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离获得低温脂肪酶产生菌和研究其酶学特性.[方法]对采自阿勒泰等地区的75份土样中脂肪酶产生菌进行富集和筛选,目的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后,对其产生的脂肪酶进行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菌株N6-12归属于假单胞属菌,可能为新种;其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酶催化的最适pH为6.5;金属离子Cu2、Fe3+等对酶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而Na+对酶有激活作用.[结论]菌株N6-12产生的脂肪酶属于低温脂肪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与核桃腐烂病之间的关系,为核桃腐烂病微生物调控技术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方法】以健康、轻度、中度和重度4类不同病害程度的12年生核桃树为试材,采用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和Biolog生态板测定其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的异同,分析其与病害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腐烂病发病程度核桃根际土壤三大可培养微生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与健康土壤相比,不同发病程度土壤细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轻度、中度发病土壤分别提高了15.67%和12.28%,重度发病土壤则下降了33.46%。轻度、中度和重度发病土壤放线菌数量分别下降了47.33%、32.98%和19.27%,真菌数量分别下降了49.32%、22.68%和42.68%。Biolog碳源利用表明,核桃腐烂病不同发病程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从144 h的AWCD值可以看出,腐烂病发病较轻的核桃根区土壤中,微生物活性最高,健康土壤降低了12.03%,中、重度发病土壤分别降低了14.56%和18.42%。轻度发病土壤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H)高于健康和中、重度发病土壤。健康和轻度发病的土壤微生物对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而腐烂病发病较重的土壤中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和酚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在减少。主成分分析表明,发病程度不同的核桃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差异。31种碳源中,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决定着主成分的分异。【结论】腐烂病发病程度较重的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低于健康和腐烂病发病程度较轻的土壤。根据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不同碳源,设计出合理的微量元素肥料,将有望减轻核桃腐烂病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耐热果胶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胶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酶 ,报道一株耐热性果胶酶产生菌及酶学特性的研究。经实验确定该菌株产生的果胶酶最适反应温度 6 0℃ ,液体酶 6 0℃保温 1h ,酶活保存 5 0 % ,最适反应pH 8.0 ,在pH4~ 10具有较好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24.
分析新疆典型干旱区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病害防治、品种选育和筛选功能微生物菌株提供参考。利用ITS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进行测序,并比较其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研究表明,苹果树叶片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共检测到真菌序列566453条,鉴定到5个门、15个纲、30个目、42个科及43个属。不同品种间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野苹果叶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均较高。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真菌菌群为子囊菌门(85.22%~98.68%),不同品种间差异不大。在纲和属上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子囊菌门中的锤舌菌纲和座囊菌纲为优势纲,相对丰度分别在17.48%~69.69%和28.21%~67.59%之间;可归类的优势真菌属包括小粉孢属(17.47%~69.68%)、链格孢属(13.36%~39.35%)、枝孢霉属(2.94%~8.80%)和隐球菌属(0.20%~2.36%)。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真菌共有属的OTU数有42个,占各样品相对丰度的99%以上,而独有属的丰度各品种均低于1%。由于长期适应干旱区环境,在属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确定辐射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一株高产多糖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及其多糖的抗氧化、絮凝特性和菌株的重金属离子的耐受特性.[方法]通过菌落形态和菌体特征观察,结合16S rRNA序列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了菌株的60Coγ射线照射;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使用Fenton法测定羟自由基(·OH)的去除率;对高岭土的絮凝作用以及对重金属离子耐受实验.[结果]该菌株为特里希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 Be14-2,可耐10 kGy辐照,其多糖含量为69.26;,在察氏培养基中多糖产量为7.655 g/L,去除50;的羟自由基(·OH)的多糖浓度为13.47 μg/ml,该多糖在30 mg/ml时絮凝率最大为84.73;.该菌株可耐受1 000 mg/L的Pb2+,最大耐受Zn2+为800 mg/L,最大耐受CO2+为400 mg/L,的最大耐受Cu2+和Hg2+为100 mg/L.[结论]菌株Be14-2产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性,具有絮凝特性,该菌株对重金属离子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耐辐射酵母状真菌进行黑色素粗提和特性研究.[方法]从辐射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一株产黑色素的酵母状真菌,提取黑色素.[结果]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菌株为Aureobasidium pullulans.其黑色素在紫外光谱下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尤其具有较强抗UV特性.将色素溶液与E.coli菌液配伍,可提高UV辐射下的E.coli存活率.[结论]耐辐射黑酵母黑色素具有较强耐UV辐射能力,为天然黑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利参考,同时为探讨耐辐射黑酵母产黑色素与其耐辐射特性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27.
复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黄酮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研究利用复合酶法结合醇提法提取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通过对不同酶的添加、酶的添加量、酶的配比、作用温度、pH、时间等单因素对甘草废渣中甘草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复合酶处理条件,即纤维素酶添加量为50 U/mL,果胶酶100 U/mL,反应pH 6.0、温度55℃,作用120 min,最终得率达到2.25;.较直接醇提,用该法甘草渣中黄酮得率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鉴定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原菌,分析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为高效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集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及微生物分子鉴定,分析生防菌拮抗效果。【结果】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原菌为厚孢镰孢菌变种(Fusarium chlamydosporum var. fuscum),其对达坂城蚕豆具有很强的侵染性,可达到100%致病。所采用的生防菌B6和B1均对病原菌株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大抑菌圈菌落比可达到1.90。【结论】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原菌为厚孢镰孢菌变种(Fusarium chlamydosporum var. fuscum)。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天然黑色素对生物农药的光保护作用,提高生物农药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为推广天然黑色素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出芽短梗霉MF1发酵获得天然黑色素,在农田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生物农药浓度为主处理,黑色素浓度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确定其最佳配伍,分析其对棉田产量的影响。【结果】当每667 m2棉田使用Bt 25 g、阿维菌素5 mL、甲维丙溴磷12.5 g,黑色素2.5 g时,蚜虫杀死率最大可达到97.7%,最大棉花产量可达14.3 kg/小区,显著高于对照小区。【结论】添加天然黑色素不仅可降低生物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具有提效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SP825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甘草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P825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甘草总黄酮的特性,确定其最大吸附率为94 mg/g;在pH值为4.0~8.0,黄酮溶液pH值对吸附率影响不大;最佳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最佳洗脱pH值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