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相关部门大力提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要求农业在生态条件范围内充分利用植物保护技术进行无害化杀虫,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现代农业得到稳定发展。基于此,简单阐述了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价值,分析了目前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植物保护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2.
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相似文献   
23.
赣香B近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目标性状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变异类型,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蕴藏着大量的优良基因。高效发掘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是实现水稻育种突破的前提。利用11个不同地方来源的野生稻为供体,以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优良三系保持系赣香B为受体,通过杂交和大量回交,构建了892份具有不同野生稻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从表型性状观察,各导入系间性状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株高、分蘖力、穗形、粒形和芒等方面。利用该导入系,在持续干旱和35℃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在低氮水平和稻瘟病重发区,在淹水和喷施草苷膦除草剂等胁迫条件下大规模筛选,初步筛选到一批抗旱、耐高温、耐低氮、抗稻瘟病、苗期耐淹和抗除草剂的材料。利用这批优良材料,通过下一步的性状聚合育种,能够进一步改良保持系赣香B的抗逆性、耐低氮能力以及抗病性等,为实现绿色超级稻育种目标奠定了基础。从大规模构建的导入系筛选试验结果来看,能够在野生稻供体的后代中筛选到大部分目标性状,这表明野生稻存在许多有利基因。  相似文献   
24.
微囊藻毒素(MCs)在缺氧/厌氧条件下可以被湖泊沉积物中的土著微生物降解,产生并积累一种降解产物Adda。为了揭示该降解过程的环境安全性,以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MCs缺氧/厌氧降解产物Adda的毒性。结果表明,低浓度Adda(≤0.05μmol·L-1)暴露对秀丽线虫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而0.1μmol·L-1的Adda可显著降低线虫的头部和身体摆动频率,说明Adda对线虫运动能力影响较大。当Adda暴露浓度达到0.5μmol·L-1时,可显著影响线虫的寿命、发育、运动能力和生殖能力,但是对畸形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Adda的毒性远小于MCLR,因此缺氧/厌氧降解可以有效降低MCLR的毒性。但是考虑到高浓度Adda具有一定毒性,如果Adda大量积累仍可能造成一定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25.
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它富含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元素和多种氨基酸。草莓同时又是一种极不耐贮运既使是短途运输损伤率也很高的水果,有试验表明,将自然成熟度9成左右的草莓(丰香),采下后就地包装置于汽车上在二级高路上行驶25公里,草莓果实的损伤率就达37%。若对鲜草莓进行速冻处理能有效降低其损伤率,但由于该处理受相关条件的限制,故目前不可能在国内广泛应用。鉴于此,为了探求一种速冻处理以外、生产上易行、能有效降低草莓果实损伤率又不会对其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方法,根据鲜草莓易破损的主要原因,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26.
27.
叶子花为常绿攀缘灌木,花生枝顶,花繁色艳,常用1~2年生枝条扦插繁殖,经多年养护可作各种造型。但如能采用大枝(树桩)扦插繁殖,可缩短养护成型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图3)。  相似文献   
28.
水稻杂交采用经改进的"剪颖破药杀雄法",杀雄率达93.65%。与传统的剪颖杀雄相比,异常剪颖破药杀雄法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杀雄率与结实率两种方法间无太大差异。介绍了异常剪颖破药杀雄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9.
03优66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选不育系03A与早恢66配组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杂交早籼稻新组合,于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在南昌地区春季母本直播0.5 hm2,平均产量3.1 t/hm2。该文介绍了该组合在生产上的表现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和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0.
家蚕microRNA 7靶基因Bmhairy的鉴定和转录表达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microRNA是一类长约22个碱基的非编码RNA,通过与其靶基因的特异性结合来调控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多种生命活动。鉴定家蚕(Bombyx mori)Bmhairy,比较Bmhairy和bmo-miR-7的表达模式,验证Bmhairy是否为bmo-miR-7的靶基因,为研究家蚕的变态发育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用家蚕胚胎反转期的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模板,克隆Bmhairy编码区(coding DNA sequence,CDS)和3′端非翻译区(3′ untranslated region,3′UTR)并进行序列分析。基于荧光定量PCR和芯片数据比较bmo-miR-7和Bmhairy的表达模式。利用RNAhybrid和MiRTif,预测和分析Bmhairy的mRNA 3′UTR上bmo-miR-7的靶位点。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用家蚕胚胎细胞系(BmE)进行共转染试验,验证bmo-miR-7对Bmhairy的3′UTR结合位点。【结果】 在家蚕中克隆了Bmhairy,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CDS长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Bmhairy的mRNA 3′UTR长366 nt。Bmhairy高度保守,含有bHLH、ORANGE和WRPW结构域。Bmhairy与鳞翅目(Lepidoptera)蛱蝶科(Nymphalidae)中的黑脉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相似度最高。Bmo-miR-7在家蚕胚胎期高量表达,在5龄第3天的精巢中相对较高,而Bmhairy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最高,在5龄第3天的头部相对较高。Bmhairy mRNA 3′UTR上有bmo-miR-7一个靶位点。共转染试验表明,bmo-miR-7下调Bmhairy。【结论】Bmhairy的家蚕时期表达和5龄第3天组织表达均与bmo-miR-7的表达呈相反的模式。靶基因预测和双荧光素酶转染试验表明Bmhairy是bmo-miR-7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bmo-miR-7和Bmhairy在家蚕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