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水循环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来森林水文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几年有关森林水循环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森林水文的发展历史,概述森林在大气层、林冠层、地被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文现象及蒸散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初步探析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橡胶种植业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为提高橡胶园单位面积产能和效益,充分利用橡胶园行间资源,促进广大胶农管理经营橡胶园效益增长.总结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和整理文献资料,制定了橡胶复合生姜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橡胶复合生姜栽培有关的术语、定义、橡胶林适宜复合生姜地的选择、生姜种植前的机械化整地和起垄、姜种消毒和催芽、生...  相似文献   
93.
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兰国玉    谭正洪  吴志祥    祁栋灵    杨川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6):26-30
为了探讨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对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影响,以橡胶纯种林、橡胶×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和橡胶×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地土壤表层(0~10 cm、10~20 cm、20~30 cm)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火力楠混交林和橡胶×米老排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9.61%和9.87%,且分别在不同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也减少了15.2%、8.78%、4.38%和11.95%、11.4%、5.97%;对混交林来说,微生物量碳受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影响不显著。纯种林土壤微生物熵分别比橡胶×火力楠混交林和橡胶×米老排混交林高了7.48%和3.79%。由于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改变了土壤养分,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
多效唑+乙烯利对妃子笑荔枝内源激素及碳氮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剂对妃子笑荔枝内源激素及碳氮营养的影响。试验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剂,能有效抑制妃子笑荔枝抽生冬梢,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成花率;喷施药剂能提高荔枝树内源ABA、ZR、ABA/IAA、ABA/GA3、ZR/IAA、ZR/GA3值,降低GA3和IAA含量,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全氮含量,增加C/N比值,而提高成花率,是解决荔枝暖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
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在水质调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在水质调控中的应用@陈太丰$苏州市吴中区水产畜牧局 @吴志祥$南通市通州海洋渔业总公司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和氮特征,评估橡胶林生态效益,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碳氮循环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研究地点位于中国海南岛西部儋州市境内,研究土壤为4种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和1个对照样本土壤。每类样地随机设置4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20cm×20cm,分0~15cm,15~30cm,30~45cm,45~60cm4个层次采集土壤样品,取其平均值作为每类样地的最终分析结果。采用环刀法测定各层土壤密度,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和吸湿水,采用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总氮含量。[结果]①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包括对照的胡椒地,下同)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cm)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下层土壤(45~60cm)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中间2层的(15~30cm、30~45cm)变化不大,在平均值上下浮动;②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6.02~7.78g/kg,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幼林晚期(7龄)胡椒地(CK)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③橡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含量和土壤容重,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61.33~74.28t/hm2,相互间不存在差异,数值上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胡椒地(CK)开割树(16龄);④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全氮含量介于410.86~664.14mg/kg2,相互差异显著,胡椒地(CK)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开割树(16龄)土壤全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样地;⑤不同林龄橡胶林样地土壤C/N比值介于10.94~14.47,相互差异极显著,C/N比值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胡椒地(CK)幼林早期(2龄)。[结论]种植天然橡胶对热带土壤碳氮含量、储量及C/N比值没有特殊的不良影响,与对照胡椒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天然橡胶与种植热带作物(胡椒)对热带土壤碳氮影响类似。  相似文献   
97.
关于橡胶园间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概述了我国胶园间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胶园间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周期间作模式。开展了直立型橡胶树品种超大宽行窄株种植形式结合,开放大行间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模式大行间在幼树期约有80%、在开割期50%以上的土地可供间作生产,单位土地产出率可望达到129%以上。  相似文献   
98.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研究琼中橡胶林土壤磷储量及分布规律有利于指导施肥,并对热带地区主要橡胶林土壤磷循环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对海南琼中6个龄级(5、10、15、20、25、30年)的橡胶林土壤(土壤分级:0~20、20~40、40~60、60~80、80~100 cm)进行调查采样,室内测试分析其磷含量,计算土壤各个层次的磷储量。研究结果表明:(1)琼中橡胶林土壤全磷含量为57.68 mg/kg ,有效磷含量为2.25 mg/kg,全P含量在土壤剖面中无明显的分布规律,有效P含量大致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琼中橡胶林土壤全磷总储量为843.25 kg/hm2,有效磷储量为32.12 kg/hm2。20~40 cm的全磷储量和有效磷储量均最大,分别占31.18%和28.18%。琼中橡胶林土壤总体处于缺磷状态,有必要增施磷肥或复合肥。  相似文献   
99.
胶园间作海南本土桑种及其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6、25龄胶园中进行了间作海南本土桑种的生态适应性试验,并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对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et)和海南本土桑种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Bureau)Koidzumi=M.austrdis Poiret]在胶园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度的耐荫性,在3个年龄段胶园中的产量分别为纯桑林的80.0%、72.2%和38.2%;(2)间作桑树可改善胶园生态系统小环境,使胶树的光合效率与光能利用率均有所提高,从而有利于胶树的茎粗生长.但生产中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否则会因收获物带走养分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3)胶园间作桑树具有较好的生态服务功能,但随着胶园年龄的增加,其服务功能价值呈逐渐减少趋势.间作在3、6、25龄胶园中的桑树,在原材料供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吸收固定CO2、释放O2、净化环境等6大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53284.43、45062.46和16464.23元/hm2·a.其中,土壤保护价值为最高,占47.94%~64.49%;其次为吸收固定CO2和释放O2功能,分别占16.03%~23.45%、14.82%~21.53%.  相似文献   
100.
海南主要芒果品种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芒果的叶片性状变量(包括叶形、叶长、叶宽、嫩叶颜色和叶缘等5个方面),对海南22个芒果主栽品种运用模糊聚类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类芒果品种包括吕宋、台农1号、白玉、椰香、青皮、紫花、粤西1号、桂香芒、广西红芒、三年芒、龙眼香芒、桂热10号共12种;第2类芒果品种包括白象牙、海南土芒、海豹、金煌、黄象牙芒、扁桃芒共6种;第3类芒果品种包括云南小芒、红象牙、兴热1号共3种;第4类芒果品种包括黄玉芒1种。这与前人用其它方法分类的结果类似。分类结果可应用于芒果品种的识别与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