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该研究通过对海南西部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剖面进行有机碳含量实测,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4种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20~14.36g/kg;橡胶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碳含量随土壤层的增深而逐渐减少,除33a胶林0~60cm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他同一林龄橡胶人工林不同土壤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在同一土壤层间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集中于0~30cm土壤层;5、10、19和33a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76.85、74.48、81.74和85.31t/hm2。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凋落物量累积与分解、林龄大小和胶林经营管理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蓄积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橡胶树/海芋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对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我们采用根系分隔试验,在海芋生育周期内连续3年对橡胶树进行测产,系统地分析种间竞争在不同间作年限对橡胶树胶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成龄胶园合理间作海芋提供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定3年中,每年橡胶树乳胶和干胶产量按大小排序均为T1(不间作)T3(不隔根间作)T2(隔根间作);干胶含量按大小排序均为T1(不间作)T2(隔根间作)T3(不隔根间作)。该结果揭示成龄胶园间作系统中存在种间养分竞争,而这种种间养分竞争对橡胶树干胶含量的影响比对乳胶产量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成龄胶园间作,为了不降低橡胶树乳胶和干胶产量,必须施足肥料。  相似文献   
73.
为了更好地了解缅甸橡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调查了缅甸的47个100 m2橡胶林样方的植物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通过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重要值(IV)、Simpson指数(D)和Sorensen系数(Cs)等方法,分析了橡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缅甸...  相似文献   
74.
为了真正体现机插秧增产的优势,近年来溧阳开展了水稻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实践表明,水稻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已成为巩固机插秧面积,提高机插作业水平和水稻产量的有效手段。该文总结了溧阳市开展水稻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的成效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发一个复杂程度适中、用户易于使用、结构合理、过程机理明确、接口丰富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方法】基于已有的知识,借鉴陆面过程模式的框架,自主研发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主要结果】成功构建了模型,设计了友好的用户界面,并使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新模型模拟效果不亚于同类主流模型,可以成功刻画生态系统内部的主要过程。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改进,该模型有望给业界提供有益的信息,促进对生态系统内部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6.
信息环境综合评价是全面、综合、深入地评析和认识一个地区信息环境状况的最佳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针对信息环境系统整体性分析、安徽农村信息环境现状以及合理选择农村信息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三个层面,对安徽农村信息环境综合评价进行最初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为开发利用海南本地魔芋种质资源,以海南本地野生疣柄魔芋球茎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在0.1% HgCl2溶液中浸泡20 min为宜;采用MS+6-BA 3.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培养基,较有利于从顶芽基部直接诱导出丛芽,且增殖系数较高,达4.37;而丛芽分切成单芽后,在MS+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活性炭1 g/L培养基上的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橡胶树茎粗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开展橡胶树速生高产抚育和植胶生产技术经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株定期观测5龄胶木兼优品系热垦628的茎粗生长量,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拟合,并对茎粗生长量与影响茎粗生长的气象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Logistic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橡胶树茎粗生长规律,茎粗生长呈“慢—快—慢—快—慢”的节律,根据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橡胶树生长特点可将橡胶树茎粗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1~2月)、速生期(3~10月)和生长后期(11~12月),速生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对橡胶树茎粗生长影响最大,而日照时数影响最小.[结论]橡胶树茎粗生长全年没有停止期或休眠期,只要结合橡胶树物候期进行水分、肥料和光照等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即可实现橡胶树速生高产.  相似文献   
79.
橡胶林是我国热区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碳汇功能不能忽视。本研究中将海南儋州橡胶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三队的50 m微气象观测系统观测的2018—2020年数据,分析橡胶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态系统光合生产力(GPP)的物候变化特征,并结合物候模型分析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扮演着碳汇的角色且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呈现“U”型,NEE白天为负值,夜间为正值,11:00—13:00达到峰值;(2)以年度为单位时,会发现明显的趋同物候变化。在橡胶的生长季(3—11月)时,Re及GPP明显大于非生长季,NEE(负值)小于非生长季,均呈现单峰,在8—9月的橡胶生长旺盛期均达到峰值;(3)橡胶林生态系统物候特征显示,在第Ⅱ期生产力上升,在第Ⅲ期达到顶峰,第Ⅳ期开始下降,第Ⅴ至翌年Ⅰ期落叶盛期生产力持续降低;(4)橡胶林生态系统生长季较长,NEE与Re均在生长季达到最大值,雨热同期导致橡胶树在第一、二蓬叶抽发时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增加迅速;(5)不同物候时期NEE与环境因子关系不同,海南儋州橡胶林的环境因子影响物候,物候影响NEE的变化。研究物候与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关系,同时结合环境因子综合讨论,可为后续橡胶林碳循环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橡胶林生态系统评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0.
海南岛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大热区之一,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世纪以来,海南省的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橡胶林作为当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面积因全球胶价的快速攀升增加了约50%,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橡胶等人工林的增长将对森林的结构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监测森林现状及动态变化可为海南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联合Landsat/Sentinel-2光学和PALSAR/PALSAR-2雷达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 GEE)监测海南岛2007—2018年的森林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8年海南岛森林面积增长显著,从2007年的1.94×104 km2增长至2018年的2.15×104 km2,覆盖率从56.43%上升到62.59%,森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99%;(2)2007—2018年,在海南岛18个市(县)中有15个市(县)的森林面积呈正增长趋势,其中增长排前5的市(县)(儋州市、澄迈县、琼海市、临高县、定安县)增长面积占正增长市(县)总增长面积的68.78%,仅有东方市、三亚市和琼中县3个市(县)的森林面积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3、76、113 km2;(3)森林增长集中分布在海拔小于200 m和坡度小于8°的区域,分别占增长总面积的92.88%和91.43%;(4)橡胶林的增长是森林面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橡胶林面积增长最多的5个市(县)其森林面积也增长最多,这5个市(县)的橡胶增长总面积占森林总增长面积的63.40%;(5)森林损失区域集中在海南岛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高郁闭度森林(如橡胶林)逐步转换为郁闭度较底的热带果园(如芒果园等),另外旅游建设开发、城市化和水利建设等也导致了部分森林损失。研究总体显示,海南岛2007—2018年森林在低海拔平缓区域增长显著,森林消长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中部山区森林持续保持较高的覆盖度且较少大面积森林损失,总体增长模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