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氮肥决策支持系统(CMDSSN)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MDSSN是以CERES模型中的氮素平衡子程序为基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为手段建立的辅助用户氮肥决策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它可以模拟土壤有机物质和作物残留的周转过程,也可以模拟尿素和硝态氮的水解和氮素的损失。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辅助氮肥施用决策、评价施肥方案、动态显示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变化趋势。最后选取了河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2002-2003年的试验数据对CMDSSN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模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动态变化方面与实测值拟和较好。  相似文献   
62.
安静发情母牛无明显发情行为,但具有正常卵泡发育、排卵过程,尚无理想的发情鉴定方法,常常错过人工输精最佳时机,导致产犊间隔延长,饲养成本增加。为此,本文综述了安静发情的鉴定方法概况及母牛安静发情的可能诱因。并指出,科学的管理及合理的营养可尽量减少母牛安静发情。此外,深入挖掘粪便、尿液、乳汁等发情标志物,研究其化合物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并借助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技术,研发更精准、高效的发情鉴定技术,就有可能彻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CART和胰岛素对颗粒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细胞培养液中梯度量添加CART和胰岛素的方法,以探究CART对颗粒细胞增殖和E2分泌的影响。研究发现CART对颗粒细胞增殖和E2分泌有抑制作用,而胰岛素有促进作用。当CART1ng/mL且无胰岛素时,颗粒细胞和E2分泌量最小;胰岛素10ng/mL且无CART时,颗粒细胞和E2分泌量最大。  相似文献   
64.
选用8只精液品质良好的岢岚绒山羊成年公羊,采精后将精液混合,等分为2份,一份不离心(对照组),4倍稀释后颗粒冷冻;另一份在2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弃去上清,补充等体积稀释液,再4倍稀释后颗粒冷冻.探讨离心对冷冻前后的精液品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心可显著提高冻前冻后精子活率、弯尾率和顶体完整率,显著降低精子的畸形率和获能率(P<0.05);离心组冻前冻后精泣的GOT活性、LDH活性、GP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精浆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离心处理可明显提高绒山羊精液冻前冻后的品质.  相似文献   
65.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对0,90,180,270kg/hm24个施氮量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品种夏玉米均在施氮量90~180kg/hm2下冠层透光率较高,LAI发展动态合理(前快、中稳、后衰慢),群体光合性能较高;其群体粒数、群体粒重和籽粒品质较高,源库性能较优。早衰型品种CF008成熟期粒叶比处理间无规律可循;郑单958成熟期粒叶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较高的条件下成熟期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保绿性较好的品种金海5号成熟期粒叶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较高条件下库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与氮素利用最佳水氮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华北太行山前平原高产限水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灌水施肥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长期定位研究水氮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影响,可为该区优化水氮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水氮协同增效作用提供依据。【方法】2006~2014年进行大田试验,采取裂区设计,灌水量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小麦季灌水设春灌一次水(W1, 拔节水)和两次水(W2, 拔节水+开花水)两个处理; 玉米季在小麦灌一次水基础上设限水处理(WL),在两次水基础上设适水处理(WS),限水和适水的灌水次数根据降水年型而定。两种灌水条件均设置6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 60(N60)、 120(N120)、 180(N180)、 240(N240)、 300(N300)kg/hm2。连续8年定位测定了小麦玉米产量、 植株吸氮量。【结果】小麦玉米产量和植株吸氮量年际间差异均较大,相对而言,W2(WS)产量和吸氮量的年际波动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年型气象因素的影响,达到稳产的效果。两种水分条件下N0 和N60处理的作物产量和吸氮量除个别年份外都显著低于其余施氮处理。本研究的产量水平下(冬小麦7000~9500 kg/hm2,夏玉米8500~11000 kg/hm2)小麦玉米产量与其吸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小麦玉米8年平均产量和吸氮量在一定施氮范围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施氮达到120 kg/hm2后产量不再显著增加,达到180 kg/hm2后吸氮量不再显著增加,同一施氮水平的作物产量和吸氮量都表现W2(WS)高于W1(WL)。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生产效率都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但对同一施氮水平W2(WS)高于W1(WL)。冬小麦-夏玉米整个轮作体系氮肥累计表观利用率(一段时期内作物对肥料氮的累计吸收量与该时期施氮总量的比值)同样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减小,一次水+限水条件下从N60+60的51.8%下降到N300+300的22.3%,两次水+适水从N60+60的57.4%下降到N300+300的24.6%。同一施氮水平的氮肥累计表观利用率两次水+适水都高于一次水+限水。【结论】冬小麦春灌两次水、 施用N 120 kg/hm2,夏玉米适水灌溉、 施N 120 kg/hm2的产量和吸氮量都达到最高水平,氮肥偏生产力、 农学效率、 累计表观利用率以及氮素生产效率也比较高,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可作为当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适宜的水氮配置,周年产量可维持在16~19 t/hm2。  相似文献   
67.
以父本200932(果肉橙红色)与母本200930(果肉绿色)为亲本,建立了6个联合世代(P1、P2、F1、F2、BC1P1及BC2P2)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探讨甜瓜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组合200930×200932的β-胡萝卜素含量性状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1)控制,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92.66%,多基因遗传率为5.40%,BC1P1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86.80%,多基因遗传率为0,BC2P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59.88%,多基因遗传率为38.60%。  相似文献   
68.
为了筛选限水条件下冬小麦高产品种,2016—2017年在藁城试验站以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1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限水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产量与冬前主茎叶片数呈负相关,与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冬前叶面积指数(LAI)、灌浆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持续天数均呈正相关,其中,与灌浆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持续天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在限水条件下,应选择灌浆持续时间长、后期衰老慢的品种;越冬前植株生长过旺,并不是获得高产的保证。冀麦325、冀麦418、邢麦13、衡0628、衡4444、济麦22、石麦25和婴泊700的产量均大于9 700 kg/hm~2,冬前主茎叶片四叶一心和灌浆持续期均大于34 d,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慢,SPAD值较高。  相似文献   
69.
本文总结了牛胚胎移植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概况,同时从供、受体母牛的选择与饲养管理、供体的超排、发情鉴定与配种、受体的同期发情与发情鉴定、胚胎的收集与质量鉴定、胚胎的移植等方面对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作了较详尽地论述,最后阐述了牛胚胎移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0.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科学。动物繁殖学实验是学生加深理解专业知识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为了培养创新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之前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多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文章总结了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方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