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以津原38为供试品种,采取本田基施和烤田时灌根各500倍液的菌剂处理,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菌剂处理比空白对照增产水稻32.6 kg·(667 m~2)~(-1),增产7.34%,增产极显著,有效穗增加6.17%。  相似文献   
62.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壤As污染问题口益严重.采用露天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As(111)污染土壤上,添加粉煤灰和碳酸钙对小麦成熟期产量及其性状、小麦根、茎叶和籽粒As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粉煤灰和碳酸钙对土壤As(Ⅲ)污染修复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100 g·kg-1的粉煤从或1.0 g·kg-1的碳酸钙能使小麦株高、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在As(Ⅲ)污染土壤上,100 g·kg-1的粉煤灰处理显著地增加了小麦产量(P<0.05),极显著地降低了小麦籽粒As含茸(P<0.01);1.0 g·kg-1的碳酸钙处理极显著地增加了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P<0.01),显著地降低了根中As含量(P<0.05),极显著地降低了籽粒As含量(P<0.01).因此,在As(Ⅲ)污染土壤上,添加100 g·kg-1的粉煤灰或1.0 g·kg-1的碳酸钙能使小麦产量升高,籽粒As含量下降,有效地缓解As(Ⅲ)对小麦的毒害.  相似文献   
63.
厌氧氨氧化是一种高效的脱氮处理工艺,但其启动和运行过程困难,高效反应器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改进的上流式双层厌氧滤器开展厌氧氨氧化启动反应的试验研究。在反应器填料上分别接种反硝化污泥、厌氧污泥、混合污泥,通过模拟废水提供自养反硝化条件,并逐步提高基质浓度和水力负荷,促使菌群向厌氧氨氧化反应转变。试验发现,反硝化污泥、厌氧污泥、混合污泥均可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时间分别为42、54 d和45 d。以反硝化污泥为接种物的启动效果最好,启动时间较短且废水氮素去除率高,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82.2%。双层填料的反应器有效提高了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该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对氨氮、亚硝氮的适宜浓度负荷为270、360 mg·L-1,废水中COD浓度不宜超过150 mg· L-1,系统中存在厌氧氨氧化和甲烷化共存的效应。  相似文献   
64.
用沼渣秸、 秆等制成蓄水保肥材料,将其蓄足沼液后埋置在果树根区,可有效改善果树的水肥供应.为验证沼渣沼液穴贮在樱桃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在大田试验中设置了对照(CK)、蓄水保肥材料蓄足清水并浇灌清水(BR)、蓄水保肥材料蓄足沼液并浇灌沼液(BS)3个处理.结果表明,BR及BS处理对填埋沟周围土壤水分的提高和保持具有较强的影响,埋置30天内,有效提高了离填埋沟60 c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含量;BR及BS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樱桃树的短枝率及总枝量,改善果树营养状况;与对照相比,BS处理使樱桃树的单株产量增加21.76%,单果重增加28.89%;BS处理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营养的成分含量显著增加,土壤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与BS处理相比,BR处理的有益作用有所降低,表明沼渣沼液穴贮可改善果园水肥营养状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5.
香菇,我国的生产数量、面积以及花菇的产品质量、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尤其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后,先有河南的“泌阳花菇甲天下”闻名于世,后有东北地栽香菇以及花菇生产的崛起,均令中国香菇赢得国际市场跨出了关键性的步伐;此后,我国大陆的香菇生产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有诸如山东的惠民,河北的平泉、遵化等地,纷纷崛起为“香菇之乡”,丰富了市场的同时,为当地菇农和财政的增收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设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菌渣还田的响应,为实现设施瓜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草菇菌渣为材料,在山东省莘县进行了田间试验,以常规鸡粪还田为对照(CON),设置5个菌渣(FR)还田量,研究菌渣还田对设施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微生量碳(MBC)、氮(MBN)的影响。[结果] 5个菌渣还田处理的菌渣使用量分别为15,30,45,60和75 t/hm~2)相比CON增加了SOC和TN。SOC分别增加了12.0%,11.2%,21.6%,33.1%和31.7%,TN分别增加了3.1%,6.3%,19.9%,29.4%和26.4%。除FR_1以外,其他4个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增加了MBC和MBN,MBC分别增加了16.1%,19.9%,36.8%和50.7%,MBN分别增加了3.3%,37.7%,40.4%和60.9%。相比CON,高量菌渣还田处理增加了MBC/SOC和MBN/TN。相关分析表明,MBC,MBN与SOC和TN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菌渣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微生物碳、氮。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随着菌渣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菌渣还田是提高设施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 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芽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结论]林下培育木耳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12.2%。  相似文献   
68.
麦巨金微乳剂对小麦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化学调控剂麦巨金微乳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和拌种两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小麦形态、茎秆结构、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麦巨金微乳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茎秆抗倒能力.施用麦巨金微乳剂后小麦基部节间长度降低,而基部节间单位长度重量增加.抽穗后化控处理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均比对照高,并且在灌浆时差异显著.喷施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拌种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5 mL/10 kg拌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高16.6%.  相似文献   
69.
野生松蘑的总产量除受自然气候影响外,着生面积大小也是主要因素。野生松蘑在自然条件下着生面积扩展缓慢,因此尝试通过播撒子实体碎屑扩大其着生面积,以提高其总产量。试验结果显示,当松蘑碎屑土(松蘑子实体碎屑与细土的混合物)播撒量为30 kg·667-1m-2,撒播间隔为12 d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0.
正交胶合木(CLT)作为推动现代木结构建筑向多高层发展的新型工程木产品,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CLT结构建筑因其环境友好性等优势,在当前倡导生态文明、绿色建筑的背景下方兴未艾。对CLT结构建筑体系的组成、形式、体系类型和抗侧性能、节点连接进行总结,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CLT市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