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毕节市因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贵州省的主要烤烟产区。云烟105是目前毕节烟区开始推广种植的后备新品种。为了掌握云烟105在毕节烟区的生长情况,尤其是深入了解该品种在毕节烟区气候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在2020-2021年对毕节市五个县的十一个烤烟种植区开展了系统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烟草靶斑病、病毒病和气候斑在云烟105的发生比较严重,其他病害发生较轻,虫害发生不明显。并且,病虫害发生情况与该地区同期其他烤烟品种相类似。基于此调查结果,对毕节烟区云烟105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以毕纳1号烟草为供试材料,研究8种诱抗剂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和气候斑点病的控制作用及对烟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诱抗剂对烟草PVY相对防效达到20.55%~42.57%(威宁黑石点)和20.95%~36.93%(纳雍龙场点),对烟草气候斑点病相对防效达到16.26%~74.72%(威宁黑石点)和24.34%~73.12%(纳雍龙场点);其中综合防效较好的诱杭剂为甲基硫菌灵+碧护+磷酸二氢钾混配和植物酚多精+氨基寡糖素+磷酸氢二钾混配。喷施诱抗剂能够增强烟株长势,提高烟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改善烟叶农艺性状,提高烟株抗病性。  相似文献   
23.
毕节市烤烟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毕节市烤烟生产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在分析贵州烤烟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对毕节市烤烟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蠋蝽对黏虫的捕食能力,在试验条件下进行蠋蝽3龄、5龄若虫以及雌成虫分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将各龄期蠋蝽饥饿24 h后投放不同密度黏虫,采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数据明确其控害效能。结果显示蠋蝽3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ongⅡ模型;各龄期蠋蝽对3龄黏虫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3龄若虫(0.621),雌成虫(0.576),5龄若虫(0.568);蠋蝽雌成虫(14.40)的控害效应最高。各龄期蠋蝽对5龄黏虫的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雌成虫(0.778),5龄若虫(0.475),3龄若虫(0.365);蠋蝽雌成虫(7.14)的控害效应最高。随着黏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本研究显示,蠋蝽对黏虫具有较大的控害能力,在利用蠋蝽对黏虫进行生物防治时,选用雌成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5.
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复合菌株的筛选与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拮抗菌株进行复配筛选,以期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高效生防资源。从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泸州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细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相容性试验测定亲和性较好的菌株组合,对获得的菌株和复配菌株进行进一步盆栽和大田试验,测定其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并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在采集到的17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247株细菌,初筛获得19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相容性测定筛选出6株亲和性较好的拮抗细菌B3和B64、B41和B57以及L7和L47。进一步的抑菌、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以复配菌株B41B57和L7L47抑菌效果最佳,盆栽试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72%和77.95%,大田试验中防治效果分别达67.99%和71.40%,且复配菌株抑菌效果高于单一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拮抗细菌B4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7、L4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B5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复配菌株B41B57和L7L47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的有效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不同烟苗密度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繁殖的影响,提高繁蜂效果。[方法]采用4种密度(40、80、160、322株/盘)的烟苗繁殖烟蚜茧蜂,调查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繁殖量、烟蚜茧蜂寄生率和发病率、繁蜂生产成本。[结果]各处理的烟蚜、寄生蚜、僵蚜数量与烟苗密度的相关性表现一致,均随着烟苗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在蚜霉病发病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蚜霉病发病率与烟苗密度呈正相关;80株/盘密度的繁蜂效果最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毕节市烟蚜茧蜂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研究不同饲料对粘虫繁殖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粘虫饲料。[方法]采用不同饲料饲养粘虫幼虫,对粘虫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粘虫个体重量、繁殖力、死亡率影响较大,以玉米苗饲养粘虫效果最优,粘虫化蛹率为91.71%,产卵量为611.49粒/只,卵孵化率为66.38%,其次是墨西哥玉米草,粘虫幼虫重量为0.329g/头,羽化率为93.83%。人工饲料生产成本最高,墨西哥玉米草生产成本最低,比人工饲料降低成本52.76%。[结论]墨西哥玉米草最适合用作规模化饲养粘虫。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毕节烟区不同生态区(光照、降雨、温度等)对烤烟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多酚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和大方县植烟生态区种植云烟105和云烟116,并对中部烟叶多酚类物质及常规化学品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烟生态区、品种及其互作对多酚含量的贡献不同,生态区对烤烟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总酚的贡献率分别为22.68%、7.68%、9.67%、94.40%、9.48%和3.14%;品种的贡献率分别为68.53%、60.91%、82.39%、0.04%、63.10%和69.34%;生态区与品种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8.79%、31.41%、7.94%、5.55%、27.42%和27.52%。云烟105在大方生态烟区的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更高,而云烟116在威宁生态烟区的莨菪亭含量更高。烟叶多酚含量与磷、钾、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烟叶多酚及化学成分来看,毕节新引进的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更适宜种植在大方地区,且云烟105表现优于云烟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