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642篇
农学   412篇
基础科学   313篇
  289篇
综合类   2537篇
农作物   341篇
水产渔业   571篇
畜牧兽医   1534篇
园艺   458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开江县农业局在党组书记、局长唐天云的带领下,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苦练内功,外塑形象;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谱写了开江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开江县素有川东“小平原”之美称,辖20个乡镇,194个村,耕地36.3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经作物。经济作物中油橄榄、银杏分别发展到3万亩、2万亩,粉葛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992.
黄枝油杉由于其分布区狭窄,繁殖速度慢,资源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其种质资源,通过实验研究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别对2年生和4年生的黄枝油杉种苗性状特征描述,以地径和株高作为主要分级标准代表,运用Excel 2003和SPSS 26.0对种苗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将其种苗分别2年生和4年生分别分成了三级。2年生一级株高>20 cm,冠幅>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一级株高>127 cm,冠幅>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二级株高14~20 cm,冠幅8~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二级株高96~127 cm,冠幅38~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三级株高<14 cm,冠幅<8 cm,地径≥0.10 cm;4年生三级株高<96 cm,冠幅<38 cm,地径≥0.80 cm。  相似文献   
993.
勤得利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5、7、9、11月对勤得利湾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7门69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52.36%和20.11%。近亲鱼腥藻、铜绿微囊藻、普通小球藻、柱形栅列藻、四尾栅列藻、颗粒直链藻、细长锥囊藻、四角十字藻、浮球藻、含糊囊裸藻、针形纤维藻、尺骨针杆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1750.8×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517.3×104ind./L,占29.55%;生物量为16.082mg/L,硅藻最高,为7.285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2801.4×104ind./L,生物量以夏季最高28.235mg/L;水平分布采样点Ⅲ最高,平均为2158.6×104ind./L,采样点Ⅳ生物量最高为12.296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相似文献   
994.
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黏菌素被视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宠物和人类中已出现质粒介导的新型移动黏菌素抗性基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菌株将严重影响黏菌素的疗效,增大耐药基因跨物种传播的风险,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论文从目前黏菌素的使用情况、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黏菌素耐药菌流行现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伴侣动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转移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被看作是促进农户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资本组合方式的改变,也进一步影响着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因此,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下,以...  相似文献   
996.
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latus)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的特色经济鱼类和增殖放流鱼类,研究黄鳍棘鲷的食性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其的食物来源及其在食物网中的功能地位。通过胃含物形态学和18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万山群岛海域不同年龄(1~3龄)黄鳍棘鲷的食性变化特征。形态学鉴定发现黄鳍棘鲷胃含物中有贝类、蟹类和食糜。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共鉴定出黄鳍棘鲷胃含物中有真核生物16门84种,黄鳍棘鲷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节肢动物门的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和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软体动物门的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variabilis),脊索动物门的圆吻海鰶(Nematalosanasus),红藻门的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其共占总食物来源的66.73%。万山群岛黄鳍棘鲷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食,对植物性饵料的摄食相对较少。对1~3龄黄鳍棘鲷食性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黄鳍棘鲷的主要摄食种类逐渐由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转向脊索动物门,摄食的生物物种数量逐渐减少。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解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为明确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运用输出系数法,对2015年汉江流域范围内的13个地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量进行估算,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污染评价,再运用GIS软件分析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快速聚类法划分汉江流域各地市的农业面源污染类型。结果表明:2015年汉江流域的TN、TP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79 127、26 975 t,相应的等标污染负荷量为2.26×10~(11)、1.68×10~(11)m~3;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TN等标污染负荷贡献率最大的污染源是农田化肥,TP等标污染负荷贡献率最大的污染源是畜禽养殖;TN、TP的等标污染负荷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各地市的等标污染负荷仍存在差异,等标污染高负荷区集中在流域中游,TN、TP的等标污染负荷最大值均出现在流域中游的南阳市;基于快速聚类结果确定汉江流域主要有6种污染类型。汉江流域的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物污染负荷和空间分布研究为汉江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生菜地上部镉累积规律及其与矿质元素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镉污染条件下日光温室生菜在整个生育期内对镉的吸收规律及其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立生二号生菜作为供试材料,种植在镉污染(Cd浓度1.87 mg·kg~(-1))日光温室内。在整个生育期不间断采样,测定生菜地上部Cd及Fe、Mn、Cu、Zn、Ca、Mg含量。结果表明,生菜地上部Cd浓度在苗期从2.70 mg·kg~(-1)增加到3.62 mg·kg~(-1),器官形成期从3.62 mg·kg~(-1)降低到2.40 mg·kg~(-1),抽薹期从2.40 mg·kg~(-1)降低到1.64 mg·kg~(-1)。单株生菜地上部Cd累积的速率可以用"S"型曲线方程进行描述(R~2=0.99)。苗期、器官形成期和抽薹期Cd累积速率分别为0.098、0.516、0.056μg·株~(-1)·d~(-1)。Cd与Fe、Mn、Cu、Zn、Ca、Mg浓度相关系数在整个生长阶段生菜分别为-0.77、-0.31、-0.06、0.09、0.46、-0.10,在营养生长阶段分别为-0.43、0.25、-0.06、0.16、0.56、0.41,在生殖生长阶段分别为-0.82、-0.26、0.72、0.93、0.42、0。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生菜地上部Cd浓度的变化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高度相关,Cd浓度在苗期增加,在器官形成期和抽薹期降低。约15%的Cd累积发生在苗期,约80%的Cd累积发生在器官形成期,约5%的Cd累积发生在抽薹期。整个生长阶段生菜地上部Cd浓度和Fe浓度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和Ca呈显著正相关;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菜地上部Cd浓度和Ca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在生殖生长阶段生菜地上部Cd浓度变化和Fe显著负相关,和Zn、Ca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水稻种植中沼液合适的施用方法,研究不同沼液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营养生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增加追施沼液量易促使中小分蘖发育成长,使小穗所占比例提高,同时也易导致贪青迟熟,从而使千粒重、结实率、穗粒数等发生下降趋势,不利于产量提高,也对稻米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在水稻种植中应提高基肥沼液比例,控制追施沼液用量,基肥与穗肥以3∶1的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00.
交联胍胶压裂废液,尤其是初期废液黏度高、稳定性好,对污水处理系统冲击大,致使其水处理回用及达标外排困难。为有效降低压裂废液黏度,考察了胍胶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及类型、助排剂加量等对胍胶压裂废液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胍胶,交联剂及助排剂质量分数、悬浮物颗粒质量浓度、含油量、pH值的增大,胍胶压裂废液黏度均增大;随着矿化度的增加,悬浮物颗粒尺寸的增大,胍胶压裂废液黏度减少;交联剂浓度相同时,有机锆交联剂交联效果优于有机硼交联剂,其中胍胶与交联剂质量分数变化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