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220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164篇
  91篇
综合类   1409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135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13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联合主办的自治区玉米、水稻收获机械化演示会在2007年9月20日至21日伊犁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采用定点定期调查和全面普查相结合、室内鉴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呼伦贝尔岭东地区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旗的乡镇、农场,对菜用大豆有害生物开展普查。调查发现侵染性病害19种,虫害8目、17科、30种,杂草19科、60种。  相似文献   
83.
干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之一。区域环境干旱化趋势的研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及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在植被温度条件指数(VTCI)的基础上对克里雅河流域进行干旱监测。结果表明:2005-2010年研究区整体上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由北向南干旱趋势依次增强。其中,南部山区2005年VTCI值为0.696 4,到2010年VTCI值为0.486 4,其变化相差-0.210 0,旱化趋势较为严重;研究区中部的VTCI相差值分别为0.071 3和0.042 6,表现为有轻微干旱程度减弱趋势,变化不明显;北部地区即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的VTCI值从2005年的0.121 0减少到2010年的0.075 4,VTCI相差-0.045 6,呈轻微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84.
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为解决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存在的困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的精准性,该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荒漠土壤进行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处理,分析土壤光谱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确定敏感光谱波段,建立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种高光谱估算模型,旨在通过模型精度的比较,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反射率、倒数对数光谱与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低,而经过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变换后,相关系数有所提高,部分波段的相关系数通过0.01显著水平的检验,可以用来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一元线性回归建立的估算模型的精度低,不适用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的估算。荒漠土壤有机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二阶微分、倒数对数二阶微分修正决定系数得到了较大提高,分别提高了0.22和0.31,均方根误差下降了0.66和0.80,建模精度高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荒漠土壤有机质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光谱的最小偏二乘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比其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提高了0.07、0.04,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均方根误差都下降了0.11,二阶微分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是该研究所建12个模型的最优估算模型。在多元逐步、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中,最优估算模型是二阶微分模型,因而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估算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个可行的方法。该研究的成果为荒漠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遥感分析提供了支撑,实现荒漠土壤有机质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讨低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30℃/25℃为对照,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试验,研究低温(22℃/17℃)下水稻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光合色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处理后4 d达最大值。水稻光响应曲线的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及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光补偿点则呈上升趋势。在荧光参数方面,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于处理6 d达最大值。叶片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另外,水稻产量、穗长、结实率、成穗率及千粒重等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每穗实粒穗长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千粒重CAT活性,且其关联度均大于1。CAT活性、光能初始利用效率、光饱和点、ETR、Fv/Fm及叶绿素a/叶绿素b等生理生化指标也与产量关联度较高,可作为低温影响下产量评价与估算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水培花卉就是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花卉。水培花卉又分为有固体基质水培花卉、无固体基质水培花卉。有固体基质水培分为沙培、砾培、泥炭培等;无固体基质水培花卉又分为直接水培花卉、浮式水培花卉、定植篮水培花卉、雾化水培花卉等多种栽培形式。  相似文献   
87.
黄土耕作坡面溅蚀过程中微地形响应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60mm/h雨强下不同耕作坡面在溅蚀阶段的微地形变化特征,为黄土坡地水土保持耕作方式布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扫描量测方法分别获取溅蚀前后4种不同耕作方式(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耙磨整平)黄土坡面微地形相对高程,并对能反映微地形变化的高精度M-ΔDEM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耕作措施下坡面微地形均具有较弱的空间变异,其空间分异主要受耕作措施的影响;降雨对微地形具有一定的夷平效应,且不同耕作坡面在1~1.3m尺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侵蚀平衡现象;不同耕作微地形对溅蚀均具有阻滞作用,其中人工掏挖和等高耕作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作用。[结论]微地形水系分维能较好地反映复杂的微地形特征,而坡面耕作方式是溅蚀过程中微地形时空变异分布状况的控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88.
对低温淀粉酶资源的开发是功能酶研究的新热点,本研究从东帕米尔高原江布拉克冰川冻土中分离获得多株高产低温淀粉酶菌株,最高产酶菌株D5-2经16S rDNA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对D5-2所产淀粉酶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25 ℃和6.5,酶的热稳定性较差,40 ℃处理1h后酶活急剧下降,至70℃酶活力仅存23%;在pH 5.5~8.0条件下,酶活力相对稳定;Mn2+和Mg2+对淀粉酶有激活作用,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Fe2+和Na+则抑制酶活.结果提示,菌株D5-2分泌的淀粉酶符合低温酶特性,应用空间较大,值得深入探究开发.  相似文献   
89.
旨在对暗黑赤眼蜂低温贮存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规模化繁殖的暗黑赤眼蜂低温贮存提供依据。利用清水、0.5%盐水、1.0%盐水、1.5%盐水和直接冷藏等方式处理被暗黑赤眼蜂寄生的麦蛾卵,研究其低温贮藏技术。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0.5%、1.0%和1.5%盐水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暗黑赤眼蜂的羽化率、降低其羽化畸形率;45 天以内,各浓度盐水处理的暗黑赤眼蜂单雌产卵量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在此时间内利用盐水处理可显著保持暗黑赤眼蜂的单雌产卵量;冷藏90 天后,暗黑赤眼蜂雌雄比例开始增大,75 天后,暗黑赤眼蜂的雌雄比例失调较为严重。研究表明:冷藏时间的增加不利于暗黑赤眼蜂各项指标的发育,但0.5%、1.0%和1.5%盐水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负面影响,是羽化率、羽化畸形率、雌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和雌雄比例等指标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0.
机组和泵房的振动是泵站运行中最为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大型灯泡贯流式泵站振动研究现状和抗振安全评价计算分析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研究机组振动诱发泵房振动的共振校核法、拟静力法、谐响应求解法和瞬态动力时程法等进行了阐述,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就其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