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6篇
  8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周荣 《猪业科学》2023,40(3):85-86
<正>0引言我国作为生猪养殖业大国,生猪存栏量在全世界占有很大比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与饲料质量密切相关,维生素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极易被忽略,但是其对生猪健康至关重要,也是维持生猪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如果猪只机体缺乏维生素,则会导致相应的缺乏症,不仅会导致生猪生理代谢紊乱,还会对猪肉品质以及繁殖性能产生影响。有些维生素是可以通过机体自身合成的,  相似文献   
62.
任吉君  王艳  周荣  范伟林 《种子》2017,(8):129-131
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对罗勒的生长状况、光合效率、采种量、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整枝方式对罗勒的植物学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罗勒的种子产量和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处理D(摘除主枝,仅保留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采种量最高,其次为处理B(仅保留主枝、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考虑到整枝的成本投入问题,生产上采用处理B(只保留主枝、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猪粪堆肥腐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猪粪堆肥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堆肥温度第6d达到50℃,50℃以上持续时间达7d,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要求,C/N第20d下降为19.7∶1,第25d NH4+-N含量减少至72.6mg/kg,水溶性碳降低至4.7g/kg,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1.4%,上述指标均达到腐熟要求;对照堆肥温度第12d达到50℃,50℃以上持续时间为3.5d,第25d C/N为22.8∶1,NH4+-N含量为973.4mg/kg,水溶性碳含量为12.8g/kg,种子发芽指数为47.5%,均未达到腐熟要求;此外,添加菌剂处理堆肥物理性状明显改善,臭味明显减少。说明接种微生物发酵菌剂能明显加速堆肥的腐熟进程。  相似文献   
64.
赤霉素处理对鸭儿芹采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和喷药次数对鸭儿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0~300 mg/L赤霉素连喷10次处理鸭儿芹,所得到的种子产量和活力都比较高,适合在鸭儿芹种子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65.
水稻种子是否有光泽,是判断水稻种子优劣的标准之一。水稻中后期,高温、高湿、水稻群体增大,易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使秕谷增多、粒重下降,尤其是对水稻种子的商品性"色泽"的影响,人们一直寻找能够提高种子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然而,在水稻大田种植水平逐年提高、种子潜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条件下,水稻病虫害发生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筛选出一种高效、低残留、既能保叶保产、又能持续有效控制后期病害的药剂,对种子生产极为重要。于2017年开展了水稻后期防病用药对种子色泽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0~4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雏鸡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建立所检测指标与饲粮代谢能或粗蛋白质水平的回归模型,确定0~4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雏鸡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定饲粮中代谢能水平12.01、12.51和13.01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81%、20.81%和21.81%,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取810只遗传背景相同、体重接近、健康状态良好的1日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雏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试验持续28 d。结果显示:1)饲粮中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雏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龙骨长、体重以及十二指肠和回肠相对长度(P0.05),且与雏鸡的ADFI、F/G以及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2)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雏鸡的胸宽、肝脏指数、十二指肠与回肠相对长度(P0.05),且与雏鸡的胸宽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3)饲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雏鸡的ADG、F/G、十二指肠与回肠相对长度以及血清中T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通过拟合二次曲线,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6.991、12.979、10.524、11.968和11.775 M J/kg时,雏鸡的ADFI、F/G以及血清中GLU、TG和TC含量分别达到最佳水平;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为20.402%、20.730%时,雏鸡的肝脏指数、胸宽分别达到最佳水平。综合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推荐0~4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雏鸡饲粮中代谢能水平为11.812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20.566%。  相似文献   
67.
旨在探究山羊DCT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及相关转录因子对该基因的调控作用,为山羊DCT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山羊DCT基因5′侧翼区序列及第一外显子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人和小鼠DCT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同时结合在线启动子预测结果,采用快速克隆的方法构建5个5′系列缺失序列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以此为基础构建3′缺失序列的6个报告基因载体,并构建SOX10、MITF和OTX2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点突变的6个报告基因载体,以瞬时转染的方法转染A375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缺失片段和点突变片段的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山羊DCT基因11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990~+232bp的P3片段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片段(P0.01),基于P3构建的3′系列缺失片段中-881~-154bp的P8片段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片段(P0.01)。转录因子SOX10结合位点突变的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ITF和OTX2结合位点突变的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山羊DCT基因启动子核心调控区位于-881~-154bp区域,转录因子SOX10对山羊DCT基因发挥正调控作用,而转录因子MITF和OTX2对山羊DCT基因的调控作用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试验采用测序、拼接的方法得到坝上长尾鸡的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并通过NJ法构建坝上长尾鸡与其他鸟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先与中国原鸡聚为一类。说明坝上长尾鸡与中国原鸡(KJ778617)亲缘关系最近,中国原鸡(KJ778617)对坝上长尾鸡的形成过程做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小肠发育以及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与所检测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本研究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1:随机选取810只64日龄蛋鸡,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11.77(高)、11.27(中)、10.77 MJ/kg(低)]×3[蛋白质水平:16.50%(高)、15.50%(中)、14.50%(低)]试验设计,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分别饲喂上述9组试验鸡,试验期8周(10~17周龄)。试验2:试验鸡的分组情况保持不变,所有试验鸡饲喂同一饲粮(代谢能水平:10.91 MJ/kg;蛋白质水平:15.98%),试验期14周(18~31周龄)。试验1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ADFI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 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F/G均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蛋鸡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空肠和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结果显示:1)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呈下降趋势;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F/E)有显著影响(P0.05)。2)育成后期蛋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蛋鸡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育成后期ADFI、F/G以及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和蛋黄颜色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02、10.720、11.404、11.446、11.374和11.760 MJ/kg;通过对育成后期胫骨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5.300%。综合上述指标,推荐育成后期(10~17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代谢能水平为10.720~11.760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300%。  相似文献   
70.
培养课下自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生物统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利用统计原理揭示事物内在规律。课上讲授原理和方法,课下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推断思维、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畜牧专业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