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我国广大农区肉羊主要表现为以家庭为饲养单元的养殖形式,规模较小,不利于现代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大规模、高效益养肉羊是畜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但受资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化发展以及养殖户文化、管理水平及心理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规模一旦超出养殖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也难以获取计划收益。因此,我国  相似文献   
82.
公羊去势(摘除睾丸)作为一项十分成熟的生产技术,在畜牧生产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有关母山羊(Capra hircus)去势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去势对母山羊血清中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肾周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以及对乙酰Co A羧化酶(acetly-Co A carboxylase,AC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重相近的5月龄母山羊摘除卵巢后测定其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采用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测定其肾周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相对定量方法检测FAS、ACC、LPL和HSL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摘除卵巢后,母山羊血清中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肾周脂肪组织中总饱和脂肪酸和4种饱和脂肪酸(SFA)(癸酸(C10∶0)、十五碳酸(C15∶0)、棕榈酸(C16∶0)和木质素酸(C24∶0))的比例(P0.05或P0.01)显著降低;肾周脂肪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表现出了一种上升的趋势,油酸(C18∶1)比例显著上升(P0.05);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中LPL m 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ACC和FAS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HSL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摘除卵巢不会打破母山羊血清中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平衡,可能通过影响肾周脂肪组织中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FAS,ACC,LPL和SHL)m RNA的表达,降低肾周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有利于改善羊肉的风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摘除母山羊卵巢改善肾周脂肪中脂肪酸的构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卵巢摘除对母山羊产肉性能,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水平以及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肝脏、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 表达的影响,揭示摘除母山羊卵巢提高其育肥效果的原因。【方法】将体重相近的5月龄布尔山羊杂种(布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母羊40只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开始前一个月,对所有羊只进行驱虫和防疫工作。试验开始时将母羊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摘除处理组母羊的卵巢,对照组不摘除。在试验的第0,10,20,30,40 和50 天早晨8:00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空腹采血,立即分离血清,采用羊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中GH水平。50 d后分别从处理组和对照组随机选取5只试验羊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同时,立即采取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及肾周脂肪组织样,每个组织至少采集3份生物学重复样,用锡箔纸包好标记后立即投入液氮中,带回实验室放入-80℃冰箱保存,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相对定量技术和2-△△Ct法检测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肝脏和肾周脂肪中GH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母羊血清GH浓度在试验的第20天为8.63 μg•L-1,处理组母羊达到9.50 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试验进行呈上升趋势。处理组母羊血清GH浓度在第50 天时达到了11.55 μg•L-1,高出对照组(9.34 μg•L-1)2.21 μg•L-1,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发现处理组母羊的屠宰率、胴体产肉率和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处理组母羊屠宰率达到了45.6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1%(P<0.05),但是骨肉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处理组母羊肝脏中GHR基因mRNA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21倍(P<0.01);GHR基因在处理组母羊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是对照组的4.87倍,且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股二头肌中GHR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17倍,差异极显著(P<0.01);在肾周脂肪中,处理组母羊G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91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摘除母山羊卵巢后,其屠宰率、血清GH水平以及肝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肾周脂肪GHR基因表达均显著上升,骨肉比显著下降。这提示摘除母畜卵巢可能通过增加其血清GH水平和部分靶组织中GHR基因的表达提高母羊的屠宰率,降低骨肉比,从而有利于母羊的产肉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布尔山羊繁殖行为习性的连续观察,发现布尔山羊的性成熟年龄比国内小型山羊品种晚,属于较早熟品种.不同性格的布尔山羊公羊的性成熟年龄、采精量和精液品质均有一定差异,其中性格稳健型公羊的繁殖表现较为理想.布尔山羊公羊对发情母羊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嗅觉,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视觉,它们对异种母羊(如毛用或奶用山羊)有一定排斥现象.初产三羔的母羊5 a累积产羔数比初产单羔的母羊多7.45只,比初产双羔的母羊多4.55只.公、母羊的繁殖高峰期均出现在3岁左右,2~4岁母羊超数排卵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
合作猪和迪庆猪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对合作猪和迪庆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猪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10 4,3.069 6;位点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71 3,0.602 2;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40 2,0.565 6;估计的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115 2,0.091 3。表明合作猪和迪庆猪遗传多样性高,近交程度低。  相似文献   
86.
