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海南省文昌市的滨海椰林为试点,采集144份天然土壤样品,分离出1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其中10株菌株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菌体有长菱形、短菱形、方形等晶体类型.对这10株菌进行cry1、cry11、cry2、cry3、cry4、cry5、cry6、cry7、cry8、cry9、cry10类基因的PCR-RFLP鉴定...  相似文献   
32.
外源钙对槟榔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钙对槟榔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应用不同钙浓度(0、50、100、200、300、400、500 mg/kg)处理,测定不同钙浓度处理下槟榔形态变化、生理响应及养分吸收状况。【结果】外源钙处理浓度≤300 mg/kg时,槟榔在形态、生理、养分吸收方面均积极响应,随钙处理浓度增加,槟榔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增加,槟榔渗透调节作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降低,提高了钙的积累量和转移系数,增加氮、磷、钾养分吸收,促进槟榔株高、根长、根数和干物质等形态指标;钙浓度≥400 mg/kg时,随钙浓度增加,槟榔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下降,抗氧化酶系统POD、CAT活性降低,槟榔细胞渗透调节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MDA增加,氮磷钾钙积累开始减少,槟榔生长随钙浓度增加而减弱。【结论】槟榔适宜的钙处理浓度200~300 mg/kg,此时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氮、磷、钾、钙养分吸收,钙地上部转移能力等处于较高水平,促进槟榔生长。  相似文献   
33.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外来有害生物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蛹期寄生蜂,分析其转录组序列中的SSR、SNP和InDel位点信息,可以为开发新的分子标记,深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等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MISA软件和Varscan软件对Unigene进行SSR、SNP和InDel位点进行搜索。在11 802条Unigene中共获得29 754个SSR位点,平均每1.72 kb含有1个SSR位点,发生率为39.96%。SSR片段为10~382 bp,长度具有显著差异,平均长度为23.91 bp。SSR片段中,单碱基重复最多(60.82%),其次是二碱基重复(27.69%),再次为三碱基重复(10.79%)。其中优势重复基元类型为A/T(59.32%),其次为AT/AT(15.28%)。在6895个Unigene中发掘出51 334个SNP位点,转换位点37 445个(72.94%),颠换位点13 975个(27.22%),平均每条Unigene上含有7.45个SNP位点。还在6040个Unigene中筛选出15 644个InDel位点,平均每条Unigene上有2.59个InDel位点。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中SSR、SNP和InDel位点数量多,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潜能。  相似文献   
34.
槟榔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药用植物,也是海南省第二大经济作物。病虫害是制约槟榔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近年来,槟榔病虫害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槟榔8种主要病害和5种主要虫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提出研究问题与展望,以期为科研人员和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从生物学、生态学、分布范围及危害症状等方面分析了蔗扁蛾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6.
从生物学、生态学、分布范围及危害症状等方面分析了蔗扁蛾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垫跗螋Chelisoches morio Fabricius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控制能力,在室内观察垫跗螋成虫对红脉穗螟幼虫的捕食行为,研究了其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垫跗螋成虫对红脉穗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2-3龄和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分别是Na2~3=1.2377N/(1+0.1150N),Na4~5=1.1601N/(1+0.1599N)。垫跗螋1 d内最大的捕食量理论值分别是10.76头和7.26头。  相似文献   
38.
几种植物挥发油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研究飞机草、艾蒿、假蒟、腰果、菠萝蜜、海棠果、含羞草等7种植物叶片的挥发油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艾蒿与含羞草挥发油在50mg/mL的浓度下对螺旋粉虱的校正死亡率超过70%,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通过比较不同挥发油对螺旋粉虱的LC50结果表明,艾蒿挥发油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LC50为3.97mg/mL,含羞草挥发油表现出较低的生物活性,LC50为11.76mg/mL。  相似文献   
39.
椰子织蛾是为害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对从海南省陵水县采集的椰子织蛾僵虫上分离得到的4株金龟子绿僵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筛选出了高毒力菌株LS-Y1。试验结果表明,经NCBI BLAST比对,4株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00%、99%、99%。菌株LS-Y1处理椰子织蛾3龄幼虫后6d的LC50为4.41×106个/mL。6.25×106、1.25×107、2.5×107、5×107和1×108个/mL浓度处理下,金龟子绿僵菌LS-Y1对椰子织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77、4.88、4.43、3.82和3.36d。该菌株对椰子织蛾幼虫具有较高毒力,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40.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二者之间的毒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中以印楝素和苦参碱对椰心叶甲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比值(LC50椰甲截脉姬小蜂/LC50椰心叶甲)为0.4856和0.4597;.烟碱虽然对椰心叶甲的毒力较高,LC50为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