过试用,效果较好,可为当地生产部专启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农作物产量的估算,一般包括单产(即每亩产量)和总产两部分。单产可以用各种产量模式来估算,如我们小麦光谱特性与估产模式的研究,就是估算单产模式的一种。至于计算总产则需要知道作物当年的种植面积及实收面积。所以在农作物产量预报方法的研究中,如何准确地估算作物面积,是当前世界各国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关于农作物面积资料的取得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统计部门的逐级上报资料;二是农业部门的抽样调查统计;三是利用遥感方法来估算。自从地球资源卫星发射后,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7.
采用黑舍养鸡技术饲养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生产效果观察罗庆斌詹勋包世增卢志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正大肉鸡发展中心广州510642黑舍养鸡又称黑帘养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科学养鸡新技术。它是在原有的半开放式卷帘鸡舍或有窗鸡舍的基础上,用黑色卷帘,将鸡舍...  相似文献   
18.
北方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区划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本文基于风险分析的原理,利用北方冬麦区长年小麦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北方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水分亏缺率风险指数、减产率风险指数和抗灾性能趋势向量系数等风险评估指标的意义、表达模式和估算技术、计算和分区。结果表明,北方冬小麦各项风险评估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连  相似文献   
19.
气温对福清地区晚稻褐飞虱种群消长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积分方法研究了福建省福清地区晚稻生长期间不同阶段气温变化对褐飞虱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对褐飞虱种群消长的影响效应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稻移栽期至分蘖早期,气温影响为负效应,高温对褐飞虱种群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二阶段为分蘖期至孕穗期前,气温影响为正效应,相对高的气温有利于褐飞虱种群的发展;第三阶段孕穗期和第四阶段抽穗、扬花、灌浆期,此时食料条件很适宜褐飞虱种群的生长,而气温的影响效应相对较低;第五阶段为负效应。第—阶段和第二阶段为气温影响褐飞虱种群的关键时期,两个阶段处于褐飞虱定植为害的早期,表明当年晚稻褐飞虱种群暴发与否与早期种群累计阶段温度条件的适宜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CO2浓度增加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后期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自行设计的模拟未来气候变化的半开放式CO2浓度递增大棚(CGC),研究CO2浓度递增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后期生长状况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递增,生物总量与经济产量均为增加;不同品种对CO2浓度递增的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