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三江油茶技艺于2014年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江油茶技艺是传承三江本土民族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对三江油茶文化和打油茶工艺的系统研究,为这一地方名食作一个初步的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发展杂交稻的关键在于不育系的选择,目前生产实践上的抗病优质的不育系数量较少。本研究中的"赣莲A"是利用优质抗稻瘟病保持系"赣早B"与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杂交,通过多代优选辅以分子标记选择,用"赣早A"测交并转育成的抗稻瘟病、米质优、配合力好、异交率高的新不育系。2016年7月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赣莲A"有利于组配出抗稻瘟病、优质的杂交组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东乡野生稻耐冷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乡野生稻是分布于世界最北的普通野生稻,耐冷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价值。随着水稻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东乡野生稻耐冷分子机制也得到初步的研究。综述近年来东乡野生稻耐冷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以C18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用50:50:1的甲醇:水:乙酸,检测波长254nm。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花生壳的HPLC图谱类似,木犀草素含量在0.25%~1.12%之间。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测定结果准确,为花生壳药材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兰香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及止血、抗炎、镇痛作用,本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观察兰香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反应;通过小鼠玻片法和断尾法,观察其止血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致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显示,兰香草水煎液的LD50为126.73 g生药/(kg·bw);与空白组比较,兰香草水煎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和减轻热板及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P<0.05或P<0.01)。结果表明兰香草水煎液毒性较小,具有明显的止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SP优I9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优I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SP40098"配组育成的晚稻新组合。2002~2003年该组合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试,熟期、产量、抗性均优于同类组合对照种"汕优64",具有高产、稳产、株型好、抗性较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合于江西作二晚种植。介绍了"SP优I98"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三系不育系赣香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不育系赣香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多个保持系亲本进行杂交和复交,育成了赣香B,再用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的一个籼型不育系。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其典败99.12%,圆败0.55%,染败0.33%,无正常染色花粉粒,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赣香A开花习性较好,柱头外露率高(66%~78%)、繁殖制种产量高,可达3000~4500 kg/hm2;株高约76 cm,茎秆较粗、大穗大粒、配合力强;播始历期64~77d,叶片12~13叶,感温性、早熟性遗传力强;对稻瘟病抗性好且较耐高温和低温,适应性广;后期落色好,不早衰。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小米枣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湖南衡南县产的小米枣为试材,进行了不同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及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同时考察了X-5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以X-5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最佳,其对黄酮的动态吸附率为79.50%,动态解吸率为99.53%;其分离纯化小米枣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0.263 mg/m L,上样液p H值5.0,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p H值6.0,经该工艺条件纯化后,黄酮的纯度达68.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借助智能化识别及图像处理等技术来实现对移栽后蔬菜状态的识别和分析,将会极大提高识别效率。为了实现甘蓝大田移栽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统计,提高甘蓝移栽后的成活率以及制定后续工作方案,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研究一种自然环境下高效识别甘蓝移栽状态的算法。[方法]采集移栽后的甘蓝图像,利用数据增强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输入YOLOv8s (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s)算法中进行识别,通过结合可变形卷积,提高算法特征提取和目标定位能力,捕获更多有用的目标信息,提高对目标的识别效果;通过嵌入多尺度注意力机制,降低背景因素干扰,增加算法对目标区域的关注,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寸的甘蓝的检测能力,降低漏检率;通过引入Focal-EIoU Loss (Focal Extend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Loss),优化算法定位精度,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结果和讨论]提出的算法经过测试,对甘蓝移栽状态的召回率R值和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达到92.2%和96.2%,传输速率为146帧/s,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辣椒作为高效益的蔬菜在桂林广泛种植。近年,由于劳力、农资成本上升,笔者在实践中摸索,高效低耗的种植模式,如全州朝天椒长季节栽培,可使其生长期长达近1 a,采收期达8个月,每667㎡产量可达4 000 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