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4篇
  14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31.
随着全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思政元素,已成为目前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线上课程思政质量,笔者针对思政教学素材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分析线上教学的特点,探讨了适合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资源库的建设方案,阐述了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尝试在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个人发展”为一级元素指标的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元素结构体系,并对该资源库建设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532.
通过人工感染建立了ALV—J、REV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1日龄肉仔鸡的病理模型。初步研究表明混合感染使试验鸡的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器官萎缩、对细菌易感性及死亡率等指标显著升高。 动态病理学研究表明:REV感染主要引起骨髓网状细胞及淋巴样细胞弥漫性或灶状浸润,ALV—J感染主要引起骨髓髓系细胞灶状或弥漫性显著增生,混合感染时骨髓病变与REV感染基本一致,但相对较严重,并见ALV—J感染病变。各病毒感染组免疫器官均发生了严重的实质萎缩性病变,病变以混合感染组最重,REV组次之。在某些组织器官ALV—J组见嗜酸性粒细胞样的瘤细胞浸润增生,REV组见网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样瘤细胞浸润增生,而混合感染组见以上两种瘤细胞增生。从混合感染组的病变来看,在致病性上ALV—J与REV之间的确存在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加重,但混合感染早期尚未发现REV对ALV—J致瘤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3.
为了在牛的冻精生产中快速而准确地测定精子密度,制作合格的冷冻精液方法,应用日本进口的分光光度计来随机检测了33头次精液的光密度值,并用血球计数板在电视显微镜下计测相应的精子数量。以光密度为自变量,精子数为依量,用相关表计算出相关系数(r=0.9367)和回归系数(6=13.8293),确立回归方程为y=2 bx=13.8293 0.5716。用已确立的回归方程计算各种光密度时相应精子数值,并制出稀释倍数表。结果表明:用该分光光度计所测定的光密度值和精子数间的相关系数属强正直线相关,说明用该分光光度计测定种牛精子密度有较高的可靠性。所制定的稀释倍数表对稀释倍数的确定快速而准确。  相似文献   
534.
cGAS作为一种新型的胞质DNA受体,在宿主抵抗DNA病毒而触发的天然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是无囊膜的一种双链DNA病毒,可引起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为明确鸡cGAS(chcGAS)基因功能,探究在鸡肝癌(LMH)细胞中过表达chcGAS以及FAdV-4感染前后细胞定位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针对chcGAS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分析该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同源性以及预测该基因的结构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hcGAS进行原核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FAdV-4感染LMH细胞前后chcGAS细胞定位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克隆得到大小为1 317 bp的chcGAS基因,与其他物种同源性为50.5%~84.4%,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chcGAS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质的形式在上清液处表达,目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5 000,与预期大小相符。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AdV-4感染可导致定位于细胞核膜上的chcGAS蛋白转移到细胞...  相似文献   
535.
吡虫啉对稻水象甲卵巢发育和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 ̄1996年在浙江省双季稻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对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和产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100mg/kg的剂量浸秧根后,稻水象甲成虫卵巢发育速度减慢,小管内未成熟卵的卵黄消解而成熟卵粒堆在侧输卵管萼内难以产生。插秧10d后,处理田的着卵量仅为对照田的4.2%,吡虫啉浸秧根可有效控制越冬代稻水象甲主迁种群在早稻本田的产卵,且不影响稻田天敌种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536.
通过探究不同强化处理措施对铜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解释土壤微生物影响植物吸收累积重金属的机理以及提高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效率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强化处理措施下的土壤微生物进行16SrDNA测序,揭示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微生物群落共覆盖42个门,145个纲,359个目,562个科,1060个属,2290个种。在门水平上,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较为相似,优势物种相同,丰度较大的门类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在OTU水平上,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对微生物群落影响排序为:铜胁迫>螯合剂>有机物覆盖;不同处理出现了特异物种,空白对照和其他处理差异性最大,铜胁迫处理和有机物覆盖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最为相近。铜胁迫均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螯合剂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最大,且群落多样性和有机物覆盖处理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37.
为给污染土壤安全生产筛选适宜小麦品种,以17种常见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豫北某污染石灰性土壤种植,比较各品种小麦籽粒中重金属镉(Cd)、铅(Pb)、铁(Fe)、锰(Mn)、铜(Cu)、锌(Zn)元素的积累水平,并分析其根际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与籽粒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Cd含量为2.17 mg/kg,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试验地属于安全利用类土壤。不同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小麦品种北10的籽粒Cd含量最低(0.12 mg/kg),其次是偃科048,偃展4110籽粒Cd含量最高。试验地各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的限量值(0.10 mg/kg)。就籽粒Pb含量而言,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且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限量值(0.20 mg/kg)。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占全Cd含量的比值较高,为46%。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籽粒Cd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Fe、Zn是Cd的拮抗元素,本研究所...  相似文献   
538.
为获得鸡DDX41(chDDX41)的原核表达蛋白,探讨chDDX41的细胞定位及其在禽腺病毒4型(FAdV-4)感染引起的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根据GenBank中chDDX4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LMH细胞cDNA为模板扩增,将扩增序列连接至pET-32a、pCAGGS-HA、pCMV-3×Flag和pmCherry-C1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pET-32a-chDDX4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hDDX41在鸡肝癌细胞(LMH)和鸡巨噬细胞(HD11)中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在LMH细胞中过表达chDDX41对IFN-β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得到1 854 bp的chDDX41基因,共编码617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T-32a-chDDX41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方式在上清液中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在90 ku左右有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chDDX41在LMH和HD11细胞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FAdV-4感染过...  相似文献   
539.
O-LIS-E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思政培训团队在大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实际案例基础上凝练总结而成。该模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教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已在国内数十所高校教师中广泛使用,其内容和建设成效被《中国教育报》和《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通过介绍O-LIS-E课程思政教学模型内涵与实践探索案例,帮助专业课教师思考有效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教学途径,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