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7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鲁槐1号’是山东省林木良种资源普查时发现的优株。树干通直,叶片大,叶色浓绿有光泽,分枝角度小,4年生树高5.5 m,胸径5.57 cm,对盐碱有轻度抗性,对 SO2有较强的抗性。对比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强,在城市中绿化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黄连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种子采集、处理、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黄连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3.
采用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了不同浇水频率和施肥量交叉处理时,绒毛白蜡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中,A1B3组合(即浇水1天1次、施肥量为0.3g/株)苗木地径生长最好,A1B1组合(即浇水1天1次、施肥量为0.1 g/株)苗木高生长最好。经综合分析,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好的处理组合是A1B3。  相似文献   
34.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白杨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白杨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收集的白杨派无性系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荧光SSR-PCR产物检测,利用所得结果评价种源及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16对SSR引物对272个无性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值为0.56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值为0.432,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有9个位点的Ho/He大于1,表明杂合度比较高。对其中来自毛白杨6个集中分布区的234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种源间,9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无性系间;由不同种源间的等位基因模型可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5个种源的无性系均有特有等位基因,杂交时可以适当选择不同种源的无性系作杂交亲本以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或种源间适当引种增加毛白杨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结论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均表明,北京与河北种源亲缘关系最近,河南与陕西、山东与山西亲缘关系也较近,分别聚为3大类群,而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并没有完全聚到一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源间相互引种或遗传变异造成的。研究结论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接骨木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年生接骨木无性系硬枝为试验材料,对其扦插最适生根剂种类及浓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生根剂ABT1、NAA、IBA对接骨木硬枝扦插生根率平均值分别为62.5%、71.6%、73.4%,其中200 μg/mL的NAA处理2 h,平均扦插生根率达80.6%;枝条下部(80.5%)、中部(78.3%)的插穗生根效果明显优于上部(51.4%);不论哪种生根剂,上部插穗的平均根长及根数均小于中部和下部;不同部位插穗平均叶片数变化不大,而抽枝长度变化较大,其中下部插穗在200 μg/mL的NAA处理2 h,平均抽枝长度达15.75 cm。接骨木硬枝扦插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结合生根率及各生长性状综合评价接骨木硬枝扦插繁殖效率,最适生根剂种类及浓度为100 μg/mL的NAA处理1 h。研究结论对提高接骨木硬枝扦插繁殖系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林木平衡根系育苗技术与育苗容器成型机使用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木种苗是造林营林的物质基础,是传承林木遗传基因和保证森林世代繁衍的载体,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的速度和效益。林木种苗具有生产资料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因此,在林业生产中,既要考虑其符合生态适应性、使用定向性的要求,也要运用市场规律调控品质优良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在现阶段,正确认识和遵循林木种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探索现代林木育苗理念和新技术,促进林木种苗产业化的发展,使之保持良好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我国林木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和现状1.1林木育苗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古书记载:…  相似文献   
37.
白蜡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研究其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构建核心种质,对白蜡优异种质的筛选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为广泛开展白蜡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提供核心材料,同时也为白蜡育种提供优良基因资源。本研究运用SSR标记的方法,选取田间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的4个白蜡品种华雄、鲁蜡5号、金叶白蜡和金枝白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42对引物。从筛选出的每对引物5′端添加荧光标记后,采用毛细管法通过DNA分析仪检测202个样品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从4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扩增稳定的引物,建立基于高通量荧光SSR标记的白蜡种质鉴定体系。研究了来自全国22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202份白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R语言包Genetic Subsetter构建出了40份白蜡核心种质。结果表明:选用的17对引物都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出14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8.35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4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35。可见白蜡属植物种间变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40份白蜡核心种质,占原始种质的20%,t检测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代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原始种质资源差异不显著,说明获得的核心种质资源能够充分、最大程度地代表原始种质。研究结果为白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评价及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利用17对高效引物构建了白蜡属植物SSR高通量鉴定体系,构建的40份白蜡核心种质能够最大程度的代表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8.
马风镇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以山区为主的乡镇。全镇近1万户3万口人,主要产业是果树。2002年有‘南果梨’树60万株,产量2500t,年产值350万元。经几年的努力,2007年有‘南果梨’100万株,产量约1.75万t。产值4500万元。2008年因花期受冻产量1.5万t。其中‘南果梨’专业村祝家,2002年仅有‘南果梨’5万株.产量500t.产值仅70万元,现今‘南果梨’已达10万株,产量达7500t,产值达2000万元。楼房村祝恩家同是马风镇‘南果梨’示范标准园,面积为0.33hm^2,有果树146株,其中‘南果梨’100株,2002年(8年生)产量2000kg,2003年产量5000kg,  相似文献   
39.
马风镇南果梨产业过去存在问题是幼树不能适龄结果,只长树不结果,十余年生树很少结果;结果大树产量低、大小年幅度大、结果少、质量差、产量不高不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修剪方法改变使南果梨树实现了三年结果,五年丰产,七年盛果期,产量高,质量好,大小年结果基本得到控制,我们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藏柏轻基质容器苗生长与水肥处理的关系。[方法]对藏柏一年生轻基质容器苗进行不同的水肥处理,在生长季结束后调查地径和苗高。[结果]藏柏容器苗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分别随施肥量和浇水次数增多而增大;A1B1组合(1 d 1次,施肥0.1 g),地径平均生长量最大;A1B2组合(1 d 1次,施肥0.2 g),苗高平均生长量最大。[结论]水分为藏柏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