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对于禽肉类食品加工这类特殊性质的企业来说,当前学界针对食品行业危机营销与管理的研究成果远不能指导这类企业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法,针对烧鸡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禽流感危机对烧鸡企业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危机营销对策,以期为禽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应对危机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自研拌种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拌种剂1-4号对水稻种子发芽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拌种剂处理具有促进种子萌发、胚芽生长、胚根分生、提高秧苗生长、增粗茎基宽、促进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等作用,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其作用程度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拌种剂处理后,拌种剂4号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拌种剂4号处理绿旱1号和连粳7号的发芽率分别提高3.92%和5.06%,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4.10%和3.13%,根系活力分别增加7.62%和9.35%。[结论]自研拌种剂4号能够促进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和秧苗素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53.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保持土、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气温的不断出现,自然栖息地的侵占和人为隔离(片断化)等,导致生物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退化和丧失的威胁。本文基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几个层次总结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以及被引入用来测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热力学单位熵等测度指标,总结了目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测度指数;介绍了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等当前国内外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以为今后本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55.
吴雪 《作物研究》2014,(2):163-167
通过对广西29个不同等级特征的烤烟实物标样的干叶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分析比较了不同等级叶片之间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栅叶比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1.85%,组织比和海绵组织厚度变化最小,分别为4.42%和3.43%。不同等级的叶片厚度之间差异不大,但栅叶比与组织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7。在同一叶片特征分类下,栅叶比和组织比随着叶片等级的逐级递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栅叶比和组织比越大,烤烟等级就越高。  相似文献   
56.
适度局部水分胁迫提高玉米根系吸水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局部根区灌溉可以刺激灌水区根系吸水的补偿效应。为了揭示局部灌溉条件下玉米根系补偿效应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营养液的渗透势模拟水分胁迫,采用分根技术,通过水培试验模拟局部根区水分胁迫,设置3个水分胁迫程度处理(-0.2、-0.4、-0.6 MPa)和1个对照处理(无营养液),于处理后0、0.25、0.5、1、3、5、7、9 d连续动态监测各根区根系的生长及导水率。结果表明,局部根区受中度及其以下(≥-0.6 MPa)经水分胁迫0.25 d内,所有处理胁迫区根系总导水率和单位根长导水率均与非胁迫区和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胁迫持续时间超过0.25 d,胁迫区根系总导水率和单位根长导水率均显著小于非胁迫区(P0.05),降低程度随水分胁迫程度而增大,各处理间胁迫区根系总导水率的差异随胁迫持续时间延长也逐渐增大。对于非胁迫区,轻度胁迫(-0.2 MPa)持续0.5 d,单位根长导水率较对照高10.11%(P0.05),1~9 d与对照持平;-0.4 MPa胁迫持续9 d,单位根长导水率为25.08×10-11 m2/(MPa·s),显著高于对照(P0.05);中度胁迫(-0.6 MPa)持续0.5~3 d单位根长导水率显著小于对照(P0.05),较对照低19.05%~40.11%,5 d后与对照持平。说明局部根区水分胁迫能有效刺激非胁迫区根系吸水的补偿效应,这种补偿作用在局部水分胁迫0.5 d时就已发生,受到局部水分胁迫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且根系吸水补偿效应的临界胁迫程度为≥-0.4 MPa。该研究可为更好的发挥局部灌溉在农业节水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沪黑6长茄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茄子课题组选育的杂交一代茄子品种,耐寒耐热、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可。为提高沪黑6长茄杂交种的产量和品质,作者从育苗、制种田选择、定植、田间管理、授粉、采收、种子制备等方面介绍了沪黑6长茄杂交种的繁育技术。该制种技术优化了种植密度,既可减轻病害,又可提高单株果实质量;电动采粉器可快速大量收集父本花粉,在保证花粉活性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挑取花粉的时间;使用专用玻璃授粉管授粉,较传统授粉方法避免了对柱头的损伤,提高了授粉效率和花粉利用率;种果后熟可提高种子的成熟度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58.
对不同林业剩余物的棒状燃料的成型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进料间隙和进料速度对不同材性、粒度的林业剩余物的成型效果.结果表明:1)所有的林业剩余物只要将其含水率控制在15%~25%之间,最大粒度的宽、厚规格不超30 mm,通过调整进料间隙和速度均可加工成棒状燃料.2)进料间隙与原料粒度呈负相关,进料速度又与进料间隙呈负相关.即木屑、竹屑等粒度小的物料进料间隙要大,可调至4~5 mm,进料速度应控制在中速或中速以下(电机频率为6Hz或6 Hz以下);而杂灌、油茶果壳等粒度较大的物料进料间隙要小,可调至1~3 mm,进料速度应控制在较高速或高速间(电杌频率为8~11 Hz).3)成型燃料的密度取决于成型时的压力.通过选用孔长径比大的环模或控制进料间隙和进料速度来调节成型时的压力,可使不同林业剩余物的棒状燃料密度达到1 g/cm3以上.4)原料的物质组成和性质是成型燃料热值的决定因素.锯末、竹屑的棒状燃料热值在4 000 kcal/kg左右,而杂灌和油茶果壳一般在4 000 kcal/kg以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影响,确立优质番茄的高效灌溉制度。【方法】以盆栽番茄为试验材料,以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果实快速膨大期和果实品质形成期的土壤含水率为试验因素,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应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和近似理想解法得到番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权重和综合营养品质指标评价值及其排序,建立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对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模型,并进行单因子和2因子互作分析。【结果】番茄单一营养品质指标权重排序为番茄红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始花结果期果实快速膨大期果实生长初期果实品质形成期苗期。其他因子为0水平时,番茄综合营养品质随着始花结果期和果实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凹型抛物线变化趋势。苗期与果实生长初期、苗期与果实品质形成期、果实快速膨大期与果实品质形成期的土壤含水率均对番茄综合品质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始花结果期与果实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与果实快速膨大期的土壤含水率均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综合营养品质评价值分布在0.6~0.8的最优试验方案为处理9。综合营养品质评价值分布在0.6~0.8时各生育期的土壤含水率的优化结果为:苗期71%~83%,始花结果期71%~83%,果实生长初期68%~80%,果实快速膨大期70%~82%,果实品质形成期70%~82%。【结论】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合理组合有利于提高番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珠三角地区冬种马铃薯生长、产量、钾素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一定程度提高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起到较好的壮苗效果;在K2O 300 kg/hm2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对照相比,马铃薯块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K2O 225 kg/hm2以上用量时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在K2O 300 kg/hm2以上用量时显著提高,而施钾一定程度降低了维生素C含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素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显著下降,钾素吸收利用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K2O 225 kg/hm2时达最大值。建议珠三角地区冬种马铃薯钾(K2O)用量以225~3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