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36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荔枝主栽品种树体营养累积特点及与土壤养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栽品种成年挂果树养分需求参数及树体营养与立地土壤性质关系,为荔枝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华南主产区挖取树龄约15年的‘妃子笑’等10个主栽品种各1株,调查树体生物学性状,并采集叶片、果实、树干和根系样本,研究树体不同部位养分累积特点及树体营养与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荔枝单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58.2~344.9 kg;单株果实生物量为38.4~101.8 kg,占地上部生物量的18.0%~38.1%。荔枝叶片N含量最高,树干则以Ca或N含量最高,外果皮、内果皮、果肉和种子一般以N或K含量最高,根系则Ca含量最高,Mo在多个品种的多个部位中均未检出。以生产50 kg果实计,地上部N、P、K、Ca和Mg累积量分别为811.9、86.4、586.0、792.5和112.8 g,随50 kg果实收获带走的养分量为N 114.5 g、P 14.4 g、K105.1 g、Ca 21.6 g和Mg 12.5 g,带走养分量占地上部树体各养分总量的15.8%、18.9%、20.2%、3.4%和12.6%。叶片K、Ca、Mg含量与土壤有效K、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为维持荔枝立地土壤肥力、保障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荔枝收获果实及修剪带走的养分量是荔枝翌年养分施用量的下限。土壤有效K、Ca和Mg含量可预测荔枝叶片K、Ca、Mg含量。今后将加强对荔枝Ca、Si和Mo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PCM)]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连续6茬试验中,CM+BSP处理菜心产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CK处理,BSPCM处理菜心产量仅次于CM+BSP处理。BM、CM+BSP、BSPCM处理能提高土壤pH,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CM+BSP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持续增加,显著高于原始土壤和其他施肥处理,BSPCM处理次之。CK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均比原始土壤下降。在连作菜地蔬菜生产中,在施用无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水沤腐熟鸡粪,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不但可提高蔬菜产量,而且具有培肥、活化和改良土壤生物质量的作用,有利于减轻蔬菜连作障碍,实现集约化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以鸡粪和米糠为原材料生产商品有机肥,在不同生产进程中接种复合芽孢杆菌剂,比较不同生产工艺有机肥在蔬菜上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堆肥完成后且包装前接种复合芽孢杆菌剂的生产工艺对高温期的延长效果最好,复合芽孢杆菌剂和原材料一起进行堆肥的生产工艺次之,再次是不添加复合芽孢杆菌仅以原材料进行堆肥的生产工艺.堆肥完成后且包装前接种复合芽孢杆菌剂的生产工艺所生产的有机肥最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可见,包装前接种复合芽孢杆菌的商品有机肥肥效明显优于加入复合芽孢杆菌后进行堆肥的商品有机肥.  相似文献   
44.
鹰嘴蜜桃养分累积分布特性与流胶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鹰嘴蜜桃产区挖取成熟期中高产鹰嘴桃3株,研究鹰嘴蜜桃的养分累积及分布特性与流胶病发生的关系,并开展鹰嘴蜜桃平衡施肥示范。结果表明,在鹰嘴蜜桃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 N、 Ca、 Mg、 S、 Mn、 Cu、 Zn、 B,以叶片含量最高;Fe、 Mo、 Si含量以根最高;K含量以果肉最高;P含量在叶片、 根和果肉中相差不大。每生产50 kg果实,鹰嘴蜜桃树体(除根系外)需要累积N 2.137 kg、 P 0.184 kg、 K 1.261 kg、 Ca 2.119 kg、 Mg 0.205 kg、 S 0.094 kg、 Si 0.053 kg、 Cu 582 mg、 Zn 10912 mg、 Fe 17847 mg、 Mn 8689 mg、 B 2152 mg、 Mo 20.9 mg。每收获50 kg果实,其带走的养分量为N 0.620 kg、 P 0.077 kg、 K 0.678 kg、 Ca 0.263 kg、 Mg 0.035 kg、 S 0.021 kg、 Si 0.003 kg、 Cu 226 mg、 Zn 1651 mg、 Fe 3601 mg、 Mn 436 mg、 B 958 mg、 Mo 8.8 mg。初步推断出鹰嘴蜜桃流胶病的发生是与其树体K/N低和N/B高有关。通过平衡施肥示范可有效减轻流胶病的发生,明显提高鹰嘴蜜桃果实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45.
