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3篇
  3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废水色度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寻求有色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试图构建环境友好型纤维基纳米材料吸附剂,并就其结构、吸附机制与性能以及实际应用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基于静电纺丝-原位水解-水溶液聚合简易多步法,以纳米纤维中纤维素分子为反应对象、过硫酸铵(APS)为反应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反应交联剂,成功研制了具有三维网络多孔结构的互穿纤维素纳米纤维水凝胶(CNF-HG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进行表征及亚甲基蓝(MB)溶液吸附性能测试与吸附动力学研究,从CNF-HGs的微观形貌、分子结构以及热稳定性能方面揭示了其良好的吸附能力与作用机理。细胞毒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低毒性,有助于降低水处理中二次污染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纤维基生物吸附剂在有色污水吸附乃至其他废水处理与防治的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中国南方8个省份收集的42份参薯栽培种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利用表型性状和EST-SSR标记分析该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区间为9.52%~80.95%。根据11个表型性状,对42份参薯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这些种质资源可被分为两个主要类群。此外,利用83对EST-SSR引物共筛出56对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到117个条带,其中102个为等位变异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出的多态性位点为1~4个,每个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为1.82个。采用NTSYS-pc 2.10对EST-SSR标记扩增位点获得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42份样品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367 3~0.935 1之间,平均值为0.651 2,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74 0时,可将42份样品划分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说明中国南方参薯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的特异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淮山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分化状况,为淮山炭疽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从我国南方6省(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和海南淮山种植区典型炭疽病病叶分离获得的45株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接种在4种不同淮山种质(Do6-3、Do6、Do108和Do21)叶片上进行致病力检测,分析不同来源菌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45株炭疽菌均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45株炭疽菌对4种淮山种质材料均能致病,根据综合致病力可将45株炭疽菌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其中,6株强致病性菌株均来自广西,7株弱致病性菌株主要来自云南,32株中等致病力菌株主要来自贵州、福建和海南.[结论]来源于我国南方6省(区)的45株淮山炭疽病病原菌均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其致病力分化明显,且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正大树是指根干径在10cm以上,高度在4m以上的大乔木。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也是保护在城市改建扩建工程中,已成林的古树和各种树木的有效手段。从事大树移植多年的实践经验中观察到,不论人工、天然生长的大树移植,只要遵循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移植,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成活效果。1移植前准备1.1移植的时间大树移植应在最适宜的移植季节进行。一般阔叶树在春季  相似文献   
25.
正随着桉树人工纯林的规模化发展,桉树病虫害问题表现的日益严重,直接制约着桉树人工林的培育与生存环境。1.危害症状1.1桉青枯病等根部病害桉树青枯病是由一种名为青枯极毛杆菌的真菌引发的桉树病害,桉树青枯病菌对苗木的侵染可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急性型青枯病,病株表现为叶片等部位骤失水分产生萎缩状,枯叶呈现出褐色或黑褐色条斑,且叶子悬挂于枝条而不脱落,根部腐烂,木质部、髓部严重坏死,并产生根茎恶臭等。这种病  相似文献   
26.
海洋弗氏链霉菌HNM0089抗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农药先导化合物,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HNM0089的种属进行鉴定,并对其抗真菌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HNM0089被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将其主要活性成分鉴定为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该化合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薯蓣炭疽病菌和橡胶炭疽病菌均有抑制活性,具有开发成农用抗菌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
正茶叶是咸宁市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栽培面积23 335.1 hm~2。由于茶园分布在山上,生产条件较差,运输较为困难,造成茶农重采摘轻,茶园普遍树势较弱,茶树病虫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茶尺蠖是茶园的一种常见害虫,近年来发生程度逐渐加重,已成为咸宁市为害严重的茶树害虫之一。1形态识别1.1成虫成虫体长9~12 mm,翅展20~30 mm,雄蛾体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  相似文献   
28.
正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发生普遍,一般茶区均有发生,为害严重时,使茶叶产量和品质降低。1形态识别茶假眼小绿叶蝉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头至翅端长3.1~3.8 mm,淡绿或淡黄绿色。卵为新月形,长约0.8 mm,  相似文献   
29.
采用RAPD标记技术获得了甘蔗(Saccharum)亲本种RSp2、RSp5、RSp6、RSo13和RSp16 5个RAPD标记特异片段.根据这5个特异片段的测序结果,设计了15对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标记引物,并经SCAR标记特异引物筛选,ZT51、ZT52、ZT53、ZT55及ZT56为割手密种特异引物.RSp2这一甘蔗割手密种特异的RAPD标记被成功转化为割手密种(S.spontaneum)特异SCAR标记,记为ZT51-439.在甘蔗种质检测时,能在崖城割手密、印度割手密及部分云南割手密亲本种中特异检测出,并在具有割手密血缘的47份栽培种中均能检测到明显而唯一的439 bp割手密种特异条带.  相似文献   
30.
贡柑果实不耐贮藏,采收后10~20 d其品质就明显下降,显著降低其商品价值及严重制约其发展.贡柑果实延期采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从11月上中旬起,通过使用GA35~10 mg/L加2,4-D 10 mg/L和保鲜药物进行贡柑果实留树贮藏保鲜方法的调节,以及结合简易避雨设施,4个处理均能有效延缓果实总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延迟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达到最高值的出现时间,并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使贡柑由原来12月中旬成熟延期至次年1月底,延长果实成熟期1~1.5个月,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和果实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还显著增加了产量,最终达到贡柑延期采收的目的.从4个处理的综合表现可知,效果以喷施10 mg/L GA3+io mg/L 2,4-D +250 mg/L咪鲜胺最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