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42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75篇
  42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自2010年相继引进了夏红、早翠绿、华美、华硕、望香红等早中熟苹果品种,并观察其在黄河故道地区的表现;从果实性状、抗病性、成熟期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早中熟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前景。结果表明,夏红、K12、华硕、国庆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育成)4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2.
为解决镰刀菌病害对大豆种植业造成的损失,避免化学药剂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风险,本研究分离针对大豆镰刀菌病害的生防菌,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生防菌类型,并通过温室试验验证生防菌对大豆尖孢镰刀菌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共分离得到144株菌,其中1种Y8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大豆专化型有较强的防治效果,这种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微生物。试验结果显示:Y8菌株能够有效保护大豆免受尖孢镰刀菌的侵染,使大豆的病情指数降低42.23%。相对于对照组,Y8菌株使大豆的生物量提高45.9%,使根生物量提高73.3%,大豆籽产量提高35.4%,叶绿素含量提高22.7%。这可能是由于Y8菌株成功的在大豆根际定植,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并且其次生代谢物能促进大豆的生长。本研究发现的假单胞菌属微生物可为大豆尖孢镰刀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3.
目的离体多倍体育种是枣树育种的重要方法,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枣树离体多倍体育种体系,加快枣树多倍体种质的创制。方法以茶壶枣无菌叶片为材料,将预培养不同天数(7 ~ 20 d)的叶片固定后制成石蜡切片,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适宜的预培养时间。在此基础上,将叶片不定芽再生技术与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相结合,在叶片预培养8、9、10、11 d后,分别用70和9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48和72 h,并对处理后得到的不定芽进行流式细胞术倍性检测。结果通过对叶片最佳预培养时间的细胞学研究可以得出,茶壶枣无菌叶片在预培养8 ~ 9 d时,分生细胞的分裂能力最强,且未出现分化现象,在此时期用秋水仙素对叶片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诱导率,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嵌合体和混倍体的出现。染色体加倍试验发现,在预培养8 d后,用7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其诱导率最高,达4.11%,并成功获得8株多倍体植株。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这8株多倍体均为纯合四倍体。结论本研究探索出了将茶壶枣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与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相结合,人工诱导茶壶枣多倍体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采摘设备的执行效率,采用六自由度机械臂、树莓派、Android手机端和服务器设计了一种智能果实采摘系统,该系统可自动识别不同种类的水果,并实现自动采摘,可通过手机端远程控制采摘设备的起始和停止,并远程查看实时采摘视频。提出通过降低自由度和使用二维坐标系来实现三维坐标系中机械臂逆运动学的求解过程,从而避免了大量的矩阵运算,使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过程更加简捷。利用Matlab中的Robotic Toolbox进行机械臂三维建模仿真,验证了降维求解的可行性。在果实采摘流程中,为了使机械臂运动轨迹更加稳定与协调,采用五项式插值法对机械臂进行运动轨迹规划控制。基于Darknet深度学习框架的YOLO v4目标检测识别算法进行果实目标检测和像素定位,在Ubuntu 19.10操作系统中使用2000幅图像作为训练集,分别对不同种类的果实进行识别模型训练,在GPU环境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每种果实识别的准确率均在94%以上,单次果实采摘的时间约为17s。经过实际测试,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时性以及对果实采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86.
以薄壳山核桃品种苗‘波尼’嫩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取材时间、固定时间、解离时间等因素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晴天上午7:30~8:45或9:30采样,用0.01%秋水仙素处理4~6 h或用0.01%秋水仙素与2 mmol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处理4~6 h,卡诺固定液固定2~24 h以上,再用1 mol/L盐酸60℃水浴解离7~9 min后压片是最佳制片方法。‘波尼’染色体为2 n=32,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2.07%,核型类型是2 B,核型公式为2 n=32=12 sm+18 m+2 T,染色体组成为2S+16M1+12M2+2L。  相似文献   
87.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大事。近年来农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同时要大力推广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88.
以烟草种子为实验材料,本研究概述了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化种子丸化机组的性能,并参照GB/T 25240—2010对丸化种子的质量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该丸化机生产能力和效率较传统丸化机提高4倍左右,种子丸化过程更加安全和环保,且丸化种子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国家标准。因此推断全自动丸化机可以推广到其他作物种子丸化。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过表达拟南芥At CIPK 23、At AKT 1和At CBL 1基因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差异,为棉花钾高效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水培法,测定比较了转基因棉花和中棉所24(CCRI 24)在适钾、低钾条件下苗期的长势、干物质质量、钾浓度和钾累积量等指标,并从根系形态、钾利用指数、钾转运能力和受胁迫程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结果】适钾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和中棉所24长势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低钾胁迫时,过表达At AKT 1基因棉花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约为中棉所24的3倍,整株干物质质量是中棉所24的1.66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并且钾转运能力强、钾利用指数高,受胁迫程度明显降低;而过表达拟南芥At CIPK 23和At CBL 1基因棉花幼苗的各项指标与中棉所24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棉花中过表达拟南芥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At AKT 1能显著提升棉花本身的耐低钾能力。  相似文献   
90.
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将课程与机械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创作当中,为学生后续的工作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机械创新的一般设计流程,对学生在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进行了系统陈述。列举了在教学环节中专业课程与竞赛的相互促进关系,教学活动要充分与竞赛相结合,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应用环节中,使机械创新大赛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