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收获完毕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福建省荔枝主产区采集210 个荔枝园土壤样本, 检测了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百虫、乐果和敌敌畏等9 种荔枝常用农药的含量。结果显示, 多菌灵是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最常检出的农药, 检出率分别为48.1%和84.0%。广西荔枝产区土壤代森锰锌、敌百虫和乐果均未检出, 其他5 种农药检出率均低于10%。福建荔枝产区甲霜灵和氯氰菊酯检出率均为24.0%, 其他6 种农药均未检出。广西荔枝产区土壤未检出或只检出1 种农药荔枝园分别占采样荔枝园的48.6%和38.4%, 福建荔枝产区分别占56.0%和8.0%; 检出2 种农药的广西荔枝园占11.4%,福建占32.0%。广西荔枝园土壤平均含量最高的农药为氯氰菊酯(5.0 μg·kg-1), 敌敌畏次之(1.9 μg·kg-1), 其他4 种检出农药不超过1.0 μg·kg-1。福建荔枝园土壤平均含量为多菌灵(0.77 μg·kg-1)>甲霜灵(0.65 μg·kg-1)>氯氰菊酯(0.48μg·kg-1)。虽然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比广西普遍, 但两地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仍属轻微。  相似文献   
46.
在高州市香蕉主产区,研究了氮、钾营养对香蕉抽蕾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氮对香蕉抽蕾、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更甚于缺钾.(2)在K2O 610.5 kg/hm2基础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香蕉抽蕾率呈现提高的趋势.在K2O 610.5 kg/hm2基础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在N 555.0 kg/hm2基础上随着施钾量的提高,香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3)在高州市香蕉产区,为获得第一年产蕉40 t/hm2左右的高产,适宜施肥量为N 567~630、P2O5 166~214、K2O 713~784 kg/hm2.氮、钾肥最佳配比N:K2O为1∶1.25~ 1.26.  相似文献   
47.
有机肥与生防菌结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适宜化肥用量条件下配施有机肥与生防菌、土壤消毒与生防菌对香蕉植株生长和香蕉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配施鸡粪处理分别在香蕉营养生长期和抽蕾期蕉株最高,茎围最大。鸡粪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处理成熟蕉果可溶性糖含量与Vc含量最高,产量最高,比氮磷钾处理增产8.9%;在种植后5个月才开始发病,发病时间延缓,发病后病况稳定且发病率最低,为17.8%,比其它处理降低6.6~46.6个百分点,防治效果最好。受香蕉收获株数减少、种植成本上涨、香蕉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建议在已发枯萎病蕉园种植其它作物以获得更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8.
【目的】集约化养殖禽畜粪的高金属残留可能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明确禽畜粪中金属对荔枝果实品质及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粪肥在荔枝上的合理安全施用提供参考。【方法】2015—2018年连续3年以不同用量(0、20、40、80 kg/株)在荔枝上施用金属(Fe、Mn、Cu、Zn)含量较高的养殖场猪粪,探讨荔枝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及金属含量变化,从荔枝果品质量角度探讨施用粪肥的安全性。【结果】即使猪粪中含有数百至数千mg/kg的Fe、Mn、Cu、Zn,连续施用猪粪对荔枝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果肉pH、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风味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没有明显一致的影响,果肉4种金属含量也未随粪肥用量及施用年限的增加而提高。【结论】连续3年以较高量施用含有较高含量金属的粪肥,并未产生荔枝果实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9.
采集了华南荔枝主产区不同产地的11个优新品种荔枝果穗,测试了叶片、枝条及果实不同部位(果柄、果蒂、果皮、种柄、果肉及种子)大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比较不同养分元素在荔枝叶片、枝条和果实的累积及转移特性.结果表明,多数养分元素如N、Ca、Mg、Fe和Mn在叶片中含量最高,而P和K则在叶片中含量最低,在果柄最高,部分元素如Z...  相似文献   
50.
不同养分组合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蕉园土壤条件下不同养分及组合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研究表明:在OPT基础上,(1)不施N,极显著降低高粱对N的吸收,但提高了高粱对P的吸收,且极显著提高了高粱对K的吸收;不施P,严重降低高粱对P的吸收,却提高了高粱对K的吸收。(2)不施Mg、施S或施B均有助于提高高粱对P和K的吸收。(3)施Fe、施Mn或施Cu均有助于提高高粱对K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