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58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本文介绍了精确农业中定位养分管理的实施与应用状况,包括土壤信息的获取及管理等。提出根据国内各地具体情况,研究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水平的养分管理技术,逐步形成一种相对简单但效果明显的精确农业方式。  相似文献   
72.
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简析了我国有机肥施用现状,指出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源于NO-3 N污染、P素非点源径流损失、重金属污染、盐胁迫及病原物危害等方面,并简述了相应的预防研究内容及对策  相似文献   
73.
荔枝主栽品种树体营养累积特点及与土壤养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栽品种成年挂果树养分需求参数及树体营养与立地土壤性质关系,为荔枝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华南主产区挖取树龄约15年的‘妃子笑’等10个主栽品种各1株,调查树体生物学性状,并采集叶片、果实、树干和根系样本,研究树体不同部位养分累积特点及树体营养与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荔枝单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58.2~344.9 kg;单株果实生物量为38.4~101.8 kg,占地上部生物量的18.0%~38.1%。荔枝叶片N含量最高,树干则以Ca或N含量最高,外果皮、内果皮、果肉和种子一般以N或K含量最高,根系则Ca含量最高,Mo在多个品种的多个部位中均未检出。以生产50 kg果实计,地上部N、P、K、Ca和Mg累积量分别为811.9、86.4、586.0、792.5和112.8 g,随50 kg果实收获带走的养分量为N 114.5 g、P 14.4 g、K105.1 g、Ca 21.6 g和Mg 12.5 g,带走养分量占地上部树体各养分总量的15.8%、18.9%、20.2%、3.4%和12.6%。叶片K、Ca、Mg含量与土壤有效K、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为维持荔枝立地土壤肥力、保障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荔枝收获果实及修剪带走的养分量是荔枝翌年养分施用量的下限。土壤有效K、Ca和Mg含量可预测荔枝叶片K、Ca、Mg含量。今后将加强对荔枝Ca、Si和Mo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PCM)]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别菜心产量差别较大。连续6茬试验中,CM+BSP处理菜心产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CK处理,BSPCM处理菜心产量仅次于CM+BSP处理。BM、CM+BSP、BSPCM处理能提高土壤pH,降低连作土壤的酸化风险。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CM+BSP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持续增加,显著高于原始土壤和其他施肥处理,BSPCM处理次之。CK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量均比原始土壤下降。在连作菜地蔬菜生产中,在施用无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水沤腐熟鸡粪,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不但可提高蔬菜产量,而且具有培肥、活化和改良土壤生物质量的作用,有利于减轻蔬菜连作障碍,实现集约化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5.
以鸡粪和米糠为原材料生产商品有机肥,在不同生产进程中接种复合芽孢杆菌剂,比较不同生产工艺有机肥在蔬菜上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堆肥完成后且包装前接种复合芽孢杆菌剂的生产工艺对高温期的延长效果最好,复合芽孢杆菌剂和原材料一起进行堆肥的生产工艺次之,再次是不添加复合芽孢杆菌仅以原材料进行堆肥的生产工艺.堆肥完成后且包装前接种复合芽孢杆菌剂的生产工艺所生产的有机肥最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可见,包装前接种复合芽孢杆菌的商品有机肥肥效明显优于加入复合芽孢杆菌后进行堆肥的商品有机肥.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富磷土壤栽种大白菜的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磷对当季大白菜的产量及品质均没有影响;在氮、钾肥配施的基础上喷施锌和钙,提高了大白菜的产量及种植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白菜的内在品质,明显改善了大白菜的商品外观。  相似文献   
77.
鹰嘴蜜桃养分累积分布特性与流胶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鹰嘴蜜桃产区挖取成熟期中高产鹰嘴桃3株,研究鹰嘴蜜桃的养分累积及分布特性与流胶病发生的关系,并开展鹰嘴蜜桃平衡施肥示范。结果表明,在鹰嘴蜜桃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 N、 Ca、 Mg、 S、 Mn、 Cu、 Zn、 B,以叶片含量最高;Fe、 Mo、 Si含量以根最高;K含量以果肉最高;P含量在叶片、 根和果肉中相差不大。每生产50 kg果实,鹰嘴蜜桃树体(除根系外)需要累积N 2.137 kg、 P 0.184 kg、 K 1.261 kg、 Ca 2.119 kg、 Mg 0.205 kg、 S 0.094 kg、 Si 0.053 kg、 Cu 582 mg、 Zn 10912 mg、 Fe 17847 mg、 Mn 8689 mg、 B 2152 mg、 Mo 20.9 mg。每收获50 kg果实,其带走的养分量为N 0.620 kg、 P 0.077 kg、 K 0.678 kg、 Ca 0.263 kg、 Mg 0.035 kg、 S 0.021 kg、 Si 0.003 kg、 Cu 226 mg、 Zn 1651 mg、 Fe 3601 mg、 Mn 436 mg、 B 958 mg、 Mo 8.8 mg。初步推断出鹰嘴蜜桃流胶病的发生是与其树体K/N低和N/B高有关。通过平衡施肥示范可有效减轻流胶病的发生,明显提高鹰嘴蜜桃果实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78.
本文研究了钾肥及不同形态的镁、硫肥配施对沙田柚的营养生长、柚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镁可大大减轻沙田柚叶片的缺镁症状;在土壤含钾、硫较丰富,镁含量中等的情况下,施用镁、硫肥配施仍然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柚果品质;配施碳酸镁及硫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优于硫钾镁肥。  相似文献   
79.
广州市郊菜园土和蔬菜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广州市郊的菜园土和蔬菜调查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精耕细作,广州市郊的菜园土肥力较高,其中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高于正常水平,除有少数土壤缺铜外,微量元素分含量都较高,大部分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含量和全氮含量偏高,其中白菜类和绿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较严重,各种蔬菜的含磷量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大部分蔬菜种类的含钾量偏高;有2/3的蔬菜缺镁,除极外个别蔬菜缺锌或少部分蔬菜含铁过量外,其余蔬菜的铜,锌,铁,锰含量  相似文献   
80.
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收获完毕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福建省荔枝主产区采集210 个荔枝园土壤样本, 检测了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百虫、乐果和敌敌畏等9 种荔枝常用农药的含量。结果显示, 多菌灵是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最常检出的农药, 检出率分别为48.1%和84.0%。广西荔枝产区土壤代森锰锌、敌百虫和乐果均未检出, 其他5 种农药检出率均低于10%。福建荔枝产区甲霜灵和氯氰菊酯检出率均为24.0%, 其他6 种农药均未检出。广西荔枝产区土壤未检出或只检出1 种农药荔枝园分别占采样荔枝园的48.6%和38.4%, 福建荔枝产区分别占56.0%和8.0%; 检出2 种农药的广西荔枝园占11.4%,福建占32.0%。广西荔枝园土壤平均含量最高的农药为氯氰菊酯(5.0 μg·kg-1), 敌敌畏次之(1.9 μg·kg-1), 其他4 种检出农药不超过1.0 μg·kg-1。福建荔枝园土壤平均含量为多菌灵(0.77 μg·kg-1)>甲霜灵(0.65 μg·kg-1)>氯氰菊酯(0.48μg·kg-1)。虽然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比广西普遍, 但两地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仍属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