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以玉米品种中单80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调亏叶龄、调亏程度和调亏时间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叶龄期对中单808进行调亏灌溉,复水10 d时展四叶和展五叶的株高、茎粗及单株叶面积均较大,到了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展三叶和展四叶显著高于展五叶处理;调亏程度为55%~65%的株高、茎粗及单株叶面积均显著高于调亏程度为40%~50%的处理;持续12 d的调亏灌溉有助于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的生长;植株各部位和整株干物重均以展4叶期+调亏程度55%~65%+调亏持续12 d的处理最大。因此,中单808在展4叶期进行为期12 d的调亏程度为55%~65%(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5%)的调亏灌溉组合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62.
周晓  黄炎  黄金燕  周世强  刘巅 《野生动物》2013,34(2):106-110
大熊猫是濒危的孑遗物种,多数时间独居在深山密林里。由于研究野生大熊猫个体行为极为不易,同时饲养管理实践中发现存在行为多样性降低、行为异常导致繁殖障碍等问题,因此,研究大熊猫个体的行为发育特点对了解和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圈养大熊猫个体在幼仔、亚成体、成体和老年4个阶段的行为发育,涉及的行为类型有取食、声音、刻板行为、运动、玩耍、标记等:总结了饲养管理中影响大熊猫行为发育的因素,主要有来源、断奶方式、圈舍条件、社群交流、营养、管理方式等。采取延长哺乳时间、增加圈舍面积、模拟自然环境等措施有利于大熊猫行为的正常发育;为大熊猫的行为学研究、圈养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3.
碳储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广南县杉木林各器官碳储量估测模型、林分碳储量估测模型,并运用所构建模型进行林分碳储量估测;基于Arc GIS平台分析广南县杉木林碳汇量的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广南县现有杉木林碳汇量为45.6万t。杉木碳汇量在空间上的分配受海拔、坡度、坡位等的影响。从海拔来看,杉木林碳汇量主要分布在1 000~1 600 m,碳汇量合计为41.1万t,占总碳汇量的90%以上;从坡度来看,碳汇量集中在坡度15°~35°,碳汇量为43.8万t,约占杉木林全部碳汇量的96.0%;从坡位来看,在平地上杉木碳汇量很小,在山地上碳汇量为45.1万t,约占杉木林总储量的98.9%。  相似文献   
64.
乳酸菌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以同型发酵或异型发酵的方式产生乳酸、乙醇、二氧化碳等副产物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统称,不含芽孢,微好氧,绝大多数不会运动。乳酸菌广泛分布于食品或饲料中,可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自然界存在的乳酸菌至少可以划分为18个属。分别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双  相似文献   
65.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稳定的拮抗作用,在验证其发酵液对烟苗生长无害的前提下,利用四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装液量)三水平三重复正交试验,测定该真菌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烟曲霉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醇...  相似文献   
66.
一株高效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烟田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株筛选自重庆黔江烟区的健康土壤样品的细菌,对烟草青枯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它对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8.9 mm。进一步对菌株的胞外产物进行粗提取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粗提物浓度为250μg/片时,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圈直径为15.5 mm;MIC法测定其粗提物的IC50为342μg/mL,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虽稍有下降,但3 d后仍能保持在70%以上。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全细胞脂肪酸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67.
董昆明  陈亮  周晓见  靳翠丽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2-19175
[目的]对1株抑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进行筛选、鉴定和活性物质研究。[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并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手段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株编号为5B18的菌株,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cearum)有强烈拮抗作用。全细胞脂肪酸及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该菌提取物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为13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结论]该研究为从微生物角度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董昆明  周晓见  靳翠丽  封克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28-18130,18134
[目的]研究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和种类。[方法]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试验对广玉兰叶片提取物进行了铜绿微囊藻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其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藻活性物质,能够对铜绿微囊藻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些具有抑藻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结论]为新型藻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采用MTT法对分离自美国圣璜岛海域的251株海洋细菌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以期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天然产物资源。结果表明:54株海洋菌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在测试浓度为100μg·mL-1时,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50%,占总测试菌株的21.5%,其中有7株菌株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在85%以上。在所有活性菌株中,菌株No.657的活性最强,其液体发酵及固体发酵的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IC50分别为36.53、3.19μg·mL-1,经菌株形态的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变形斑沙雷氏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这表明,海洋微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菌株No.657是一株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菌,其固体发酵更适宜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临泉县脱贫攻坚现状,详细阐述了临泉县"三带一自"产业脱贫模式,即实施园区带动,突出特色产业脱贫;实施企业带动,构建企业帮带体系脱贫;实施大户带动,探索共享增收途径脱贫;实施自家发展,增强造血能力脱贫。总结了临泉县"三带一自"产业脱贫模式的启示,认为必须认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必须认真坚持积极担当、恪尽职守的责任追求;必须认真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基本原则;必须认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