日粮铝与维生素D3对肉用仔鸡生长和钙,磷代谢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估测日粮铝(硫酸铝)与维生素D_3对肉鸡生长性能和Ca、P代谢的互作效应,作者将1日龄向用仔鸡(公)分成6个日粮处理组,即在玉米—大豆粉为主的基础日粮(含Ca0.88%、有效 P0.45%,未添加维生素D_3)中添加0或0.2%铝(AI),0、100或200ICU/kg维生素D_3。试验结束时,测定饲喂0.2%和无AI 日粮组鸡平均体增重(328g:545g)、采食量(611g:784g)、增重饲料比(54%:68%)、血浆无机 P(4.2mg/dL:6.7mg/dL)。显然,0.2%Al日粮组的几项指标均低于无AI日粮组。日粮维生素 D_3水平从 0提高到 100ICU/kg时,可以改善这四项指标,但如果将维生素D_3水平提高到 200ICU/kg时却不能使其效果进一步改善。AI与维生素D_3对体增重、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但对血浆P则没有。在不同维生素D_3水平条件下,日粮AI均可引起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明显下降。维生素D_3可引起血浆总Ca水平的明显上升,但AI则不能。日粮维生素D_3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完全缓解AI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87.
养羊业属于畜牧业,但其发展不仅受制于农业、工业、环境、信息和市场,而且与加工业关系密切.因此,绒山羊不能当作一个独立产业去看待,仅仅解决饲料问题或育种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这个产业,只有国家和相关政府、农民、企业以及技术部门都应关心这一产业的发展,并能相互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羊绒产品市场问题、绒山羊养殖效益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88.
针对庆阳地区陇东绒山羊普遍出现的以肌肉萎缩、牙尖外露、被毛粘连、幼畜佝偻等症状为特征的地方性营养代谢病,本试验通过对土壤、血液、被毛中矿物元素含量三方面指标进行测定,探讨羊只的矿物元素营养状况与"营养代谢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摄入的钙、锰等元素基本能满足羊群的代谢需求,但机体缺硒少磷现象严重,且摄入的铁和铜已达中毒剂量,影响了其他元素如锌的吸收。此为造成病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通过检测注射pGRF基因质粒(pig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factor gene plasmid)后生长猪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品质指标,探讨该制剂对生长猪的健康水平、肉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将8头二元杂交、60日龄左右的阉后公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pGRF基因质粒,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了60 d对比试验,于处理后第7、14、28、56天早晨空腹采血制备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注射pGRF基因质粒后第14天,除血清尿素氮提高39.88%外,血糖、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变化均不显著。由此可见,注射pGRF基因质粒后,除血清尿素氮升高外,生长猪的其他生化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于处理后第60天,每组随机选3头屠宰,称量器官质量,并采样测定肉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肉剪切力下降7.28%(P0.05),滴水损失降低20.86%(P0.05),而熟肉率提高4.38%(P0.05);但肌间脂肪比对照组提高68.83%(P0.05);肉色a*值降低14.30%(P0.05),b*、L*值有所提高,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GRF基因质粒对胴体pH影响不明显,器官与胴体的比值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从平均值看心脏质量比例略有增加,脾、肾比例有所下降。从本试验结果看,注射pGRF基因质粒对各项猪肉品质指标无不良影响,还可改善肌肉嫩度,降低滴水损失和提高肌间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90.
为了开发地方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羊肉,在对麟游黑山羊分布区域、适应性及外貌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方法对体质量、体尺进行测定;通过对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的分析,及对嫩度、剪切力和肉色等的测定来评估麟游黑山羊的肉品品质。结果表明,麟游黑山羊适应性强,体格、生长速度均高于其他黑山羊品种,而且屠宰率和净肉率高,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