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低能离子辐照生物体存活率剂量效应的质量效应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能离子束诱变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质量沉积效应,本立足于“双链断裂”学说,从质量沉积效应出发,认为注入离子通过各种沉积方式形成的沉积产物对DNA及链或单链的断裂具有修复或增强作用,由此导出低能氮离子辐照生物体存活率的剂量效应模型:S=exp(-p(αψ+βψ-Rψ^2exp(-kψ)-Lψ^3exp(-kψ)),并将之称为质量效应模型。该模型很好拟合了过去的模型所不能拟合的多种生物体的存活率剂量效  相似文献   
92.
对温敏型叶绿素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表明,离子束诱变的水稻温敏型叶绿素突变体苗期叶片黄化性状是以一对隐性核基因为主,核质互作遗传;其叶绿体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基粒数少,基粒类囊体片层数目少,发育滞后,叶绿体缺少明显的双层膜结构。  相似文献   
93.
<正> 秋蚕是我市一年四季养蚕的大季,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 30%以上,与春蚕基本持平,但产茧量仅占全年总产量的 23-28%与春蚕相比要少15-20%。从单产来看,秋蚕单产比全年平均单产少2-5公斤,比春蚕单产少4-10公斤,而且茧小、茧层薄,茧丝长短,平均只有700多米。可见,秋蚕效益较差,这也是我们的潜力所在。因此,很有必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7代的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量比原受体品种和一个对照品种较多,且光合效率也较高,而且转基因株系维管束外围的薄壁细胞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形态上都比对照品种既多又大,所有这些都表明  相似文献   
95.
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评述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超高产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水稻超高产育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产量指标确定、实现途径、育种目标性状与生态条件的协调选择、广亲和遗传位点的局限性、光敏感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脆弱性、生物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及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与选择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评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96.
氮离子注入处理后的棉花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陆地棉(G.Hirsutum L.)品种苏棉12号的花粉为材料,用能量为20keV的N 注入花粉,分别用花粉原位萌发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花粉管快速萌发法、FDA(荧光素二醋酸脂) 染色法、TTC(2,3,5-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6种方法测定N 注入后的棉花花粉活力.TTC染色法不能有效检测花粉的活力,测定结果均为0%.除了TTC染色法外,其它5种方法均能测定自然花粉的活力,测定结果均为98%左右.花粉原位萌发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FDA荧光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4种方法可测定抽真空处理过的花粉的活力.只有原位萌发法和FDA荧光染色法可测定N 注入处理后的棉花花粉活力.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N 注入处理后的花粉活力呈下降趋势.抽真空处理对花粉的活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7.
采用莫惠栋、曹桂英报告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对 1998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M114 8表现突出 ,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该品系的品系出现率Pi(% )和P′i 为 78% ,43%。双优 4183、晚粳 8813 19的丰产性表现优良 ,其Pi(% )和P′i 分别为 83 %、6 5 %和 34%、37%。 (2 )参试品系的产量稳定性有极显著差异。M114 8的产量稳定性最好 ,其Si=1.6 2 0 ,双优4183的产量稳定性较好 ,其Si=2 .2 86。 2个对照品系的产量稳定性表现明显不同 ,D90 5 5 (CK2 )的稳产性表现良好 ,其Si=2 .0 47,而 70优 0 4(CK1 )的产量稳定性表现却很差 ,其Si 高达 4.0 95。 (3) 7个试点分辨品种差异的能力大小顺序为 :宣城 >舒城 >旌德>合肥、安庆 >巢湖 >铜陵。铜陵的Dj值最低 ,仅为 11%。笔者还对区试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
粒粒饱对水稻品种后期活性及抗折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继平  吴跃进  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77-1077,1088
水稻参试品种的抗折力及后期的植株形态不因喷施粒粒饱而有所改变 ,不同参试品种的抗折力及后期的植株形态是由其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施用粒粒饱可以增加水稻参试品种植株后期的生理活性 ,使其保持较多的绿叶数 ,从而提高其主茎基干重和主茎穗重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探明利用云恢290的耐储藏基因选育的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储藏优1号的耐储藏特性。[方法]将该品系与对照Ⅱ优838及汕优63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比较,并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比较其与籼稻、粳稻及杂交水稻材料的耐储藏特性。[结果]该品系农艺性状优异,人工加速老化后发芽率明显高于其他材料。[结论]储藏优1号有较好的耐储藏特性,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离子束辐射对水稻种子电导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束辐射对水稻种子电导度影响吴跃进,吴敬德,吴家道(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Effectofionimplantationonelectricconductivityorriceseeds¥WuYueJinetal(Rice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