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77篇
  65篇
综合类   702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合理施肥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3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常规化肥、控释复合肥、常规化肥 + 有机肥、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70%常规化肥 + 有机肥、70%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复合肥能够达到常规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并显著提高了夏茶茶叶品质。与单施常规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处理的茶叶产量提高10.6% ~ 14.0%,达显著水平(P < 0 .05),净收益增加8.0% ~ 18.3%,并显著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与常规化肥增施有机肥相比,控释复合肥增施有机肥茶叶产量提高了3.0%(P < 0.05),净收益增加7.6% ~ 8.5%,夏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1.34% ~ 1.39%,茶多酚含量降低了2.7% ~ 4.7%,达显著水平(P < 0.05)。70%常规化肥 + 有机肥或70%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处理的茶叶产量及品质与全量施肥增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培肥土壤方面,增施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茶园0 ~ 20?cm土层土壤pH、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产量、经济效益、茶叶品质和培肥土壤方面综合考虑,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控释复合肥减少用量30%并增施有机肥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52.
 为给黄土高原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为例,用系统聚类和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进行划分,并定量分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草地的演替,依次经历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群落→白羊草群落。随着退耕地植被恢复的不断进行,Gleason指数、Margalef指数等丰富度指数以及群落Pielou指数,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Simpson指数在演替初期及平衡阶段较大,群落生态优势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的含量不断增加,土壤pH值和速效P含量不断减小,土壤表层密度变小,孔隙度变大。A层土壤全N、有效N含量、土壤pH值和C层土壤全N含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A、C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B层土壤速效K含量与其关系相反;B层土壤速效P的含量与群落生态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A、B层土壤速效K含量与植被群落盖度呈正相关关系,B层土壤速效P含量与其关系相反。  相似文献   
53.
五味子的深层次综合开发研究孔四新,贾绪初,李延福(河南省济源市水土保持研究所,454650)五味子,一种盛产于我国广大山区的野果,属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果具有酸、甜、苦、辛、咸五昧故而得名,历史上多作药用。近年来,这一野生植物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54.
冬凌草原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药用水土保持植物,随着对其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日显不足。经试验分析,人工栽培的冬凌草遗传性状稳定,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药用价值与野生自然资源相比,无明显差异,故扩大人工栽培是可行的。试验研究出的人工种植技术,可使冬凌草种子出苗率由野生传播的不足1%提高到87.2%;扦插生根率达到90.5%。冬凌草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土作用,一年生冬凌草区比对照减少径流量36.1%,土壤流失量减少48.5%;比一年生金银花区径流量削减18.3%,减少土壤流失26.8%。  相似文献   
55.
据2002年卫星遥感测定,喀左全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800 km2。如按现阶段投入治理进度分析,将需要40 a才能治理完。该县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丰富的植被资源都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气候干旱、人口密度偏大、陡坡开荒地面积较大,是实施生态修复的不利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应大力推行封山禁牧,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实行生态修复私有化经营,加速退耕还林还草进程,实行生态自我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等措施,修复中应本着“大封禁,小治理”的原则,做到生态修复与重点治理和退耕还林相结合,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6.
RT-PCR方法检测烟草环斑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烟草环斑病毒(TRSV)外壳蛋白基因非编序列设计的引物P1,P2,用感病及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 合成和PCR试验,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了600 bp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组织中无此扩增带。摸索各项实验条件,建立了RT-PCR检测烟草环斑病毒(TRSV)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不同硬化地面类型对城市悬铃木物质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城市不同硬化地面类型(水泥地面、水泥砖面和踏实土地面)对悬铃木物质循环、水分循环及营养元素(N,P,K)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降水在城市水泥地面,水泥砖面或坚实的地表上很容易形成较大的地表径流,其中以水泥地面最甚,达48%;各类型地面对雨水的渗透能力有明显差异,对照(花坛土)最强,为876%,踏实土(728%)次之,水泥砖面较差(33%),水泥地面渗透量接近于零。城市土壤营养元素除K外,N,P含量以踏实土最高,分别为00777和00866,其次为水泥砖面(00699和00587)及水泥地面(00562和00631);生产力排序为:踏实土>水泥砖面>水泥地面。树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也呈现相似的趋势,表现为:吸收量越大,理论归还量越大,但由于实际归还量较小,则土壤亏损就较多。  相似文献   
58.
环境消毒是控制家蚕传染性蚕病的有效手段。薰烟消毒剂“薰消灵”为新一代氯醛复合消毒剂,对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病原体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且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理想蚕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59.
在隔离环境中,按植物病毒学的标准程序,测试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传染途径,结果表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具有广泛的传染途径,可以通过机械传染(嫁接、摩擦)和介体传染(菟丝子、蚜虫、烟盲蝽、叶蝉)等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60.
林火因子对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森林火灾因火烧强度、频率及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火烧迹地,对火后演替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火烧程度的迹地上残存的活植被繁殖体的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直接影响火后植被的初始演替格局及动态 相对于中轻度火烧迹地而言,重度火烧迹地由于残留的活植被繁殖体很少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了演替的不确定性 火烧频率随着林分位置、类型、林龄以及林分的疏密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火烧频率的增加会阻碍植被向森林演替,甚至导致森林向灌木草本演替 一般面积大的火烧迹地相对于中小火烧迹地而言,火后森林物种的丰富度低,灌木草本的盖度低,外来物种多 火烧程度、频度和大小等林火因子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火后植被,增加了演替的复杂性及其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