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在尿素中添加由改性蒙脱石和有机聚合粘结剂等组成的基质材料 (> 5%) 生产的尿素具有缓释效果。本试验研究了将基质材料降低到国家标准允许的最高限量 (2.5%) 时肥料的缓释效果,为新型肥料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和2017年在合肥进行水稻和玉米田间试验。设置无氮对照、常规尿素和缓释尿素 (含N 45.2%和基质材料2.5%) 3个处理。调查了水稻抽穗期和玉米吐丝期株高、叶面积、根系表面积,分析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分析了水稻抽穗期和玉米吐丝期土壤矿质氮含量,评估了肥料氮素淋溶与氨挥发风险。利用室内淋溶实验模拟了缓释肥料氮素的淋出量变化。【结果】基于两年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与常规尿素相比,缓释尿素处理水稻植株增高了4.5%,玉米增高了12.4%;水稻叶面积提高了9.8%,玉米提高了11.5%;水稻根系表面积提高了9.5%,玉米提高了5.0%;叶片叶绿素含量水稻提高了18.5%,玉米提高了7.8%;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水稻提高了19.6%,玉米提高了20.3%;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水稻提高了17.7%,玉米提高了11.5%。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尿素处理水稻增产17.2% (P < 0.05),玉米增产6.6% (P > 0.05)。缓释尿素处理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但降低穗粒数;缓释尿素处理有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趋势。通径分析表明,缓释尿素处理提高水稻产量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亩穗数,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穗粒数。肥料氮素损失过程可以用逻辑斯谛方程拟合 (P < 0.01),缓释尿素比常规尿素具有较低的氮素淋溶和氨挥发风险。在水稻抽穗期,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比常规尿素处理提高9.2% (P < 0.05);在玉米吐丝期,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比常规尿素处理提高18.1% (P < 0.05)。缓释尿素处理较低的氮素损失风险和较高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是其改善作物生长的重要原因。【结论】2.5%基质改性缓释尿素具有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土壤矿质氮含量、改善植株形态生长和生理活性、提高水稻与玉米产量的作用,在水稻和玉米栽培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利用6个供体亲本与1个受体亲本一一对应杂交,而后进行反复回交,比较了后代稳定品系与亲本之间的粒形变化。结果表明,3个千粒重小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主要原因是粒形增宽。3个千粒重大于受体亲本的供体亲本后代,其中2个千粒重降幅较大(1个稍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粒形变短。  相似文献   
113.
水稻耐寒性品种的苗期耐寒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以竹青等耐寒性品种作对照,对耐寒品种云恢72及其杂交后代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对2003年试验材料的干、冻前、冻后的电导率测定和冻害对茎、根重影响的调查,筛选出耐寒性极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直254和1401。  相似文献   
114.
对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进行多点对比试验,以提高棉田肥料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且棉株前期不旺长,后期不早衰。  相似文献   
115.
以甜高粱‘BJ0603’(杂交品种)和‘623B’(常规对照)为供试作物,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分别设置轻度(0.9 g·kg~(-1)NaCl)、中度(2.9 g·kg~(-1)NaCl)和重度盐胁迫(4.9 g·kg~(-1)和6.9 g·kg~(-1) NaCl)处理,分析甜高粱的Na~+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水平由0.9 g·kg~(-1)提高到6.9 g·kg~(-1),‘623B’植株Na~+浓度由0.395 g·kg~(-1)提高到1.104 g·kg~(-1),‘BJ0603’植株Na~+浓度由0.321 g·kg~(-1)提高到0.759 g·kg~(-1)。相同盐胁迫水平下,‘BJ0603’植株Na~+浓度比对照‘623B’降低4.1%~44.5%,而其生物学产量比对照‘623B’提高73.5%~193.8%(P0.05);不同程度盐胁迫下,‘BJ0603’的根系Na~+浓度比叶片、叶鞘和茎秆Na~+浓度分别提高46.9%~346.2%、104.3%~461.3%和51.6%~156.3%。与非胁迫(0.9 g·kg~(-1))相比,轻度盐胁迫下‘623B’和‘BJ0603’的生物学产量分别提高38.0%和24.5%(P0.05);而进一步提高盐胁迫水平至6.9 g·kg~(-1),‘623B’和‘BJ0603’的生物学产量分别降低56.1%和31.0%。随盐胁迫水平的提高,对照‘623B’的根系干物质量逐渐下降(由22.67 g·plant~(-1)降为9.26 g·plant~(-1)),而‘BJ0603’并无明显下降趋势。盐胁迫下杂交甜高粱‘BJ0603’具有更高的生物学产量和Na~+富集能力,适于在盐渍化地区种植及促进盐渍化土壤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16.
根据闸门相关受体假说及模型,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蝙蝠葛碱阻滞心肌钠通道的动力学特点及其作  相似文献   
117.
薄荷醇作用于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可产生清凉感觉,故添加于皮肤外用制剂中(包括外用皮质激素制剂),  相似文献   
118.
水稻耐冷品种大田直播和覆膜育秧苗期生长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9个早稻耐冷材料大田直播和覆膜育秧生长 2 5d秧苗 ,进行苗长、叶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观测比较 ,以竹青、早籼 14、云恢 72和丽粳 2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直播时 ,A0 2、A0 8、A0 9、A0 64份材料综合表现超过或达到 4个对照。所有供试材料 ,覆膜育秧下苗期生长状况显著优于大田直播。因此 ,对于条件好的双季稻区 ,耐冷材料仍以覆膜育秧为好 ,但可适当提前播种期 ;对于人力、物力条件不好的地区 ,耐冷材料可直播大田亦不会烂苗、死秧  相似文献   
119.
离子辐照大豆子叶细胞显微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离子束辐照大豆子叶细胞表面会产生溅射现象.来自子叶的具有能量和方向的溅射粒子便沉积在载体上并形成生物薄膜.用辐照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时,可发现子叶表面有辐照损伤和离子刻蚀.对不同组织,例如细胞壁、细胞质、胞间层等的刻蚀程度,常因它们的溅射速度而异.用400倍显微镜观察薄膜上的少许小薄片时,可见由溅射现象形成的生物薄膜展现光滑、淡黄并具强附着力的特性.曾用生物学和化学方法分析得知,薄膜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从而可以认为,其成分基本上与大豆子叶的成分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0.
控失肥一次基施区的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好,后期健壮不早衰,比分次施用等养分普通肥区增加产量,增产幅度在4.14%-45.6%。相对普通复合肥区,施用控失肥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1/3以上,籽棉生产成本每kg减少0.0735元,试验净收入增加幅度在38.8-347.33元,示范净收入增加141.4元左右,增加了棉花种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