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解决费乌瑞它马铃薯种薯退化问题。[方法]利用植物茎尖脱毒培养技术对费乌瑞它马铃薯进行脱毒。[结果]芽外植体灭菌方式以5%NaClO_3 min+0.1%HgCl_2灭菌7 min+70%乙醇0.5 min组合效果最好;芽外植体消毒灭菌后在MS基本培养基中培养效果最好;6-BA、NAA对芽外植体的诱导和分化有促进作用,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此时芽分化成苗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费乌瑞它马铃薯种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鑫瑞普999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XB01为母本、XA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叶片半上冲型,适宜种植范围广,幼苗拱土能力较强,因其产量高,耐密植,强抗病性等优势,甚受农民们的青睐。于202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200016。2021年上市,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五抗品种。  相似文献   
13.
超级玉米是在现有玉米杂交优势利用的基础上,针对创新研究内容、突破杂优增产潜力、实现品种的零风险、低耗、资源高效利用化,以便充分发挥玉米的生产潜力,最终达到玉米生产最大增值效益的跨越。针对我国现有种质利用状况、品种的增产潜力、专用化以及不同地域生态区特征、复杂的栽培制度等,"超级玉米"的内涵要有一定的广延性,赋予其更广泛的内容。"超级玉米"不仅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更远的追求目标,而且会促使我国玉米育种遗传基础理论得以不断创新。"超级玉米"实现高产、超高产,必须依赖群体密植化。因此,耐密玉米品种的选育是超级玉米遗传育种理论不断创新的重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4.
几个自选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1个自选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其玉米籽粒产量等9个数量性状不同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忻831、忻662、忻923、忻915的利用价值较高,可能成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出籽率、行粒数可以早代选择;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产量、秃尖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林区建设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春  牛瑞萍  姜庆国 《森林工程》2007,23(5):78-80,84
分析我国林区建设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现状,指出现行指标体系的主要缺陷,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三方面构建出新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藜麦苗菜的适宜采收期,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大棚种植、大田种植两种模式,副区为忻藜1号、忻藜6号,JLSP三个品系,裂区为22 d、30 d、38 d、46 d四个采收期,比较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采收期藜麦苗菜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结果显示,随着采收期延迟,藜麦苗菜株高、鲜质量、纤维束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升高;大棚藜麦苗菜株高、鲜质量、维生素C含量高于大田种植,蛋白质、纤维素、脂肪、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大田种植,忻藜1号营养品质优,忻藜6号鲜质量高,因此,本地区大棚藜麦苗菜采收期为30~38 d,大田藜麦苗菜采收期为30 d。  相似文献   
17.
晋单54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004年以自选系忻14-3b为母本,X1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山西省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该品种种植可稀可密,稀植一般45 000~49 500株/hm2,密植可达52 500~60 000株/hm2,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审定编号:2007007)。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玉米产量找到适宜的施肥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施肥比例试验和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氮磷不同量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把土壤和作物结合起来考虑时,作物苗期土壤供肥存在特定施肥比例.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围内,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且存在特定的施肥比例.[结论]在平衡施肥中,除了氮磷施用量之外,氮磷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19.
商业化育种新形势下玉米品质育种动态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玉米的商业化育种现状与发展分析,针对玉米品质育种动态、问题,探讨了今后我国玉米的品质育种相应的改进途径与走向,为当前商业化育种新形势下的玉米品质育种指出了研究、培育及发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晋糯20号玉米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给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密度梯度(4.50 万、5.25 万、 6.00 万、6.75 万株 /hm2),副区为4个行距(40 cm、50 cm、60 cm、40 cm+60 cm),共16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晋糯20号鲜穗重、百粒重、穗长、产量影响极显著,行距对鲜穗重、产量影响差异,密度行距互作对产量影响极显著。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晋糯20号单株干物质呈下降趋势,鲜穗产量呈先增后降再增的变化趋势;密度为 5.25 万株/hm2 处理下,产量最高,穗长、穗质量和百粒重也表现较好,此密度下配40 cm+60 cm行距,鲜穗产量可达(13 992.90±142.50) kg/hm2,优级穗率最高,为92.5%。此外,密度对优级穗率影响显著,宽窄行可以提高优级穗率。建议在晋糯20号的种植过程中,采用 5.25 万株 /hm2 配40 cm+60 cm行距,可明显提高产量与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