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5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棉花超高产群体质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棉花皮棉产量在 1875kg/ hm2 以上的超高产研究结果表明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 ,必须具备较高的群体质量。在 7月 30日~ 8月 31日结铃盛期内成铃强度需在 1.5万个 / hm2 · d以上 ,中后期成铃率4 0 %以上 ,果节数 30 0万~ 315万 /公顷 ,最终成铃数 112 .5万 / hm2 以上。叶面积载铃量在 2 9个 / m2 以上 ,叶铃比 (叶片数与成铃数之比 ) 4∶ 1。而栽培技术的关键是适当降低密度 ,保持适宜的群体起始量。加大肥料投入及适宜化控  相似文献   
22.
长江流域棉区高产棉花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及群体构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不同产量水平的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研究表明,高产棉花群体在盛花前保持适宜的积累量,盛花后促进群体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盛花期前干物质生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与株高、LAI呈正相关.盛花前适宜干物质积累有利于果枝和果节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23.
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光合生产及干物质分配特点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对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的光合生产及干物质分配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代种有效叶面积显著增多,高效叶面积大,比叶重和净同化率高,群体发展较合理,光合生产率高。在干物质分配上以茎枝较多,经济器官居第二位,叶居第三位。在不同层次上表现为中上部叶干重较高和上部经济器官干重较高,因此在栽培应用时需加以调节,可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4.
<正> 我国南方棉区很多属麦、棉两熟。以往虽采用育苗移栽方法,但移栽棉的成熟期比一熟棉迟,后期棉铃的纤维成熟度、强度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采用聚氯乙烯薄膜覆盖,提早播种、提早移栽的办法。但存在棉苗在麦株间荫蔽,妨碍棉苗早发和麦行行距不能缩小等缺点。即使在麦后移栽,果枝始节(第一果枝在主茎上着生节位  相似文献   
25.
2001-2002年对抗虫棉品种(系)新洋822的高产栽培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2001年设密度、氮肥各两个水平,密度为每公顷3.75万、4.95万株,氮肥每公顷300 kg和375 kg,共4个密度和氮素处理组合,分别为:A、37500×375,B、37500×300,C、49500×375,D、49500×300。每处理3个重复,12个小区,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002年以新洋822及其亲本进行对比试验,密度为每公顷3.75万株。氮肥:基肥占20%,花铃肥占65%,分初花(7月5日)和盛花(7月20日)两次施用,桃肥占15%;其它管理…  相似文献   
26.
中国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农业科技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作物化控与传统栽培技术革新相互融合,产生了新型模式的栽培技术体系,即为作物化控栽培工程,它是当前农业研究中十分活跃的新领域之一,已经融入作物栽培生产各个方面。概述了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并强调了新世纪下发展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必要性,指出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在中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对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作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7.
棉花应用通气网带膜覆盖育苗,以10cm网带膜能提高苗床期的温度,≥12℃的活动积温比常规塑膜多100℃·d.苗床内相对湿度在育苗前中期比对照低3.79%/d,从而使棉苗素质提高,生理活性增强,达到了培育壮苗和节省用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中棉所39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抗虫棉杂交种,2000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2003年在江苏盐城地区进行引种示范,其早熟性、丰产性、抗虫、抗病性以及纤维品质表现突出,适合江苏沿海棉区发展种植。2004-2005年就生育特性及其密肥管理进行了探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供技术指导。1试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以密度和施氮量作为试验因子,密度设2个水平,分别为每公顷30000株和45000株,施氮量设2个水平,分别为每公顷225kg和375kg,共4个密度和氮肥组合处理,即密度×氮素分别为30000×225,3000…  相似文献   
29.
对高产条件下泗棉3号棉铃增重的理想株型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茎和果枝节间保持适宜的长度、较多的果枝数及适宜的节枝比,可增加果枝粗度,尤其是上部和中部外围的果枝粗度,增加中上部果枝向值,是高产棉铃增重的结构基础;果枝向值这一指标可衡量果枝和叶片的着生状况。  相似文献   
30.
以两年度两因子两水平进行高产条件下棉花铃重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高产棉花皮棉产量在1975kg·hm-2 以上时整体铃重的提高关键是促进上部各果枝及各果枝 3~ 5节位铃重 ,在氮钾肥与DPC合理运筹下促进中部外围和上部铃在花开 17天后籽棉和纤维量的加快增长 ,提高该部位铃此段时间的发育有利于铃重增加、单铃纤维增多 ,也有利于纤维素的积累 ,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