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山东省不同地区韭蛆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监测了山东省7个韭菜种植区的韭蛆种群对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噻虫嗪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区韭蛆种群对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抗性已较为普遍,其中莘县种群对毒死蜱的抗性超过3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为中等水平;泰安种群对供试的两种菊酯类药剂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而对吡虫啉和噻虫嗪,7个供试种群处于敏感或敏感性下降状态。  相似文献   
42.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比较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不同剂型制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并通过田间灌根试验比较辛硫磷乳油和微囊悬浮剂对韭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农药微囊悬浮剂的毒力均高于对照剂型。药后72 h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乳油对韭蛆的LC50分别为20.594 mg/L和36.800 mg/L;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的LC50分别为31.847 mg/L和81.805 mg/L;吡虫啉微囊悬浮剂和粉剂的LC50分别为8.165 mg/L和24.100 mg/L。田间试验表明,药后21 d,有效成分用量3 195、369 0 g/hm2的2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韭蛆的防效分别为82.42%和89.37%,均高于40%辛硫磷乳油3 150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43.
导读:为综合防控大葱主要虫害的发生,以近年来大葱上发生的4种主要害虫甜菜夜蛾、葱蓟马、葱斑潜蝇、葱蝇为对象,综合介绍了其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44.
45.
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室内观察测定了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表明,26℃条件下该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降低,捕食上限分别为625.0头/d和714.3头/d。  相似文献   
46.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夏玉米产区一种新发生的害虫。调查发现,秸秆还田地块尤为严重。本试验对秸秆还田与药剂处理地块的二点委夜蛾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未进行药剂处理的地块被害株率达到82%,百株虫量最大为88头,喷除草剂和杀虫剂后二点委夜蛾发生量及危害率与未喷的差异不显著,百株虫量略有降低,但无秸秆还田地块喷施除草剂与杀虫剂后,其危害率显著低于上述处理,被害株率为20%,百株虫量为6头。  相似文献   
47.
为评价40%呋虫胺可溶粉剂对白粉虱的防效,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呋虫胺可溶粉剂对黄瓜白粉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黄瓜安全,生产上有推广应用前景。建议40%呋虫胺可溶粉剂对黄瓜白粉虱的发生初盛期用药,其适宜有效成分用量为90~150克/公顷,制剂用量15~25克/亩。  相似文献   
48.
日光温室防治棕榈蓟马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温室棕榈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棕榈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0.079 mg/L 和0.443 mg/L,而阿维菌素、灭多威、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为47.908 ~206.236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使用剂量以80~60 g/667 m2和 30~20 g/667 m2防治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9.
筛选出防治苹果黄蚜的高效药剂,提出合理的选药策略.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13种苹果黄蚜登记药剂、10种果园常用药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发现,登记药剂中大部分吡虫啉高浓度处理对苹果黄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除20%吡虫啉乳油(EC)和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SL)外,高浓度处理下48 h防效均达90%左右,相同剂量下水分散粒剂(WG)和可湿性粉剂(WP)效果优于悬浮剂(SC)和可溶液剂(SL).果园中苹果黄蚜发生期常用药剂均对苹果黄蚜表现出很好的防效,高浓度处理48 h防效在90.22%~100%.防治苹果黄蚜优选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果园中常用药剂均可以起到兼治蚜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Munger cell法,就室内测定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生物活性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温度、相对湿度、滴水量、光周期、光照度和叶片6个环境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在25 ~30 ℃、相对湿度50% ~70%、光周期(L:D)为16 h:8 h~24 h:0 h、光照度6 500~13 000 lx这一测定条件范围内,采用月季、西葫芦、萝卜、芸豆、苹果、芹菜、菠菜叶片进行生物测定时结果较稳定;叶片纤毛数量与多杀菌素对西花蓟马的LC50值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9;叶片纤毛的长度则与测定结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