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重要病害病原,前期研究表明,有性生殖的发生是群体结构变异的重要手段。【方法】在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采集晚疫病菌,分离纯化19株,其中A2交配型15株,是优势群体,A1A2交配型2株,A1交配型1株,自育型(SF) 1株;对来自不同寄主品种、不同交配型的4株菌株进行有性生殖诱导,以及对有性后代进行毒性测定。【结果】确定了3对卵孢子产生较多的亲本组合;采用改良的卵孢子萌发诱导方法得到的卵孢子有性后代菌株30株,卵孢子萌发率达6%。在有性后代群体中Avr-blb1无毒基因序列发生了多态性分离,其中亲本组合1、组合2和组合3的有性生殖后代序列多态性系数分别为0. 013,0. 010和0. 002;通过对马铃薯栽培品种合作88的毒性验证,发现组合1和组合3后代均有毒性分离现象。【结论】上述结果表明了有性生殖发生导致的无毒基因序列多样性对病原菌的毒性变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PV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方法]利用969个自交分离群体株系,采用田间性状调查、DAS-ELISA病毒检测、抗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田间调查PVY、PLRV抗病与感病的比为968.000∶1和41.130∶1,推测基因型分别为YYYy和RRrr,分离方式为染色单体随机分离和染色体随机分离;DAS-ELISA检测PVY、PLRV阴性与阳性的比为483.500∶1和19.617∶1,推测基因型分别为YYYy和RRrr,分离方式均为完全均衡式分离;分子标记RYSC3检测PVY抗性基因Ryadg有特异性和无特异性的比为322.000∶1,推测PVY基因型为YYYy,分离方式为完全均衡式分离;分子标记DMB32-11检测PLRV抗性基因Rlretb有特异性和无特异性的比为32.414∶1,推测PLRV基因型为RRrr,分离方式为染色体随机分离。[结论]3种试验方法均表明四倍体马铃薯"合作88"PVY抗性基因的基因型是YYYy,PLRV抗性基因的基因型是RRrr,二者在遗传分离时存在多种分离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基因组水平解析马铃薯品种‘合作88’(Solanum tuberosum‘Cooperation 88’)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了解其自交分离群体叶绿体基因组遗传组成和变异,通过对‘合作88’及其30个自交分离群体材料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并与其他11个茄科物种、拟南芥和水稻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作88’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环状结构,长度为160 323 bp,GC含量为38.6%,共注释29个tRNA基因和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自交后代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60 331~162 120 bp之间,注释预测基因数95~106个,GC含量36.7%~38.6%。进一步分析表明,‘合作88’和其30个自交后代叶绿体类型均为W型,未呈现出多态性。‘合作88’和其自交后代均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子代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4种碱基使用频率不同,推断其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有效密码子数和高频密码子数的差异为叶绿体基因组随机突变和翻译自然选择所导致。此外,16个正向重复序列中有12个存在于‘合作88’及所有自交后代中,另有4个为子代中新出现的。UPGM...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外来作物,其引入和传播在解决云南明清时期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考据发现,马铃薯传入中国和云南省的时间及主要路线,以及传入后在云南的传播路线。传入和传播路线主要为;(1)1615年后由印度经印—缅—滇通道传入滇西,并广泛种植于迪庆、丽江、大理和怒江州,此细胞质类型为W/α型;(2)1788年后经四川凉山州传入楚雄永仁,后在滇西各州及滇中广泛传播,此为W/α型;(3)1843年左右经贵州进入昭通,在滇东北及黔西南大面积种植,此为T/β型。马铃薯的传入及传播深远的影响了几百年来云南的农业结构、移民、矿产开发、少数民族迁徙及宗教信仰,其本土化也加快了主粮化进程并提供了科学育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1 技术简介 免疫接种是指使用疫(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剂,在平时对猪群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在可能发生或疫病发生早期对猪群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猪群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猪场综合性防疫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根据规模化养猪的特点,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防止外来疫病传人猪群、控制与净化猪群中已有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糖基转移酶通过参与多种物质糖基化修饰在植物抗逆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糖基转移酶基因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从马铃薯栽培种‘合作88’中克隆类糖基转移酶基因StKOB1,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功能。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StKOB1受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及乙烯利诱导表达模式,利用基因瞬时表达和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在本氏烟草中超量表达和沉默该基因,然后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tKOB1蛋白结构域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27~47 aa),1个糖基转移酶功能域(115~381 aa)。StKOB1基因受晚疫病菌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瞬时超量表达StKOB1基因未能增强植物抗病性,但与对照植株相比,Nb KOB1沉默植株的抗病性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说明StKOB1参与晚疫病抗性调控。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经济带的农业生产效率,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各区域当中,下游的农业生产效率值最高,上游最低,但各区域的效率值并无较大差距。各省(市)中,上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最高,而重庆市的效率值最低,且仅有重庆市的效率均值小于1。(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上游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游和下游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花生植株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自花生的茄青枯假单胞菌菌株T2015的ORF3突变体T2135/R在花生上的致病性显著降低,说明该基因与病菌在花生上致病有关。T2135/R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与野生型T2015没有显著差别,T2135/R产生的胞外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如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与T2015相比没有显著区别,说明该基因与病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病菌的胞外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无关。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云南省热带能源植物小桐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以云南省9个种源地的小桐子群体为材料展开联合分析。为了研究群体多态性,以MISA程序开发了8对SSR分子标记,PCR扩增后选取多态性较好的4对引物以9个居群95个材料DNA进行了扩增,发现JC01引物多态性最好,达0.711。聚类分析表明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可能作为云南省小桐子的亲本或起源,各居群间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对各采集地种子和幼苗时期生物学性状的综合考察发现地下部分鲜重(UFW)性状群体变异系数最大,分离明显。选择UFW极端差异的2个居群(版纳勐海和楚雄元谋)以BSA分离法进行RAD简化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组装分别得到2783和3033条contigs,利用GenomeScope对基因组组装数据分析发现2份材料均为二倍体,GWAS分析在全基因组水平挖掘到有效SNPs22756个,其中UFW高频SNPs集中于9号染色体,有3个候选蛋白与UFW性状连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不同地区小桐子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初步明确了云南本地小桐子种质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