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唐晓波 《贵州茶叶》2005,33(3):15-15,17
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主要分布在江苏、四川、浙江、福建、贵州、云南等省。以幼虫定居老叶背面刺吸危害茶树,幼虫、成虫均可排泄“蜜露”,滴于叶部背面,招致煤病孳生,阻碍茶树光合作用,严重时致使茶树中下部叶片一片漆黑,树势衰退,芽叶稀瘦,甚至枝叶枯竭。除茶树外,还危害油菜、山茶、柑桔、樟、榆等林木。我省西南和中部地区虫害较严重,为了能积极有效的进行防治,现将黑刺粉属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茶树原生长于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的生长和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耐阴喜温,喜空气湿度高、散射光的生态习性。针对这一特性,在茶园间作其他作物,可以改变茶园中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等生态环境因子,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43.
高抗优质绿茶新品系天府28号和天府1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35万亩,多为种性混杂的地方群体种茶园,而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较低,仅占茶园总面积的16.67%,其中当家品种主要是从省外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和福选9号等,由四川省自主选育且适合该省特定生态和气候区域的无性系良种不多。因此,选育适应四川省自然气候条件和适宜加工具有四川省名优绿茶品质风格及市场消费特点的新一代良种,尤其是高抗、优质良种是四川省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四川省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底质的改良效果,以沸石粉和膨润土1∶4的混合物为载体,将过碳酰胺和四羟甲基硫酸磷按不同比例投放到刺参养殖实验系统,测定底泥中COD及氨氮、硫化物和亚硝氮含量,并对不同组分底质改良剂的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底质改良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过碳酰胺的浓度变化对底质环境影响较四羟甲基硫酸磷更为显著(P=0.031),过碳酰胺、四羟甲基硫酸磷及载体含量比例为15∶15∶75的底质改良剂配方对底质改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5.
天府11号新品系是从四川群体茶园自然变异个体中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经品种比较、性状鉴定、生化分析、茶叶适制性和抗性研究。表明具有发芽较早、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制性强、品质优等特点,是我省新育成的早生、优质、高抗和适制名优绿茶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6.
通过调研宜宾市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宜宾红茶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红茶产业发展趋势,对宜宾市红茶产业的出路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宜宾红茶产业可以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提高加工技术、开发特色产品以及强化品牌塑造”等进行改进,以推动宜宾市红茶产业进一步发展,为川红工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古蔺县野生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揭示其遗传分化特征。【方法】利用GBS技术对65份野生茶树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基于获得的高质量SNP,对参试野生茶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Fst变量、系统进化、PCA主成分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65份野生茶树测序共获得74.48 G数据,540 633 8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比对获得769 893个高质量SN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28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PPL)为57.33%,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0.4267~0.914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1514~0.5000,基因多样性指数(Nei)与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分别为0.0632~0.1328和0.0404~0.12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312~0.1025,香农指数(Shi)为0.0576~0.1990,遗传分化指数Fst变化范围为-0.7042~0.4372;遗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可将65份野生茶树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而PCA分析则可划分为4个亚群。【结论】65份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指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存在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