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1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641篇
农学   589篇
基础科学   525篇
  457篇
综合类   3333篇
农作物   351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1914篇
园艺   832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为进一步推进深松作业技术,提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深松机选型意见,制定出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深松机操作规程与深松作业技术规范成了农机推广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为此,山东省开展了深松作业在旱作条件下对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深松模式以及1种免耕模式对耕层土壤坚实度、容重、含水率、大土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对白粉病不同抗性的4个苦瓜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白粉病菌后,苦瓜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抗病品系的可溶性糖、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抗病品系的抗坏血酸(AsA)质量分数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系和高感品系;接种后10~20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系感病品系高感品系。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说明,白粉病菌侵染苦瓜后,抗病品系可通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AsA质量分数及增强POD、PPO、APX活性来提高抗病性。叶绿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POD、PPO活性均可作为苦瓜对白粉病抗性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主要叙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30种野生观赏树木的主要形态、生境、分布、观赏价值,为林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树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利用能量方法,采用Sobolev不等式研究了旱地生态学问题,得到了旱地生态学问题非负弱解对初值的连续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5.
<正>在临床实践中,母畜分娩前后发生瘫痪病并不常见,并且发病率也较低,但在春冬季仍时有发生,一般引不起养殖户的重视,一旦发生常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往往造成母畜死亡,仔畜缺奶而也随之饿死或者因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母畜瘫痪病后均痊愈,现介绍如下,与广大同行共勉。1典型病例1.1周至县竹峪镇东大墙要王某母猪一头,产后  相似文献   
106.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的干燥根。针对药用植物黄芪的农艺性状和栽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开发制备了黄芪专用型种衣剂,对黄芪种子进行包衣,通过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对黄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质量分数、硝态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验种衣剂对黄芪的这5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在4 000~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采用一维及二阶导数中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解析了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和橄榄油等4种食用植物油脂的结构。实验发现,食用植物油脂同时存在着CH_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 CH3)),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2)),CH_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3)),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2)),C=O伸缩振动模式(ν_(C=O)),CH_2弯曲振动模式(δ_(CH2)),CH_3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_(sCH3)),C-O-C伸缩振动模式(ν_(C-O-C)),CH_2平面摇摆振动模式(ρ_(CH2))等。研究发现,采用一维及二阶导数中红外光谱难以鉴别区分上述4种食用植物油脂。为此,依次研究解析了4种食用植物油脂的二维中红外光谱,包括ν_(asCH3)、ν_(asCH2)、νs_(CH3)、ν_(sCH2)、ν_(C=O)、δ_(CH2)、δ_(sCH3)、ν_(C-O-C)和ρ_(CH2)等。实验发现,以ρ_(CH2)为研究对象,在780~700 cm~(-1)的频率范围内,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鉴别4种食用植物油脂。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植物油脂鉴别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8.
倒扣草是一种抗炎、抗菌、抗肿瘤的常见中药,为了倒扣草水煮液对3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倒扣草水煮液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环丙沙星、克林沙星、磷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等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1/2MIC倒扣草水煮液与不同浓度抗菌药联用时的最小抑菌分级指数(FICI);结合3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MICs与FICI值,选取3种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TX-M、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磷霉素fos A3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倒扣草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产CTX-M型大肠杆菌E1,倒扣草水提液与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利福平呈现相加效应;对产floR型大肠杆菌E2,倒扣草水提液与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克林沙星、利福平呈现协同或相加效应;对产CTX-M型大肠杆菌E3,倒扣草水提液与磷霉素、利福平、黏杆菌素、痢菌净及氟苯尼考呈现协同或相加效应。倒扣草水煮液与部分抗菌药联用可降低抗菌药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对畜牧业减少或降低抗菌药的使用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以(垦丰14×垦丰15)×(黑农48×垦丰19)衍生的含160个株系的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应用154个SSR标记鉴定个体基因型,利用单标记分析方法,对2013和2014年在哈尔滨和克山两地4个环境下的单株产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46个与单株产量相关的QTL位点,主要分布在A1、A2、C1、C2、D2、D1b、L、K、B2、N、E、J、F、G和H连锁群上,遗传率为0.15%~9.37%。遗传率较高的标记位点有BARCSOYSSR_02_0607、BARCSOYSSR_03_1620、BARCSOYSSR_19-0451、Sat_153、Sat_367、Satt229和Satt529,优异等位基因型为BARCSOYSSR_02_0607(Q1Q1)、BARCSOYSSR_03_1620(Q2Q2)、BARCSOYSSR_09_0183(Q1Q1)、Satt229(Q2Q2)、Sat_367(Q3Q3)、Satt338(Q1Q1)、Satt229(Q1Q1)和Satt668(Q1Q1)。在检测的标记位点中,BARCSOYSSR_08_0966、Sat_36、Sat_153、BARCSOYSSR_02_0607和Satt529在两个环境中重复检测,表明这5个QTL可用于分子设计育种改良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修正教学理念,强化认知实习教学模式。为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机会,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增加了机械基础认知实习、单独开设了"机械原理"实验课、向学生全天开放实验室、与课程设计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深造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院所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